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小學生的學習問題中,有一條是關於學習習慣的,那就是磨蹭。寫作業磨磨蹭蹭,完成學習任務拖拖拉拉,在家長的眼中,這類孩子就和蝸牛一樣,並且屢教不改。磨蹭,如同困擾小學生學習的頑症,家長為難,老師也解決不了,最後因為磨蹭,影響學習效率,導致成績下滑,難以提高。
磨蹭雖然看似是個小毛病,深思起來卻是如洪水猛獸般,很多教育專家給出過解決磨蹭問題的方法,尤其是在家長教育中,要求家長怎麼做,但在實際改造中,家長都走過崩潰的過程,似乎專家的辦法並不好用。
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差異導致磨蹭的最終原因是不一樣的,教育專家給出的方法,是具有普適性的,但是家長不能從了解孩子的具體問題入手,常常耐心有限,這就為改造磨蹭小學生提供了難度。
而磨蹭的孩子,不光是在學習上有拖拖拉拉懶惰的行為,基本上在生活中,磨蹭的習慣也充斥著小學生的每個生活細節裡,這其實對家長教育的要求非常高。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曾利用30天左右,改造了一位三年級小學生,全程沒有要他的家長配合參與改造過程,一起來看看我是怎麼做的。
1、 不讓家長參與,並不是不讓家長知曉
改造三年級班裡磨蹭的小學生,沒有讓家長參與,並不是不讓家長知曉。老師的努力,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之所以沒有讓家長來參與改造,是因為但凡有磨蹭的學習問題的小學生,通常生活中的磨蹭也會比比皆是。家長早就對孩子的磨蹭的行為深惡痛絕,只是苦於沒找到好的方法,來幫助孩子解決。所以,作為老師,常聽到家長抱怨,我管不了這個孩子了,寫個作業能寫到10點多,磨磨蹭蹭,打也打了,不管用,老師您看著辦吧。對於這樣的家長,老師真的只能深表同情,畢竟家長不是教育專家。
而在老師開始改造磨蹭的小學生時,一定要多和家長溝通孩子在家的表現。因為三四年級階段的小學生,往往自動代入兩種學習態度,在家是一種表現,在學校是一種表現。想要學生改掉磨蹭的毛病,一定要從根源來解決。如果孩子的性格就是慢熱的,那麼就需要老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 給磨蹭的學生重建規矩
到了三年級還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說明這個磨蹭的學生已經對自己目前所有的學習行為是默認的,他自己不能意識磨蹭給學習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所有的結果都是從家長每天訓斥的過程中獲得的,那麼作為老師,首先就要給磨蹭的學生重建規矩,就是要學生明白和認知,因為你的磨蹭會帶來怎樣的學習影響。只有真正認識到磨蹭的危害,小學生才會主動去修正自己身上的一些問題。
很多家長說,也試過讓磨蹭的孩子自己去修正問題,但是換來的結果就是寫作業會寫到更晚,甚至家長說,你就磨蹭吧,看你今天幾點才能睡覺,還有的孩子就坐在寫字檯前發呆到凌晨的,最後家長先崩潰把孩子打一頓,睡覺。所以重建學習規範和規矩是非常重要的,我是怎麼做的呢?
在每次上語文課前,我都會選一名小助手,幫助我念聽寫、整理課件、發作業,在一個月的改造期,我幾乎每隔一天都讓磨蹭的學生來當小助手,如果太磨蹭,在上課前不能完成老師教給的任務,那麼就會影響到全班同學的學習進程。通過具體的行為約束,讓學生產生緊迫感,意識到磨蹭帶來的後果。在小助手進行到第10天的時候,我發現,磨蹭的孩子會主動加快發作業的節奏,有意識地快速念聽寫。
能夠在行為上讓磨蹭的孩子變快,還要在意識裡為他們根植學習效率的重要性。所以在語文課上,我常常舉行快速默寫的活動,雖然磨蹭的孩子,並不能專注,甚至你不去提醒,他還是會東張西望不好好默寫,但已經有了進步的學生,我們做老師的還是需要多鼓勵。改造活動進行到第20天的時候,磨蹭的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我並不是想自己磨蹭,但有時候覺得自己被蝸牛附身了,怎麼快也快不起來,我想去參加50米賽跑,我要做飛人,幫助我在學習上快起來。
3、 主動給學生摘掉磨蹭的標籤
給孩子建立高效的學習意識,需要老師主動摘掉他們的磨蹭標籤。因為一旦學生自己認識到我就是一個磨蹭的小學生,那麼他們就會給自己加戲,在學習過程中,任何藉口都能以磨蹭來找到推脫。當我發現在第20天的時候,磨蹭學生能主動自己寫日記想要通過跑步變成飛人的時候,我就給該生摘下磨蹭的標籤。我告訴他,學習是講究效率的,磨蹭是效率提升的最大障礙,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習都是以快為好,劉翔在110米跨欄的時候,跑得快是因為用了正確的跑步方法。我想,你現在已經不是磨蹭的小學生了,應該多學習一些提高效率的方法。
30天其實是不能完全把磨蹭的小學生改造好的,在一個月結束的時候,孩子身上還是會有一些磨蹭的毛病,但是我們家長和老師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進步,包括思想意識的改變,能夠認識到磨蹭給學習帶來的影響後,改正就指日可待。關於如何改造磨蹭的小學生,大家都有什麼建議?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