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搭上旅遊「快車」攜手奔向小康

2021-01-12 眉山視窗

村情名片

兩河村位於洪雅縣柳江鎮東北部,距縣城35公裡,全村總面積5.8平方公裡。村級建制調整後,該村有13個村民小組、1378戶4409人。近年來,兩河村著力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加速推進農旅融合步伐,奮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群眾富裕的新鄉村。

薄霧中的光明新村小區。

我的小康故事

楊琴:抓緊時間精裝客房 今年生意會更紅火

「媽,把螺絲釘遞給我一下。」1月6日,陰雨綿綿,室外氣溫降至零度,在兩河村光明新村小區一農家樂內,卻是熱鬧的場景。

說話的是農家樂的主人,今年31歲的楊琴。她正爬上樓梯,準備安裝客廳吊燈。「天冷了,來柳江旅遊的人也少些了。趁著客流低峰期,我打算投入10多萬元,抓緊時間把客房精裝一下,等開春後正式營業。今年的生意一定會更紅火。」

楊琴正在整理新購買的燈具。

楊琴是土生土長的兩河村人。為增加家庭收入,以前,她常年外出務工。婚後,才與丈夫一同回鄉發展。「在外面打工很辛苦。2011年村裡建起了新村,我覺得是一個好機會。」

光明新村小區距柳江古鎮景區僅1.2公裡,開車約3分鐘,吃「旅遊飯」有著很大優勢。2013年,憑著多年在酒店打工積累的經驗,夫妻倆決定將自家房屋建成農家樂。

辦理證照、設計房屋風格、購置家電家具……說幹就幹,楊琴投入了全部積蓄,成為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開始,我們在管理和服務上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就向柳江鎮上做得好的農家樂學習,同時在網上學習別人的經驗。」楊琴說。

經過多年精心經營,楊琴的農家樂生意越來越好。「基本上節假日會住滿遊客,每年至少有10多萬元的純收入。去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意差點,但也掙了六七萬元。」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打掃屋內屋外衛生、為客人做飯燒菜……農家樂的大事小事,楊琴都親力親為。「自己做的活路,心裡踏實。就拿做飯來說吧,我最拿手的菜就是家常魚和推豆花兒。很多客人對我的手藝都讚不絕口。」

望著自己的3層小樓,楊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這次精裝了17間客房,主要是鋪木地板、刷牆吊頂、更換家具家電。雖然辛苦,但相比打工,還是好太多了。」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兩年前楊琴夫妻還生了二孩,一家人其樂融融。

一家富不是真的富。熱心的楊琴並不滿足於小家庭的幸福,主動把經營經驗傳授給街坊鄰居。在楊琴的鼓勵和幫助下,其他8戶居民紛紛效仿,將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或農家樂,攜手走上致富道路。

「我的學歷不高,只有初中文化,但我很想給大家做點事。只有大家團結一心,才能把旅遊產業搞得更好。」楊琴深知,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還得感謝黨的好政策,於是她主動申請、積極爭取成為小區業主委員會委員,為大家多服務、多跑路。

談及2021年心願時,楊琴笑著說:「希望一家人都能健康平安,希望農家樂的生意更好,希望更多遊客來柳江、來我們這裡旅遊。」

我們村的小康「密碼」

李佐銀(右)和村民 討論全域旅遊中盆景的前景。

去年9月,洪雅縣摘得「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緊鄰柳江古鎮的兩河村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如今,走進兩河村,處處是農旅融合發展的景象。村民從傳統務農,逐漸轉向村內務工、村內創業。經營民宿農家樂、種養有機農副產品,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重要法寶」。

因地制宜 把「旅遊碗」越端越穩

從地理位置來看,兩河村與柳江古鎮只隔了一條花溪河。曾經,聽說在柳江古鎮從事旅遊產業能輕鬆賺錢,讓從事傳統農業的兩河村村民羨慕不已。如今,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兩河村村民也吃上了「旅遊飯」。

2013年,在當地黨委政府的號召下,光明新村小區部分村民對統規自建房進行裝修升級,建起了農家樂,成為兩河村第一批搶抓機遇、端上「旅遊碗」的領頭人。

由於經營農家樂的方式靈活、拉動性強、效果良好等特點,近年來,兩河村大力扶持農家樂、民宿等農旅產業快速發展,同時,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並收穫紅利。截至目前,該村已發展特色農家樂20餘家,曾經燒火做飯、打掃衛生等家務活,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看家本領」。

2020年,在全國旅遊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兩河村的旅遊產業仍然展現出了磅礴生機。「特別是去年中秋國慶長期期間,村上的農家樂、民宿客房天天爆滿,一些高端、精品客房單價標到888元。」兩河村黨總支書記李佐銀說。

兩河村的「小康秘籍」就是要把遊客引進來、把農產品賣出去。為此,村裡成立了奶牛專業合作社,走上了村民抱團發展奔小康之路。

「以前,大家散養奶牛,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低,加之衛生防疫相關手續不齊全,很難對接到大的牛奶採購商,導致牛奶倒得多、賣得少。」李佐銀說,「奶牛合作社建起後,村民可將自家奶牛放到合作社集中餵養,合力提升規模和產量後,就更容易籤大訂單、穩銷路。」

目前,兩河村奶牛養殖場共有300多頭奶牛,年產值400萬元左右。「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每頭奶牛的綜合養殖效益還會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日子將越過越好。」展望未來,李佐銀信心十足。

農旅融合 把「產業鏈」越做越長

「這裡的小盆景精緻小巧,很受遊客歡迎。這些小盆景都出自於盆景設計和養護能人李彭之手。」李佐銀帶記者走進村民李彭的花圃,「別小瞧這些盆景,便宜的五六百元一盆,貴的能賣到好幾千元。李彭靠這個手藝年增收6萬元。」

李佐銀認為,要帶領村民進一步增收致富,農旅融合是必然選擇。「目前,洪雅縣正在高標準打造洪柳新區。根據規劃,兩河村屬於洪柳新區『兩核』區域。未來,這裡將著力發展特色餐飲、品牌酒店、精品民宿、休閒體驗等服務業。」李佐銀說,「藍圖已繪,時不我待!」

為此,兩河村充分借力柳江鎮旅遊協會,定期定點為當地農家樂經營戶開展酒店內部管理、廚藝培育等技術培訓,提升服務軟實力。同時,組織村民外出學習高端素食經營和門前微景觀打造,增強發展信心。

此外,兩河村還將對1680畝茶山進行品改升級。「村民大多種植川茶、白茶和黃金茶,年產值約500萬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李佐銀說,「目前,我們正在全村推廣種植奶白茶。該茶屬於優良品種裡的高端茶,市場前景很好。一旦茶農改良成功,預計收入翻番。」

近日,總投資1億元、佔地380畝的花溪谷農旅融合項目落戶兩河村並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將沿花溪河流域打造產業+觀景體系,建生態農副產品種養結合區、田園休閒旅遊觀景區,把農旅融合道路走得更寬更遠,把「產業鏈」做得更長更實。

「我們將對內苦修內功,對外招強引優,推動兩河村農旅發展邁上新臺階,把致富奔康的『金鑰匙』越抓越緊。」李佐銀說。

新聞連結

洪雅縣: 三種抱團模式 助力群眾奔康

如何讓人民群眾在致富奔康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洪雅縣堅持突出重點,積極探索新途徑、新模式、新機制,根據各村不同特點和群眾意願,出臺了《洪雅縣「抱團」發展扶貧產業試行辦法》,充分發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撬動作用,在條件成熟的村建立扶貧產業基地,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以三種抱團模式,將建檔立卡貧困戶切實「扶起來」,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扶貧新路子。

第一種「自己幹」。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主發起,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協會。建檔立卡貧困戶既是土地資金的參與投入者,又是管理者,增收致富意願強、動力足。再吸收一些自願參加的非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合作社成員,共同增收致富。

第二種是「合夥幹」。在雙向選擇前提下,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以土地資金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方式,參與合作社收益分配,還可在合作社務工,多獲取一份收入。

第三種是「跟著幹」。農民專業合作社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扶貧項目資金,量化為股金,讓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保底分紅」,獲得穩定收入。

通過「自己幹、合夥幹、跟著幹」三種抱團模式,洪雅縣將零散的產業集中到一起,依託現有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域內發展良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同發展。2017年—2019年,該縣圍繞鄉村旅遊、茶葉、藤椒優勢產業,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引領,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861.8萬元,帶動社會投資2300萬元,與37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建設37個扶貧產業基地,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戶數3103戶。

通過三種抱團模式的帶動,截至2020年底,該縣抱團發展藤椒544.42畝、茶葉347畝、柑橘158.5畝、李子127.88畝、紅梨73.48畝、獼猴桃58.57畝;養殖業方面,發展香豬養殖138頭、水牛養殖73頭、能繁母豬養殖36頭;加工業方面,發展新型竹編加工企業1家。(實習生:劉怡婷 記者:彭威楠 鄭順 張莉 文/圖)

相關焦點

  • 四川:殘疾青年創業者搭上電商快車「放飛創業夢想」
    央廣網成都12月3日消息(記者賈宜超)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四川很多殘疾青年創業者搭上電商快車實現了「創業夢想」;通過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藉助電商平臺,無數殘疾人用鍵盤「敲」出了一條致富的新路子。成都市蒲江縣90後青年楊添財,6歲時患上神經性肌肉萎縮,曾窩在家中封閉自己達7年之久。一張桌子,一臺電腦,一臺印表機,利用這些極簡設備,楊添財和同伴在新電商拼多多銷售蒲江紅心和黃心獼猴桃,開啟了自己的電商創業道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爾津縣:養殖合作社帶領村民搭上致富「快車」 2020-11-27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眉山「抱上大腿」,又添一「猛將」,成綿樂城際鐵路在此設站
    四川眉山「抱上大腿」,又添一「猛將」,成綿樂城際鐵路在此設站!彭山區是眉山市兩大轄區之一,轄區面積465.32平方公裡,位於眉山市北部,與成都市聯繫緊密。這裡常住人口2017年32萬人,2019年實現gdp178億元,經濟發展較好。或者可以說彭山區是成都的後花園,這裡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瘦豬產地,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活所需。
  • "眉山飛常美"航拍攝影大賽落幕 飛手贊眉山處處景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劉淼淼 ) 6月26日,「眉山飛常美」多媒體航拍攝影大賽落下帷幕。當天,參賽選手冒雨走進岷東新區航拍「大學城」,接著前往有「川西第一海」之稱的黑龍灘,乘船航拍美麗的湖上風光。
  • 眉山簡介
    眉山位於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遊。北接省會成都,南連樂山,東鄰內江、資陽、自貢,西接雅安,是成(都)樂(山)黃金走廊的中段重點地區及「成都平原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眉山市政府所在地東坡區距成都70餘公裡,距峨眉山80餘公裡,距樂山大佛60餘公裡;北臨成都雙流機場40餘公裡,南距樂山大件運輸碼頭70餘公裡。
  • 四川小金縣:津金同心奔小康
    遊客李冰讚嘆的,是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沃日鎮木欄村的「津金同心·農博園·蘋果共享農莊」。在對口幫扶中,成都市新津區投入868萬元幫扶資金,引入「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的理念,引進以旅遊分享為核心的品牌資源,通過集體經濟股份化改革,引導村民和村集體將土地及果樹、房屋等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代村民持股,按股份給村民和村集體分紅;並以建設運營一批共享農莊為引爆點,帶動村民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該項目促進了小金蘋果全產業鏈發展,實現了「造血式」扶貧。
  • 第四屆彭祖萬壽宴在眉山圓滿舉行
    上午9時,在善雄慈航集團董事長黃鶴邦鼎及團隊的帶領下,來自成都市金牛區、武侯區、雙流區,天府新區華陽街道以及省內自貢、宜賓、雅安、眉山等地100餘輛滿載老人的車隊絡繹不絕匯聚於此。沿博物館門前道路一側,3650餘位身著喜慶、清一色大紅色上衣的老人們,排起了浩浩蕩蕩的長龍,成為青神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手牽手肩並肩 滬滇攜手奔小康
    自2017年上海市浦東新區與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結成對口幫扶協作以來,上海市浦東新區充分利用沿海發達地區人力、財力、物力、科技等優勢,強化鄉、村、校、醫結對幫扶,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精準發力、激活內力,特別是「攜手奔小康」項目的實施,解決了貧困村「最後一公裡」的短板弱項,貧困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越走越寬廣
  • 歡迎大家來眉山品嘗晚熟柑...
    玩轉眉山 #玩轉眉山# 手拿春見深情講述「幸福故事」 佳明市長「兩會」推銷眉山讓人眼前一亮 導讀: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歡迎大家來眉山品嘗晚熟柑橘。」在今天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四川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眉山市市長羅佳明向全國媒體記者發出了邀請。 開放日上,新華社記者提問,四川是一個農業大省,鄉村地域廣,面積大,人口多,四川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請問這方面的進展如何?以及打算如何進一步擦亮四川農業大省的金字招牌?
  • 聽完眉山孃孃飆川普,嚴重懷疑自己不是四川人
    「哄騷癲」、「汙神」、「回姑肉」;賣嘞二元五,有「散元」的;可以「草來測」,「擼來車」;「胡點哈家」、「海家」、「味雞」、「奶些吃」;「子有這麼樣子次」,「莫得啥子布冷煮」……這些四川川普你聽得懂嗎?10月16日一早,一則6分20秒的視頻刷爆網絡,視頻中,眉山菜市場裡的嬢嬢些一本正經地說著川普介紹蔬菜和功效,讓一大批網友從床上笑到地上。視頻在這裡: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這段視頻由眉山當地一個網站製作,視頻從準備到完成,花了約三天時間。視頻推出後不到1小時,就有人聯繫希望能為他們製作商業視頻。
  • 搭上新能源快車小康股份8天股價翻番,5年前雖已有布局,目前營收佔...
    自11月16日起,小康股份一度走出了8天7板,漲幅達到100%,如果從本月初的低點8.47元算起,小康股份11月內市值已翻倍。但是,由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軍者特斯拉的高速發展,打亂了小康股份的規劃,使其陷入被動的局面,產品遲遲未推向市場。  隨後不久,有媒體報導稱,小康股份正計劃出售旗下電動汽車品牌SF MOTORS,以集聚資金,專注於國內金康新能源業務。  叫停SF5在美國市場的上市計劃之後,小康股份重新回歸國內本土市場。
  • 四川將建大熊貓生態旅遊環線 「熊貓老家」未來申遺
    5月23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四川省旅發委獲悉,《四川省長江經濟帶旅遊發展規劃》(下簡稱《規劃》)已新鮮出爐,《規劃》表明,到2020年,來四川的國內遊客將突破11億人次。這是個啥概念?也就是說,全中國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將來四川旅遊。同時,依託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河流,打造藏羌旅遊文化品牌。
  • 忠誠擔當搭橋梁 昆碧攜手譜新篇——崑山市對口幫扶碧江工作組工作...
    2017年10月,一紙「契約」,先富起來的江蘇省崑山市給碧江區立下「海誓山盟」,攜手攻堅拔窮根、共奔小康。碧江「所需」,崑山「所能」。崑山市扛起政治責任,選派精兵強將,組建崑山市對口幫扶碧江工作組駐點碧江,搭起扶貧協作橋梁,不斷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縱深發展。
  • 首屆數字國際熊貓節在眉山開幕
    首屆數字國際熊貓節在眉山開幕本報眉山11月3日電 (記者王明峰)3日,首屆數字國際熊貓節在四川眉山青神縣開幕。本屆熊貓節以「熊貓的世界,世界的熊貓——為了自然本來的樣子」為主題,由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四川省外事辦公室、四川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中國代表處等主辦,四川大熊貓數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四川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 眉山十大美食榜單揭曉!你都吃過哪些?
    四川在線眉山訊(記者 文銘權)美味在舌尖,美食在眉山。10月28日晚,2019「中國菜」藝術節暨川菜產業創新發展大會「舌尖上的眉山」美食尋味活動頒獎晚會在東坡城市溼地公園印象水街舉行。當晚的頒獎晚會上,四川眉州東坡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馬旺子飯店等餐館榮獲「中國菜•眉山十大餐飲名店」;《東坡家宴》《眉州八景宴》等榮獲「中國菜•眉山十大東坡名宴」;《老壇酸菜芝麻蟹》《眉州八景圖》等榮獲「中國菜•眉山十大創新菜」
  • 復寶醫藥攜手夕陽秀 為健康快車「全民眼健康」事業加油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健康快車火車醫院的首發已多次延期,目前,我們正快馬加鞭準備有序開啟今年的公益之旅。」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秘書長郭偉表示:「疫情雖然影響到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但也讓我們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眼健康,幾乎會影響到每一個家庭。」
  • 告別帳篷生活 四川阿壩貧困戶住新房忙致富奔小康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22日訊(王和斌 記者雷茲)電冰箱、電視機等家電一應俱全,純木的藏式坐床、茶几擺放整齊,桌上擺滿各種糖果、飲料,這是才讓扎西曾夢寐以求的生活,如今已經變成了現實。「這一切都得感謝精準扶貧、異地搬遷好政策,我們一家人才過上如今的幸福生活。現在住上這麼好的房子,去年我們也脫貧了,今後就要努力致富奔小康了。」說起異地搬遷帶來的變化,才讓扎西難掩激動之情。才讓扎西是阿壩縣哇爾瑪鄉尕休村村民,全家4口人,兩個孩子還在上中學。以前,他們一家人過著遊牧生活,住帳篷,居無定所。
  • 盤點:四川眉山最值得一去5大景點,你去過哪個?
    眉山猶如養在深閨的仕女,有著美妙絕倫的風景,它有千萬種體驗讓你依依不捨,它也有廣闊的土地,大到很多地方都只是聽過。它還有千百種美食,讓你口水忍不住的流,眉山呀,它美到你就算是路過也會魂牽夢繞,想要第二次拜訪!
  • 四川啟動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向全球發布4條主題線路!
    7月23日,2020中國四川(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正式啟動,在全球上線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文化旅遊資源網絡展示,並發布4條大熊貓棲息地之旅線路。這是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近年來開啟的首個「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