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 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

2020-12-05 舜網

今天上午,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有中國地質大學的網紅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外科學家團隊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美頜龍類新物種。

美頜龍是一種很小的恐龍,忽略骨骼形態只看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這種恐龍發現最多的地方在德國索爾恩霍芬群島和中國遼西。

本次研究團隊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其他人員包括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美國芝加哥大學宮下哲人博士(Tetsuto Miyashita),著名古生物學家,加拿大埃爾伯塔大學菲利普·柯裡院士(Philip Currie)等學者。

值得一提的是,邢立達教授在微博上人氣十分高,尤其以喜歡用「嚶嚶嚶」回復網友消息,喜獲「嚶嚶嚶教授」外號。外號很可愛,他的專業能力也很強,本次發現的新恐龍就是由他命名的,這也是他命名的第3種恐龍。

這種新恐龍被命名為「英良迅猛龍」,一方面取行動迅速、性情兇猛的意思,一方面向收藏標本的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致敬。

據報導,這種小型恐龍長僅60釐米,嘴裡有尖銳的牙齒,是一種小型肉食性恐龍,也是該類群中最小的物種。

相關焦點

  • 河北發現恐龍化石,個頭和雞差不多,亞洲最小,性情兇猛只愛吃肉
    我們在一些博物館中能夠看到關於恐龍的記載,那些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化石,也成為我們了解恐龍的一種方式,在大家印象中恐龍十分兇猛巨大,擁有極強的破壞能力,可是恐龍也有許多種類,不同品種的它們擁有不同的習性和外形
  • 甘肅永靖縣再次發現巨型恐龍骨骼化石
    11月5日,據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官方披露,在該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了巨龍形類蜥腳類和新鳥臀類恐龍化石。這是繼在永靖縣境內發現的恐龍足印群化石、劉家峽黃河巨龍、炳靈大夏巨龍、大唐永靖龍化石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 30釐米的恐龍長啥樣?中國科學家發現美頜龍類新物種
    恐龍家族裡的成員們並不都是大個子,還有的身體結構像一隻沒有羽毛的雞。 美頜龍類,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典型」的小型獸腳類恐龍的集合,包括具有歷史意義的美頜龍和中華鳥龍——分布比較零散。該分支的絕大多數已經確定的成員發現於德國索爾恩霍芬群島的上侏羅統地層和中國遼西下白堊統義縣組地層。
  • 能被當成寵物的幾種恐龍,最後一種和人手掌差不多大,可愛極了
    一說恐龍,大家腦海中浮現的肯定是或兇猛殘暴或巨大無比的形象,但實際上,大型恐龍只是恐龍家族中的一部分罷了,還有很多體型嬌小,甚至沒人類手掌大的恐龍曾出現在恐龍時代,而這些恐龍如果留存到今天的話,恐怕早就成為寵物市場最搶手的寵物了。
  • 鳥類起源於恐龍?科學家有新發現,白堊紀小恐龍竟然會「開屏」
    據報導,近日,在科學雜誌《白堊紀研究》上,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化石記錄,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恐龍物種,這種恐龍生活在如今的巴西地區,它們的大小和雞差不多,兩足行走,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一些小型的脊椎動物和昆蟲。
  • 四川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一眼認定雞爪印是恐龍足跡
    地質奇觀的首位發現者總會得到大家的羨慕和崇拜,發現恐龍足跡的人可就更不用說了,今個親貝網小編了解到的這位恐龍足跡發現者就更了不起了,一位5歲的小朋友卻發現了恐龍足跡有沒有很羨慕,親貝網小編獲悉四川一位5歲男童睿睿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發現疑似恐龍足跡。
  • 「2019新恐龍」中國發現擁有霸氣名字的羽毛恐龍
    中國發現擁有霸氣名字的羽毛恐龍卻沒有腦袋取名真的是一門藝術,不僅對人,對恐龍也是一樣。熟知萬事萬物,都得從它們的名字開始。一種恐龍有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自然會更容易被大眾所記住。一般來說,恐龍的命名是根據自身的特徵、發現地點,或者是當地的神話傳說,今天要介紹的這種恐龍就得名於我國的神話典故。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初步估計為中小型肉食性恐龍所留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據現場初步估計,足跡為一隻中小型肉食性恐龍所留。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
  • 2017年古生物學家忙碌一年,發現新物種,終於揭開恐龍孵蛋的秘密
    對於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學家和恐龍愛好者來說,2017年是忙碌的一年。因為世界上發現了一些新物種,使一些舊物種無效,甚至從死者(化石)身上復活了一個被遺忘的物種。他們了解學習了關於恐龍行為的新知識,並在我們對這些動物進化的理解中修補了一些漏洞。
  • 從長相到名字都拉風,巴西發現新恐龍「長鬃矛神龍」
    新恐龍:「長鬃矛神龍」最近,德國科學家仔細分析幾塊巴西發現的化石後,證實發現一種全新、外形又搶眼的恐龍「長鬃矛神龍」(Ubirajara jubatus)。名字來自圖皮語這個獨特的名字取自巴西當地的原住民語圖皮語(Tupi language),「Ubirajara」一詞,就是圖皮語的「長矛之神」之意。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四川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四川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昨天(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四川通江縣發現恐龍足跡 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10月1日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小朋友楊哲睿今年國慶期間,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聽外公說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
  • 一串「雞腳印」竟是恐龍足跡 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大型...
    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侏羅紀地層古生物研究中心研究館員彭光照、葉勇,副研究館員江山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邢立達及其團隊組成的調查小組,奔赴宜賓市翠屏區白花鎮進行調查。據悉,這些「大腳印」最終被確認為晚侏羅世晚期的肉食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在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的大型食肉恐龍足跡。
  • 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創紀錄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小朋友楊哲睿今年國慶期間,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聽外公說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睿睿是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封面新聞)
  • 邢立達:為了發現中國的恐龍,他正在和推土機賽跑
    他數著此地恐龍足跡的數量,意識到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發現,便不由自主地興奮起來。在這塊相當於美式橄欖球場大小的地盤裡,藏有數百個可能上千個保存完好的恐龍足跡,各種尺寸、年齡都有,至少來自七個不同物種。「真的很棒,比我們預想的還要棒,」邢立達說。
  • 國內最年輕的恐龍足跡發現者,竟是5歲小朋友?
    10月10日,據封面新聞報導: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小朋友楊哲睿今年國慶期間,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聽外公說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
  • 「別人家的孩子」發現恐龍足跡,才5歲……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成為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讓網友直呼「了不起」↓↓↓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當場斷定並說出類別國慶期間,四川小朋友睿睿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無意中聽外公說起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從小喜歡恐龍的睿睿一下很有興趣
  • 「別人家的孩子」發現恐龍足跡,才5歲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成為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讓網友直呼「了不起」↓↓↓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當場斷定並說出類別國慶期間,四川小朋友睿睿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無意中聽外公說起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從小喜歡恐龍的睿睿一下很有興趣
  • 江西這地有重大發現!
    江西這地有重大發現!2019年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家的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 5歲男童在通江發現恐龍足跡,是國內最小年紀發現者
    >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小朋友楊哲睿今年國慶期間,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聽外公說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