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上門回收舊衣服,每年自掏五六千快遞費寄往山區

2020-12-03 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記者 汪佳婧

中午吃飯的時候,程昂收到一條微信:"我這裡有一些衣服要捐贈,麻煩你來取一下。"

查了一下地圖,離他所在的地方足足有10幾公裡,不過程昂還是回復對方周六過去收衣服。他計劃著收完這家的衣服後,連同最近半個月收來的上百斤舊衣服一起寄出。

程昂是圓通北京甜水園網點的一名快遞員。無論多遠,他都會抽出時間回收舊衣服,然後自費寄到內蒙古通遼市的一家民間公益機構。程昂免費寄遞的愛心物品,會被送達到四川涼山、貴州羅甸等地的貧困地區,為那裡的孩子帶去千裡之外的愛心和溫暖。

這件事情程昂已經堅持了3年,光一年寄衣服的快遞費就需要五六千元。

每個月寄舊衣服要花四五百元

程昂的微信裡積累了1868位好友。

這些好友是當初為了方便客戶找自己寄快遞加的,程昂也沒想到,這1800多位客戶後來成了他回收舊衣服的主要來源。

程昂習慣收件的時候和客戶聊上幾句,時間久了,他就發現,有一個男客戶總是往涼山、山西等地寄舊衣服。有一次這位客戶往山西寄一批衣服,但有兩次寄出去的東西被退回來了。客戶有些不知所措,還是程昂仔細查對收件地址,發現當時那個地方的快遞服務還沒到鄉鎮,由於收件人未能及時到縣城取件,所以郵件被退回。

程昂發現這還不是個例,自己所在的網點,還有不少客戶把自家不穿的衣服都捐贈給了公益機構。遇上這樣的客戶,他總是只按成本價收費。

事實上,從做快遞員開始,程昂自己也有將衣服寄給貧困山區的習慣。可是客戶們告訴程昂,通過網絡了解到一些貧困山區的孩子需要舊衣服,但是這些舊衣服寄出以後到底怎麼處理,他們心裡也沒有底。程昂想起自己在網上看到的新聞,某些機構收到捐贈的衣服後,不是送去貧困地區,而是低價賣出去。

程昂在朋友圈發的關於舊衣回收的內容

程昂思考著把客戶手中的舊衣服收起來,一起寄給一家比較靠譜的公益機構,再由公益組織把舊衣服送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他在網上找了六七家做捐贈舊衣的公益組織。然後通過公司內網系統,找到這幾家公益組織所在的圓通網點。他聯繫上網點的同事,詢問他們關於公益組織的情況,"比如問一下公益組織是否存在,規模大小,平時寄件發件的人是否有聊過關於公益組織內的事情等等。"

最終他選定了一家內蒙古通遼市的公益機構,因為"各方面信息都挺靠譜的"。為了確定公益組織是否靠譜,他還趁著去朋友家玩的時候,順道去了一次通遼,找到了這家公益組織。"雖然沒見到負責人,但是工作人員很詳細地跟我介紹了他們關於舊衣回收項目的情況,還給我看了之前送去山區給孩子的照片。"直到這次溝通,程昂才放心下來。

從內蒙古回北京後,程昂試著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徵集舊衣服,但是要求衣服是八成新,必須清洗乾淨。程昂還表示,對捐贈舊衣物的快遞免收運費,而且無論多遠都會上門收衣服。

反響好到出乎意料的是,自從發了通告,程昂的手機就沒歇過。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師,在看到他發的公告後,將信息轉發到了家長群,很多家長自發地把家裡的衣物拿到學校裡委託捐贈。足足三大包衣服,近200斤重,裝滿了整整一個三輪車。

過了最初火爆時期,客戶們對程昂的信賴度也越來越高,寄舊衣服便成為了一種定期的習慣。有位姓劉的男客戶,每次都把衣服帶去公司等程昂上門,一年下來要寄上五六回。

最近半個月,就有10幾個人寄了舊衣服。每次舊衣服累計到了一兩百斤,程昂就會發一次貨,平均每個月要花上四五百元的郵費,一年的快遞費就要五六千元。

"快遞員的形象很重要"

做公益時能在朋友圈一呼百應,程昂覺得是自己長期經營的形象有直接關係。

來北京之前,程昂在山東老家承包過裝修活,開過飯店,走街串巷賣過西瓜。這些打工做生意的經驗,讓程昂對服務行業有著自己的理解——做快遞員要對人禮貌、要注意形象。

為此,他總是理著精神的短髮,穿著乾淨利落,說話時臉上總帶著微笑。

程昂對自己的形象也很在意,衣服永遠要穿乾淨清爽的,如果搬貨出了一身汗,程昂就會回家衝個涼換身乾淨的衣服,"絕對不能一身臭汗出現在客戶面前"。

到客戶家敲門時,他也總是"要先輕輕地敲兩下,如果沒回應,再稍微加重一點,上去就猛敲容易讓人反感"。

程昂已經在北京當了9年快遞小哥,剛來北京做快遞員時,程昂也經歷過每天就幾十票快遞的日子,當時他一個人負責五六個小區。這些年,找程昂寄件的客戶越來越多,他負責派件的小區越來越少,現在僅剩下1個小區。但是他每天要送100多票的快遞,日均還要收發件300餘公斤,"以前12個人送的快遞也就現在1個人的工作量。"

在默默搭建起愛心物資免費寄遞通道以外,程昂還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一旦配型成功將向需要幫助的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此外,他還是獻血志願者,曾多次獻血。"看到新聞裡說到病患者的無助,我就一直在想自己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程昂說,他也要感謝自己的家人,因為有了家人的支持,他可以更放心地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走過天安門的那一刻,我熱淚盈眶"

8月中下旬的時候,程昂收到通知,自己有機會參加國慶70周年大典的遊行方陣。

"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實在是太興奮了,這樣的機會一輩子也只有一次吧。"直到現在,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程昂依然激動的不行,但是參加國慶大典有嚴格的保密制度,甚至連家人都不能知道。

之後的每個雙休日,程昂就要坐1個小時的車趕到各個訓練場所,一練就是一整天。程昂所在的美好生活方陣有3000人,雖然走過天安門是很短暫的一瞬間,但是要走的整齊卻不容易。夏末的北京氣溫依然很高,走上一圈就要流一身汗。

妻子察覺到了到了不對勁。8月底,妻子特地帶著兒子來北京。原本計劃著讓程昂陪孩子遊玩一下,卻沒想到一到休息日,程昂就"玩失蹤"。

"我只能說自己在公司培訓,要求關機,但時間一長,她就有點不相信了。"程昂無奈地笑著說,因為這個事情,兩人還吵了幾次。

客戶們也找不到程昂。原本一叫就到,服務態度很好的程昂忽然失聯了,不少客戶紛紛換了快遞。那段時間,程昂損失了一些客戶。

直到9月29日那天,在被允許後,程昂才打電話告訴妻子:"國慶閱兵的時候你瞧好了,可能會在電視上看到我。"

9月30日那天,程昂一晚上興奮的睡不著覺。走過天安門那一刻,他熱淚盈眶。

編者按:

當1000名快遞小哥走過天安門廣場,參與國慶閱兵群眾遊行活動時,你很難想像幾十年前,這還是一份灰色職業。90年代末,民營快遞企業還被定義為"黑快遞"。

光陰流轉,如今快遞小哥已經成為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們穿梭於城市之間、奔跑在大街小巷,成為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角色。

截至2018年,中國快遞員數量已經突破300萬人,年快遞量超過500億個,佔全球的一半。

快遞員的社會地位也在一點點被認可。快遞員獲評專業技術職稱的通道已經打開,帶來的不僅是收入的提升,也可能被評為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有了轉型發展的機會。

今年天貓雙11有多少包裹量我們無從預測,但有一個可以預見的未來是,隨著快遞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他們有希望通過辛勤的付出完成個人資本的積累,擁有和白領一樣的社會地位。

我們採訪了幾位走上國慶群眾遊行方陣的快遞員,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了解到快遞對於一群人命運的改變,以及因為電商爆發,快遞業十幾年來的變遷。以上是第三篇。

編輯 陳晨

相關焦點

  • 舊衣服怎麼捐出?快遞員上門取貨,捐向何方您可監控
    坐在家中,就有快遞小哥免費上門收取,將舊衣隨你的愛心送到需要它的人手中。據悉,「舊衣新生——閒置衣物回收計劃」從3月21日開始,持續到3月27日,武漢市民可通過京東APP,線上捐衣。記者在京東APP內搜索「公益」,進入京東公益板塊,然後進入閒置捐贈頁面點擊「我要捐贈」,在活動期間點擊完成後,京東快遞小哥將免費上門收取閒置衣物。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有2600萬噸舊衣服被扔進垃圾桶,廢舊衣物的再利用率卻不到1%。這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更為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
  • 京東快遞小哥可上門回收舊衣物捐給公益組織
    剁手黨普遍存在一個煩惱,家裡的換季衣服深知不會再穿,但棄之可惜,囤在家裡還佔空間,捐贈出去又怕去向不明流入黑市。京東近日發起的一項公益活動,或許會幫剁手黨消除這個煩惱。
  • 快遞紙箱回收需要更多新嘗試
    近期,不少快遞小哥的工作方式,從上門配送變成了在小區門口等客戶來取件。在這種新的配送方式下,如果快遞公司能做些快遞紙箱集中回收的嘗試,真是極好的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管理需要,一些小區的快遞需要居民自己去小區門口取。不少快遞小哥的工作方式,也從一家家上門配送,變成了在小區門口等客戶來取件。
  • 閒置舊衣別扔!交給布布媽換無門檻乾洗券,助力環保公益,免費上門收!
    在中國,每年有約2600萬噸衣物被丟棄,綜合利用率卻不足10%,若這些衣物全部被回收,可減少1/3的棉花耕地。致力於環保公益,布布媽在行動,為了讓你能夠更方便地處理舊衣服,布布媽在廈門開啟免費且長期的上門回收舊衣服務,讓你足不出戶即可參與公益活動。
  • 大學生快遞髒衣服回家:快遞費比乾洗費便宜
    真有學生寄,原因是快遞費比乾洗費便宜  真有學生把髒衣服寄回家洗?揚子晚報記者昨日採訪中了解到,這個還真有!「開學的時候,有衣服帶不過來會在家留一點,洗乾淨後媽媽快遞過來,然後是冬天到春天換季期,我會把穿髒的大衣、羽絨服一起寄回去,洗乾淨後,媽媽看天氣狀況寄幾件回來。」
  • 快遞界李佳琦:海南快遞小哥直播賣水果,每月僅快遞費就多賺2萬
    鏡頭對著兩桿電子秤,和後排的一堆菠蘿蜜,主播張承島不露臉只作為背景音出現,濃重的閩南口音下,幾個小哥出現在鏡頭裡挑水果。特別的是,這幾個小哥身穿藍色快遞工作服,鏡頭有時也會帶到幾輛快遞車。沒有場景布置,沒有打光,快遞網點的小老闆張承島搖身一變成了主播。事情的起因要回到四個月前,他又一次遭遇大客戶被撬,每日固定的300票發件量沒了。
  • 春節快遞「真的不打烊」 快遞公司將適當增加快遞費?
    每年春節期間,快遞停運時間都是不少市民關心的話題之一。然而,1月7日記者在省城走訪後發現,這個話題已經成為了過去。春節期間正常運營,滿足市民的收發快遞需求,已經成了快遞行業的共識。業內人士分析稱,一方面是因為疫情期間,留在工作地過年的人員將會增多,市民對快遞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是因為電商不打烊,也離不開快遞公司的配送。
  • 6斤小米從西安寄往北京快遞費最低18元最高512元 為何差這麼多
    讀者反映:同件物品寄往同一地點 快遞費用相差幾元至十幾元  近日,62歲的西安市民王先生想給在北京的妹妹寄3千克小米,「我先去碑林區東五道巷的一個快遞點,快遞人員查看物品後報價33元,說是北京那邊很多物品不能運送,檢查、路費等因素,比較麻煩不好寄,所以快遞費貴。」
  • 快遞公司設紙箱回收箱遇冷
    發展綠色快遞是從國家到地方都在積極推動的項目,多家快遞公司也設置了回收箱,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新京報訊 「雙11」送貨高峰,快遞包裝箱也迎來拆箱高峰。這個「雙11」,多家快遞公司推出紙箱回收政策,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紙箱回收的效果並不理想。專家表示,從理論上說,包裝箱回收可以推進,但是就目前快遞公司的組織形式來看,並不適合做紙箱回收的工作。
  • 是誰讓快遞小哥邊發快遞邊辭職?
    晚上10點半,順豐快遞小哥敲開房門。2020年的雙十一剛剛結束,付完款的「尾款人」等來的卻都是「您的快遞已經被消火栓籤收」、「電錶箱提貨」、「訂單量較大導致快遞爆倉,產品送達您手中的時間可能仍需一些時間」的消息。從月入二萬到少於5000,快遞小哥遭遇「內卷」?爆倉了!
  • 只要快遞小哥一來,狗狗就狂吠,狗狗為什麼偏愛吠快遞小哥?
    發現個奇怪的現象,每次快遞小哥一上門,狗狗就會狂吠不止,快遞小哥又不攻擊狗狗,狗狗為什麼這麼喜歡吠它們呢?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回事?一、為什麼狗狗會對快遞小哥亂吠?1、狗狗覺得有危險其實不僅僅是快遞小哥,任何送貨人都可能會導致狗狗亂吠。這是因為陌生人正在接近房子,產生了狗狗覺得陌生的氣味,狗狗覺得是潛在危險,所以就開始警告你。
  • 對於99%無法被回收利用的塑料快遞包裝,我們能做什麼?
    『近年來,中國快遞發貨量快速增長,僅今年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就處理了快件39.65億件。目前中國紙質類快遞包裝材料有80%能夠被回收利用,而塑料類快遞包裝廢棄物由於回收價值低,有99%都得不到有效利用。』這是前幾日關於塑料快遞包裝回收現狀的一篇報導。
  • 別扔拆開的快遞紙箱 再利用可免包裝費
    11月12日,山西順豐速運推出「紙箱回收」服務,市民到網點寄快遞時,若是主動提供符合尺寸、未破損的舊紙箱,可免收包裝費以及內襯材料費用,僅需支付正常的快遞費即可。目前,太原80餘個順豐網點率先推出此項服務。「順豐這個政策真不錯,重複利用也是節能減排,為他們點個讚!」
  • 快遞洋娃娃抱枕竟露白色晶體 小哥懷疑是毒品報警
    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圖片由警方提供   11月18日,成都二環路北三段一民居前,正準備將藏在拆封食品袋裡的冰毒快遞到外省的楊晴、何柏姐弟倆被成華警方擋獲。他們不會想到,為了掌握足夠證據,警方在3個月前就開始調查,而讓他們行跡敗露的,是一名快遞小哥以及一個舊的洋娃娃抱枕。
  • 在杭州哪裡可以捐贈舊衣服?有沒有正規的回收公司或者公益組織?
    從2015年春,白鯨魚舊衣服回收項目正式啟動開始到現在,已經超過10萬用戶的使用過白鯨魚的舊衣服上門回收服務,主要用戶群體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重慶,成都,武漢等一二線城市。隨著服務的進一步升級,目前全國縣級城市都可以提供上門回收服務。
  • 快遞公司設紙箱回收箱遇冷 多名受訪者稱「不知道」
    發展綠色快遞是從國家到地方都在積極推動的項目,多家快遞公司也設置了回收箱,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新京報訊 「雙11」送貨高峰,快遞包裝箱也迎來拆箱高峰。這個「雙11」,多家快遞公司推出紙箱回收政策,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紙箱回收的效果並不理想。專家表示,從理論上說,包裝箱回收可以推進,但是就目前快遞公司的組織形式來看,並不適合做紙箱回收的工作。
  • 包裝箱回收,快遞員積極性很重要
    每天一億件快遞,也就是上億個包裝,其中絕大部分是包裝箱和塑膠袋。對於海量的包裝,回收問題,可謂老生常談。人民日報的《中國快遞包裝物回收率不足20% 部分有害物超標》的報導中,稱紙箱和塑膠袋的使用量佔到快遞總業務量90%左右,然而實際回收率卻不到10%。這些包裝大多被直接送進垃圾場填埋,給城市環境帶來非常大的壓力。
  • 物流企業成本大、快遞箱回收難!快遞包裝「綠色化」還得邁過幾道坎?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郝瑞鈴/文 記者 王訪賢/圖 快遞,讓「買買買」們渴盼幸福一刻的時間越來越短。但包裝廢棄物與日俱增,也對環境造成的壓力。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估算,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並呈快速增長趨勢。
  • 送件量巨增,派送單價卻下降,快遞小哥被困在了GMV裡
    快遞小哥張然向燃財經解釋,「快遞量暴增,人手不夠,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二點,只能睡幾個小時,但依然送不過來。」據多位快遞小哥表示,從去年年中開始,他們網點的送單量開始越來越多,每天的送單任務也相應地越來越多。讓快遞小哥們感到更不愉快的是,工作量漲了,派送單價非但沒漲,反而降了0.3元,調整後,他們的收入大幅減少。
  • 快遞小哥「被動環保」這一年:10個紙盒能省出7元
    有了舊紙盒,白剛和同事們就不會跟發件客戶再收錢,「靠這個也賺不了多少錢,能省點兒成本就行」。也因為這種自發的「回收」行為,白剛覺著自己也算有環保意識,「至少我沒有主動製造垃圾,在儘可能廢物利用。」      還有快遞員透露,為了節省成本,不少分公司不再從總公司購買帶有公司統一標識的包裝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