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倒計時?大批中藥被踢出局,只砍價、不帶量集採?國家醫保局回應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近日,國家醫保局的一份提案答覆引發了醫藥行業關注。

今年5月,全國政協委員林凡儒向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交了《關於落實中成藥扶持政策的提案》,提議「加大二級以上醫院的醫保目錄中成藥使用比例」,並提出了「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的中成藥使用比例不低於40%」的要求。

對此,11月30日,國家醫保局在答覆該提案時指出,通過「指導地方開展中成藥集採探索」,已經在青海省、浙江金華、河南濮陽等地,針對部分需求大、金額高的中成藥品種進行了集採的試點,取得了顯著降價成效。

國家醫保局同時明確,下一步還將繼續指導地方開展藥品集採,根據臨床用藥需求,完善採購方式,合理確定集採範圍。

對於林凡儒的提議,國家醫保局實質上給出了否定的答覆。

國家醫保局答覆稱,目前國家基本藥物、醫保目錄等均包括了一定比例的中成藥,醫療機構可以「結合自身診療需要,選擇適宜的藥品應用於臨床」,「不宜對中成藥在醫療機構的配備使用政策進行強制性約束」。

結合青海試點中對腎康、喜炎平、痰熱清、血栓通等中藥注射劑採取的「不帶量限價掛網」方案,業界分析,中成藥帶量採購方案將有別於化藥,不但產品價格將大幅降低,而且市場未必會擴大。

這也意味著,不能證明自身安全有效性的中成藥市場,或將急劇萎縮,直至消亡。

01

大批中藥被踢出局?

今年11月初,一則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的決議就在業界流傳。

根據決議,這家醫院將所有中藥注射劑從常備目錄中剔除,中成藥只保留30個品種,還要求降價20%;輔助用藥目錄藥品也只保留了5個,並降價20%;其餘全部剔除常備目錄。

無獨有偶,在此之前,湘雅二院、華西醫院等都曾發文拒絕中藥、中藥注射劑、輔助用藥進院。

藥品常備目錄,是醫院藥品採購、臨床用藥的清單,一般三甲醫院的藥品數量在1400到2000種左右。

2017年時,商務部發布的《醫藥流通行業統計分析報告》顯示,全國三甲醫院中藥銷售額佔醫院整體藥品銷售的比例為26.9%。

門診量越大,涉及的中藥採購量也就越大。公開數據顯示,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這樣的大三甲,季度採購金額就可以達到數億元級別,地市級醫院也有千萬元甚至億元級別的採購規模。很多大品種在一家醫院的月銷售額就能達到數萬元,乃至數十萬元。

這些中藥品種被踢出目錄,基本意味著失去相應醫院的市場。

為什麼大批中藥會紛紛被大醫院踢出局?

去年7月,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正式提出,除中醫類別外的其他類別醫師,需經過不少於1年系統學習中醫藥專業知識並考核合格後,遵照中醫臨床基本的辨證施治原則,可以開具中成藥處方。

2019年8月2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了關於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在「嚴格支付管理」一項中指出,由具有相應資質的醫師開具的中成藥處方和中藥飲片處方,基金方可按規定支付。

2020年9月14日,江蘇省衛健委出臺文件: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的非中醫類別醫師或鄉村醫生,可以開具常見病、多發病的常用中成藥處方(含長期處方),也可以延續使用中醫師開具的中成藥長期處方。

這意味著,至少縣級(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西醫開中成藥處方的禁令已基本解除。

多個部門之所以相繼推出政策,對西醫開中藥的資質進行限定,一方面是規範西醫開中藥亂象,推動安全合理用藥;另一方面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醫保支出。

近年來,在政策環境改變之下,臨床用藥的合理性越來越受重視,藥品加成徹底取消。這也導致醫院用藥心態徹底改變,加上績效考核的壓力,性價比高的藥品越來越受歡迎。

02

中藥不合理用藥現象嚴重,使用受限

事實上,去年6月,作為全國第二大醫藥市場的北京市已經向中藥市場開刀了。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印發的《北京中醫藥「改善服務、提升質量、控制費用」三聯動行動方案》中,明確指出要嚴格控制中藥飲片大處方和超量使用,提出中成藥「單方三限」指標。

嚴格控制中藥飲片大處方和超量使用,指原則上單劑中藥飲片處方藥味數平均不超過16味,劑均費用同比增長不超過10%。中成藥合理使用「單方三限」指標,即同一張中成藥處方開具的中成藥不超過2種,同一亞類中成藥只能開具1種,超出3種以上疾病的,開具的中成藥最多不超過5種。

2019年版醫保目錄中,可以發現「中藥注射劑」使用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有33種中藥注射劑限制二級及以上的醫療機構使用。

據可查最新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所佔比例是54.6%;若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按照給藥途徑分布,靜脈注射給藥佔54.0%,其他注射給藥佔0.6%;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靜脈注射給藥佔84.1%,其他注射給藥佔1.0%。

部分二級以下的醫療機構還不具備搶救設備,所以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中藥注射劑等一直存在爭議的產品,如果不能證明自身安全有效性和經濟性,還可能被直接踢出。

同時,《目錄》中還對中藥飲片做出了限制,下列中藥飲片將不予以報銷:

阿膠、白糖參、朝鮮紅參、穿山甲(醋山甲、炮山甲)、玳瑁、冬蟲夏草、蜂蜜、狗寶、龜鹿二仙膠、哈蟆油、海龍、海馬、猴棗、酒制蜂膠、羚羊角尖粉(羚羊角鎊片、羚羊角粉)、鹿茸(鹿茸粉、鹿茸片)、馬寶、瑪瑙、牛黃、珊瑚、麝香、天山雪蓮、鮮石斛(鐵皮石斛)、西紅花(番紅花)、西洋參、血竭、燕窩、野山參、移山參、珍珠、紫河車、各種動物臟器(雞內金除外)和胎、鞭、尾、筋、骨。

03

中成藥集採大概率「不帶量」

而從國家醫保局對林凡儒提案的最新答覆來看,儘管業界仍然存有疑慮,但是中成藥集採已是板上釘釘。

12月31日,《中藥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即將執行,作為《藥品管理法》、《中醫藥法》的配套文件,國家藥監局對中成藥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分類,並提出了技術要求。在對標化藥、生物藥的基礎上,確定了同名同方、獨家品種等分類,實際上是給帶量採購劃出了賽道。

而從青海、浙江金華、河南濮陽的試點情況看,中成藥集採與化藥會有很大區別。

首先是不限於有「仿製藥」的產品,大批獨家品種也將納入。青海的試點中,喜炎平注射液、腎康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生血寶顆粒、複方海蛇膠囊等,都是獨家品種。其中喜炎平注射液還是年銷售額30億元以上的大品種。

其次,不一定「帶量」。7月底開標的青海帶量採購,已經呈現出了這一特點。雖然中選中成藥並未公布具體價格,但是青海明確提出「不帶量限價」,由醫療機構與企業議價確定最終中選價。

國家醫保局對林凡儒委員的回覆也提到,對於醫療機構使用中成藥情況,醫保部門也不會作出硬性的要求。這意味著,價格必須降,但是「量」卻不保證,是否使用的選擇權交到了醫院手裡。採多少、用多少,得看醫院「自身診療需要」。

近年來,以藥養醫模式已經破除,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落地,臨床用藥的「指揮棒」變了。部分中成藥安全有效性缺少循證醫學支持,不良反應、禁忌「尚不明確」,醫院第一個會將其踢出局。

青海的試點是在國家醫保局宣布對中成藥帶量採購之後開展的,且國家醫保局也明確曾對其「進行指導」,「青海模式」對接下來的地方試點、乃至中成藥國採都有指導意義。中成藥千億市場已經進入生死時速。

04

中醫藥市場面臨洗牌

中醫藥市場經歷過快速增長的階段,2017年中國中醫藥工業總產值達到8442億元,約佔整個醫藥產業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2020年,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規模有望突破3萬億元。

在這廣闊的市場中,此前有大批高毛利產品掘金。

2015年時,天士力肝病治療、抗腫瘤、心腦血管藥品的毛利率都在72%以上。另據濟川藥業財報,其清熱解毒類產品,主要是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和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在2016年達到毛利率87.38%的高點。

上述公司列出的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中,益佰製藥、紅日藥業、步長製藥的工業毛利率也都在80%以上;華潤三九、雲南白藥、以嶺藥業、東阿阿膠的工業毛利率都在60%以上。其中,步長製藥的心腦血管產品,包括腦心通、穩心膠囊、丹紅注射液等的毛利率峰值也超過了85%。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中藥企業的研發投入佔總營收的比例往往不足5%,銷售費用佔比卻往往高達超過30%,甚至在50%以上。這樣的格局必然造成商業賄賂的風險。

在硬幣的另一面,70%的中成藥處方由西醫開出,客觀上增加了中成藥使用風險。而產品臨床研究不充分、不規範等問題也很突出,如:80%以上不良反應「尚不明確」,也令中成藥的有效性廣受質疑。

從2018年開始,政策導向對中藥行業的衝擊力已經顯現,2020年這一趨勢更加明顯。這次提交提案的林凡儒委員實際控股的翔宇藥業,2019年中成藥主打產品的毛利率就呈現下滑趨勢。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70%以上的中成藥企業營收負增長,有的企業淨利潤降幅甚至超過了1000%。這樣的頹勢一直延續到了第三季度。重點監控、醫院踢出、限制西醫開中藥等都是重要原因。

預計隨著集採的推開,相關企業的處境或許還將進一步惡化。

21新健康綜合自:健識局(作者:申海晶)、漁歌、國家醫保局官網、界面新聞

圖片來源:東方IC

相關焦點

  • 國家醫保局婉拒委員提案,力推中藥「只砍價、不帶量」集採
    結合青海試點中對腎康、喜炎平、痰熱清、血栓通等中藥注射劑採取的「不帶量限價掛網」方案,業界分析,中成藥帶量採購方案將有別於化藥,不但產品價格將大幅降低,而且市場未必會擴大。這也意味著,不能證明自身安全有效性的中成藥市場將急劇萎縮,直至消亡。
  • 外資藥企的「集採無用論」:入圍就死,出局得生?
    文:稿王 編輯:說不得國家醫保局組織的全國藥品帶量集中採購,走向正在變得微妙。拜耳和輝瑞在這一周相繼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其中涉及中國市場帶量採購政策的內容很有意思,也代表了參與集採企業的共同狀態。
  • 醫保談判「靈魂砍價」不只惠澤民生、降低藥價 倒逼藥企高質量發展
    「10元零5分可以除盡」「7和4連在一起真的不好」……據媒體報導,這兩天,除了「治療新冠藥品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外,「醫保談判靈魂砍價名場面再現」、「醫保談判時東北藥企代表說我不會說話」等跟醫保相關的話題,輿論熱度都很高。
  • 藥品集採將對醫藥行業將帶來怎樣的...
    8月20日,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正式開標。據國家醫保局的數據,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共納入56個品種、86個品規,品種數量接近前兩批的總和,涉及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等治療領域。截止目前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集中帶量採購擬中標公告,包括上海醫藥、復星醫藥、現代製藥、易明製藥、海正藥業、健民集團、白雲山、誠意藥業、九州通以及萬邦德等。
  • 輝瑞普強「棄集採」後業績首降,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進退兩難
    輝瑞方面解釋,受立普妥和絡活喜未進入藥品集採的影響,普強中國區業績出現下滑。 這是普強的立普妥、絡活喜在退出集採後,首次披露銷量同比下滑。2019年國家藥品集採啟動之初,普強這兩款明星品種因降價幅度不到位,而未能進入集採之列。
  • 55種藥品今起大降價,第三批國家集中帶量採購藥品落地武漢,這種...
    25日,記者從武漢市醫保局獲悉,我市正式執行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55種中選藥品全面降價,平均降幅為53%,單品最高降幅超過95%,涉及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多個藥品品種。我市患者使用國家「團購」藥品達112種為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發揮集中帶量採購的市場規模優勢,自2018年以來,國家已組織開展三批集中帶量採購。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前提下,國家藥品集採通過明確採購數量,以量換價,減少流通環節,擠壓藥品價格水分。
  • 國家醫保局:預防性疫苗等不納入基本醫保!以後都要自費嗎?
    7月最後一天,醫保局發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為8月20日即將到來的藥品集採拉開序幕,《辦法》中多次提及基礎用藥和藥物經濟學等關鍵詞,明確指出八類不納入《藥品目錄》的藥品。與徵求意見稿不同的是,去掉了乙類OTC藥品和納入診療項目收費的診斷試劑、檢測試劑。同時在附錄中增加條款,原則上不再新增OTC藥品。
  • 第二批藥品集採,哪些上市公司報喜?
    &nbsp&nbsp&nbsp&nbsp17日第二批藥品集採共涉及33個品種,除碳酸氫鈉口服常釋劑型流標之外,其他32個品種全部有企業中標,其中上市藥企不少,中標與否直接關係到相關公司今後的發展和股價表現。
  • 集採「黑名單」評價細則公布:信用綁定刺激藥企神經,緊缺救命藥或...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帶量採購興起後,公立醫院藥劑部門逐漸「失寵」,各省集採機構成為藥企追捧對象,背後是有待規範的萬億省級集採市場。11月20日,國家醫保局官網公布《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的操作規範(2020版)》(以下簡稱《操作規範》)與《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級的裁量基準(2020版)》(以下簡稱《裁量基準》)。明確對藥企產品價格或營銷行為設定統一信用等級評定,並與藥品集採進行聯動掛鈎,旨在嚴打醫藥領域的商業賄賂,規範中國醫藥市場省級採購的市場環境。
  • 阿卡波糖「出局」集採 華東醫藥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哪兒?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重磅產品阿卡波糖「出局」藥品集採後,華東醫藥正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 冠脈支架集採價格冰點
    11月5日,國家公布首次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結果,國家醫保局會同相關部門從冠脈支架入手,使得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直接下降至700元,達到了歷史最低點!本次共有11家企業參與投標,產生擬中選產品10個。這當中既有屬於樂普醫療、吉威醫療、易生科技、微創醫療的國產產品,也有國外著名醫療器械公司美敦力的進口產品。
  • 藥品集採「靈魂砍價」:一分一釐背後是民生大帳
    視頻截圖「10元零5分可以除盡」「9元9角9分很好聽」……這兩天,隨著山東首批藥品省級集中帶量採購開標,不少現場談判視頻在網絡熱傳。醫藥專家們一次次砍出「靈魂一刀」,引來無數點讚。緊張的砍價片段,是醫保談判的小小縮影。
  • 權威解答:105種帶量採購藥品 哪些是降價藥?到哪可以買
    &nbsp&nbsp&nbsp&nbsp哪些藥是降價藥,到哪可以買&nbsp&nbsp&nbsp&nbsp市醫保局權威解答,目前長沙市民可購買105種帶量採購藥品&
  • 湖南正式實施第三批國家集採價格 55種藥品降幅超53%
    長沙晚報11月26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李展)26日,湖南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關於做好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執行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標誌著國家組織第三批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湖南)正式在湖南省落地實施。
  • 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衛材、輝瑞普強兩家原研最低價中標甲鈷胺、利...
    【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衛材、輝瑞普強兩家原研最低價中標甲鈷胺
  • 第四批集採品種篩選中!注射劑、胰島素、中成藥將考慮,創新轉型成...
    2020-11-24 19:45:13 來源: 狗貓界 舉報   帶量採購
  • 國家醫保局:動用醫保基金滾動結餘支付新冠肺炎疫苗的費用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了解到,今年,黨中央決定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負擔,確保疫苗上市後,人民群眾免費接種疫苗。這將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的免疫接種計劃。據國家醫保局介紹,醫保支付新冠肺炎疫苗費用是應對特殊事件的特殊之舉。
  • 阿卡波糖片出局藥品集採後 華東醫藥糖尿病領域再添新品
    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是兩種作用機制互補的降血糖藥物複方,配合飲食和運動治療,用於經二甲雙胍單藥治療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正在接受二者聯合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截至目前,華東醫藥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累計直接投入的研發費用約為2400萬元。
  • 國家醫保局:新冠疫苗費用由醫保基金滾動結餘...
    動用醫保基金滾動結餘支付記者從國家醫保局了解到,今年,黨中央決定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負擔,確保疫苗上市後,人民群眾免費接種疫苗。這將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的免疫接種計劃。據國家醫保局介紹,醫保支付新冠肺炎疫苗費用是應對特殊事件的特殊之舉。主要動用醫保基金滾存結餘,不影響當期醫保基金的收支,也不會影響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