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動物我們看到最多的也就是貓和狗了,而這兩種動物也是和人類最親近的動物,它們與人類一起生活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以上。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人類也總結出許多關於飼養它們的經驗,雖然現代人飼養它們的目的的手段有著很大區別,但老一輩人總結的相關經驗,即使從現代科學眼光去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普遍養狗,鄉村農戶幾乎家家都養狗,至於養貓也同樣普遍。在養狗方面,我們常聽說的老話是「什麼樣的人養什麼樣的狗。」一句話就道出了狗隨人性的精髓,也就是善人家裡犬也善,惡人養犬為惡犬,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狗是一切以取悅主人為目的的動物,這也是它們忠誠於主人的天性,也是人們喜歡它們的重要原因。主人為善必會主動制止狗的惡行,主人霸道為惡必會放縱狗去行兇。此語用在今天也就是提倡文明養犬的意思,用在今天同樣有效。也即是主人的行為對這些動物們的影響是很明顯的。
而古人所言的「男不養貓、女不養狗」的含義則正相反,此語內涵則是指這類動物們對主人的影響。具體此語出於哪個年代,已經無法考證也沒有探索的意義,但長期與這些小動物們一起生活,它們同樣對主人的性情造成一定影響,只不過這個影響是比較隱性或長時間積累才會有的效果。即使同樣用現代科學意識來看,也是有道理的。
古人認為貓屬性為陰,如果男子長期與貓相處,且對它有一定的感情,男人本來陽剛的性情,就會受貓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其行事風格就會有一定的改變,男人本應該做事的果斷堅決,就會因此而變化為猶豫不決。久而久之則會使這種風格延續下去,從而改變了男人的陽剛性格。
同樣是古人認為的「女不養狗」其意也是如此。女人的特點是感性和陰柔,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女人味」。但狗代表著陽性和活潑好動,而女人在與狗長期相處過程中,更易於母性大發,產生現代人所講的愛心,在行事作風上表現出不似女人的強勢霸道,也就是我們眼中的「女漢子」。這在要求女子笑不露齒、行不露足的古代,是有悖於當時程朱理學理念的。
把古人的說法,用現代思想來總結就是,男人適合養狗以增其剛,女人適合養貓以添其靜。對今天的我們來講是否有借鑑意義就各人自己所想了。現在已經進入互為「伴侶」的年代了,人與寵物的關係有了新發展,互相影響也是正常的。過去年代的傳統也到了被打破的時候了。
在現代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以現代人眼光去看歷史上人類的一些說法和習慣,一些老舊傳統或習慣已經不符合現代人類的文明理念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對祖先的一些文化採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必要的,全盤否定就不可取了。畢竟中華文明中還有許多精華是中華兒女應該繼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