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老人說:男不養貓,女不養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古人云:男不養貓,女不養狗,秉性有異,難免撕咬,打得頭破血流,男人是狗,養貓亂性,女人是貓,養狗變性,男狗與女貓共處一室,更是天下禍水之淵源。主要意思是因為男人養貓會變得溫順懦弱,女人養狗會變得刁蠻。事實真的如大家所說的這樣嗎?
傳統認識中的觀念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貓和狗扮演著相對固定卻截然不同的形象。從人類將犬馴化為家畜開始,犬的作用一直就是以守衛為主,它們的性格更像一個男人,堅毅、勇敢、富有責任心。甚至人們還根據犬的性格特點將它們帶進很多神話故事,並賦予了更多的傳奇色彩。而一直以來貓就以一種慵懶的態度存活在人們的心目中,古老的中國文明認為貓能預知人類的死亡和厄運。因此總是把貓和女巫聯繫在一起,而一些西方國家更是把貓視為神聖的守護者。
實際生活中的現狀
對於很多工作生活緊張的年輕人來說,養一隻貓不需要牽扯過多的精力,我們不用每天趕著下班回家照顧它們,也不需要經常帶到寵物店為他們進行美容,反而貓貓溫柔粘人的性格會讓主人在辛苦工作一天之後得到不少安慰。而對於一些喜歡呼吸新鮮空氣,熱衷戶外運動的人來說,狗狗將是你最好的陪伴者。
那些打破傳統觀念的名人
北京犬一直作為皇宮的玩賞犬,在歷代王朝中備受恩寵,視為珍寶。光緒年間,慈禧曾在紫禁城後花園中養了1000多隻北京犬,這些寵物和滿朝文武一樣,按月領俸祿。它們一日三餐主要吃牛羊鹿肉和雞鴨魚湯。
末代皇帝的弟弟愛新覺羅·溥傑先生,年過八旬,他曾養了一隻大貓,文靜異常,而且極有同情心。一日一隻母貓從房上躍入溥傑先生院中,可能是看中了此地,於是一次又一次地把6隻小貓叼至院中,然後大模大樣地同溥傑先生飼養的大花貓共同生活起來,溥傑先生見狀,就同秘書金先生商量,養起這七隻「不速之貓」。溥傑先生愛貓的靜與雅,他 抱著大花貓的照片讓人感到一種超脫,一種經過高級文化陶冶之後的高貴人生。
流言終結論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如今更多的人已經不去在乎「男不養貓,女不養狗」的陳舊思想,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寵物陪伴在身邊才是最關鍵的。
狗平時飲食注意事項:
身為主人的我們應該要好好照顧狗狗,最基本的就是確保狗狗的身體健康,需要有充足的營養。
狗狗平時的運動量大,營養需要跟上,很多狗狗平時營養跟不上容易得各種病或者身體弱,在這裡可以試試索曼恩寵物富硒羊奶粉,全面補給狗狗身體所需的鈣和鋅元素,同時富含硒元素為狗狗骨骼發育,牙齒生長提供必須的營養元素,和狗糧配搭效果最好,我們能給狗狗最大的關愛就是讓它們健康成長,長久的陪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