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楚天都市報 時間:2021-01-07 08:28
元月6日,在監利市潤景生態園一間臨時的欄舍,一隻被救助的禿鷲看到來人警惕地轉過了頭。監利市野生動物救助站負責人董朗朗告訴記者,村民發現並送來的怪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禿鷲,「今天已給它餵食一隻野雞,它的羽翼展開時有近2米。」
元月4日下午4時許,監利市柘木鄉新莊村一組村民李伏洪,突然在其屋旁樹林裡發現一隻平常沒見過的大鳥。他慢慢靠近時,大鳥想飛卻飛不動,卻表示出攻擊的舉動,尖尖的嘴巴差點啄到他。
李伏洪想到大鳥有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馬上聯繫該村幹部張威。迅速趕到的張威和李伏洪一起,用絲網網住大鳥後,通過一輛麻木車送到當地森林公安分局。
「接到消息後,我們馬上將大鳥運送到救助站的臨時欄舍。」董朗朗介紹,通過鑑定,大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禿鷲,重約30斤,沒有發現明顯外傷。
據了解,禿鷲是大型猛禽,體長108-120cm,通體黑褐色,頭裸出,僅被有短的黑褐色絨羽,後頸完全裸出無羽,頸基部被有長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皺翎。幼鳥比成鳥體色淡,頭更裸露,亦容易識別。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與森林中的荒巖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緣地帶,常單獨活動,偶爾也成小群,特別在食物豐富的地方。
禿鷲棲飛翔時,兩翅伸成一直線,翅膀很少鼓動,而是可以利用氣流長時間翱翔於空中,當發現地面上的屍體時,飛至附近取食,食物主要是大型動物和其他腐爛動物的屍體,被稱為「草原上的清潔工」,也捕食一些中小型獸類。
「禿鷲可能因冬季覓食困難導致體力受損。」董朗朗告訴記者,禿鷲每天可食肉2斤,救助站兩天已給他投放了兩隻野雞,它非常會吃,當天進食後還展開了羽翼。
監利市野生動物救助站開始給禿鷲改建一間單獨的欄舍,欄舍有休息間和鐵網圍住的露天活動場地。「禿鷲有很強的攻擊性,我們已對欄舍進行消毒,對攔網進行更換加固。」董朗朗說,救助站改建欄舍將花費近2萬元,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救治禿鷲。
董朗朗表示,通過觀察,禿鷲體力有所增強,待它完全康復後,救助站將會同森林公安等部門,決定禿鷲的安全去向。(記者 高偉 通訊員 謝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