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千年歷史之中的歷朝歷代,都擺脫不了一興一亡的輪迴結局,清朝也是如此!1912年,清朝宣告滅亡,末代皇帝溥儀遜位。雖然清朝滅亡了,但是滿清皇室並沒有像之前王朝滅亡之時的那般悲慘的境遇,反倒可以享受民國政府每年400萬銀元的優待,並繼續住在紫禁城之中。遜位之後的溥儀在宮中賦閒之餘,也會接見一些前清遺老,溝通下感情,聊慰寂寞!不過在1924年9月的一天,溥儀召見的這個人物身份非同尋常,因為他是明朝皇室後裔,他的名字叫朱煜勳。
溥儀
朱煜勳雖然是明朝皇室後裔,但是在清朝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便是最後一代由清朝所封的延恩候,而這侯爵之位,一直從清朝雍正年間一直承襲下來,直到清朝滅亡。事實上,關於朱煜勳這一系的身份真實與否的爭議一直存在,畢竟按當年的情況,但凡是明皇室近親,不是死於農民起義之手,就是死於清朝的殺戮,即使到了康熙之時,還有一位崇禎的第三子朱慈煥,好不容易隱居民間活到了75歲,仍然沒有被放過,自己被清朝凌遲處死,而一家老小也被殺得一乾二淨!因此,很多人懷疑朱煜勳這一脈的真實性!
朱三太子劇照
據清朝的史料記載,朱煜勳這一脈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的後裔,到了明朝末年,祖上出了一位叫朱彝的人物,跟洪承疇徵戰遼東,最後洪承疇兵敗投降,朱彝也跟著投降了。到了清朝康熙中後期之時,滿清統治已經穩固,為了緩和內部矛盾,以及宣揚皇恩浩蕩,以仁治國,於是滿天下到處找明皇室後裔,準備善待他們。最終找來找去,找到了朱彝的孫子朱之璉。朱之璉原本就是康熙年間的進士,憑藉這份關係,自然備受重用。到了雍正二年,就被賜予一等延恩侯!並抬入上三期之一的正白旗,從朱明後裔變成八旗貴族!從此朱家代代相承,直到朱煜勳。
第一代延恩侯朱之璉
可是爵位傳到朱煜勳時,清朝已經滅亡了,因此自然是失去了往日的榮華富貴,日子過得窮困不堪。不過好在他作為前清遺老,可以享受一點來自紫禁城的津貼。不過按照規定,他要每年祭掃兩次十三陵。1924年的時候,溥儀的老師莊士敦偶然看到一份關於朱煜勳完成祭祖回來領錢謝恩的「宮門抄」(也就是公布近來內外大事的文件),對這位前明皇室後裔非常感興趣,於是便鼓動溥儀召見一下這位延恩侯!
於是朱煜勳「遵旨」前來,當時他早已是窮困潦倒,但是為了體面,更是借了一套前清官服,並帶了名片,大清早趕到紫禁城中,與溥儀進行這一次頗有歷史意義的會面。可是溥儀當時也才十來歲,與他也素無往來,因此只是慰勉一番後就結束了會面,場面可以說相當尷尬!不過,溥儀老師莊士敦倒是和朱煜勳聊了很久,事實上,莊士敦也想聽聽朱煜勳對於王朝滅亡的想法,但是朱煜勳當時只想著能從溥儀那裡拿點打賞,畢竟家裡已經揭不開鍋了!哪還有什麼心思談論王朝興亡?
兩人會面結束之後,還沒到半年,溥儀就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逃到了天津。而之後的朱煜勳還專門借錢去天津探望。後來朱煜勳一家更是一貧如洗,民國政府見他可憐,給他開50大洋月薪專門守護十三陵,可是朱煜勳不光拿錢不幹活,還盜挖明朝后妃們的墳墓,事情被發現後,其職務被撤銷,薪水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