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帶來了便利的生活,卻使得人類離自然愈來愈遠。儘管視頻與直播的發展,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雲賞植物、雲「吸」貓狗,但屏幕上缺乏真實感的影像終究比不過親自造訪一次野生動植物園。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坐落於海口市東山鎮的熱帶雨林中,是國內首家大型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園內自然放養珍禽猛獸100多種,珍稀熱帶植物280科,熱帶森林覆蓋率逾95%,二十年間陪伴著許多瓊北少年長大。園區分為車行區與步行區,兩條遊覽線連成無限符號「∞」,沿著道路走到盡頭就能返回原點。
車行區有猛獸出沒
青翠的竹林小道連著栽種著鶴望蘭的車道,曲曲折折。
車行其中,猶如穿過一條長長的隧道,充滿冒險的儀式感。車道兩旁覆蓋著茂密的熱帶植被,不時傳來幾聲鳥鳴。待到豁然開朗處,動物們的居所才相繼出現在眼前。部分遊客中途不停車,走馬觀花直奔終點,也有不少遊客和我們一樣在感興趣的園區下車參觀。
這裡生活著許多脾氣秉性較為溫和的動物。
圍欄內高大健壯的蒙古戰馬與矮小憨厚的廣西矮馬形成強烈對比,若非工作人員指出,單看馬的外形完全無法分辨其中還藏著一匹汗血寶馬。騎馬在園中繞行於我是相當新奇而有趣的體驗,當馬邁開腳步悠悠向前走去,馬背上開始變得顛簸,你或許會和我一樣慌張地抓緊馬鞍,唯恐下一刻被甩出去,一時間對敢於騎馬馳騁的人充滿敬佩之情。同樣外形憨厚的還有駱駝,但它一張嘴,又顯得滑稽,似乎還有點暴脾氣。
比鄰而居的梅花鹿與坡鹿呈現出全然不同的氣質。梅花鹿像可愛的孩童,不僅叫聲似孩童啼哭,也喜歡親近人,見遊客來了,不約而同踱步到人跟前討食物,不敢上前的,也在不遠處回過頭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人類的一舉一動。而安靜地在水塘另一側休憩的坡鹿則像淑女,走起路來十分優雅,只見它先曲起一隻前蹄,再緩慢地放下,又曲起另一隻……仿佛立在那裡的不是鹿而是丹頂鶴。
車行區也有猛獸出沒,途經非洲獅園和黑熊寨時,我們只能透過車窗遠遠觀望散養在外的獅子與黑熊的「英姿」,成為它們眼中的「籠中困獸」。
步行區趣味叢生
到了步行區,宜緩步慢行。
猴山中連片的人造石山形成蜿蜒的峽谷,野生雛菊如地毯一般鋪開,還可見流水潺潺,景色頗為壯觀。在峽谷中踱步,地面上的獼猴旁若無人地追逐、嬉戲、互相清理毛髮,在石山上攀爬的獼猴則謹慎地看著遊人,有的身上還掛著一兩隻巴掌大的小猴子,趣味盎然。瀑布與水簾洞所在的石山聚集著更多獼猴,他們如此鍾情此地,難道是因為猴王孫悟空也住在這裡?
步入長頸鹿樂園,稀樹草原的炙熱與人工湖的陰涼並存。這一邊,草皮稀疏、樹影寥寥、熱氣蒸騰,連南非來的長頸鹿都躲進了陰涼處。回過頭,平湖之上兩隻白鷺整理羽毛、一群紅喙黑天鵝遊弋,在視野中形成寧靜致遠的畫面。
再往前,遠遠瞧見一位母親在圍欄邊以雞腿為餌「釣」鱷魚,向孩子言傳身教鱷魚的習性。釣竿上的雞腿不時拍打水面,泛起陣陣漣漪,水面之下的鱷魚卻不為所動。當圍觀者快要失去觀望的耐心時,平靜的湖面中猛然躍出一條大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叼走雞腿。這邊的熱鬧似乎沒有幹擾到遠處岸上閉目養神的其他鱷魚,它們看起來睡得香甜,又或許只是在等待獵物上門。
經過侏羅紀公園,道路旁以假亂真的霸王龍、翼龍、迅猛龍等恐龍「聞聲而動」,在遊人靠近時晃動著龐大的身軀吼叫,走遠了還能聽到恐龍的咆哮聲在身後此起彼伏,宛如踏進了6500萬年前的原始雨林中。
生活在隔壁的赤腹松鼠仍是一副氣態神閒的模樣,在籠中上躥下跳,好不自在,似乎已經習慣了恐龍的咆哮聲。想起沈從文先生在書中描述:「常常可見圓頭長尾的松鼠,在樹枝間驚竄跳躍。這些小生物又如把本身當成一個球,拋來拋去,儼然在這種拋擲中,能夠得到一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