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在2018年終於擺脫業績連年滯漲的陰霾,蔡衍明對此也表示「很高興」,但在明星大單品處境堪憂、行業入局者不斷增加且個別品牌愈發強大之際,旺旺能否笑到最後?
《投資者網》陳婷
6月18日晚,中國旺旺(0151.HK,以下簡稱「旺旺」)發布了2018財年(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旺旺實現營收207.12億元,同比增長2.8%;毛利率為45.4%,上升2.7個百分點;淨利潤為34.77億元,同比增長11.6%。
對於此番業績表現,集團主席蔡衍明在報告中終於喜笑顏開,表示「很高興」,有別於此前幾年在年報中的「滿面愁容」。
儘管業績開始恢復增長,但仍有業內人士對旺旺能否就此結束疲軟、保持增長表示擔憂:在近年來明星大單品處境堪憂、行業入局者不斷增加的多重衝擊下,在經營和發展方面,旺旺都顯得愈發艱難。
而蔡衍明在公司財報中表示:「未來會持續推出更多獨特的新產品,讓多元化的旺旺產品適合不同的消費場景和人群,再配合活潑的品牌IP化策略,打造旺旺在消費者心中的金字招牌。」此外,旺旺對《投資者網》表示,公司在越南的工廠亦正在籌建中,並計劃在多個海外市場設立分公司,以增進在當地銷售。
業績回暖
旺旺官網顯示,旺旺業務發源於臺灣省宜蘭,在1992年正式投資大陸市場,2008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旺旺產品主要分為米果類(比如雪餅、仙貝、米餅、小小酥、大禮包等)、乳品及飲料(旺仔牛奶、邦德咖啡等)、休閒食品類(旺仔小饅頭、QQ糖、牛奶糖、碎冰冰、果凍等)及其他(酒類及其他食品)。
在香港主板上市後的一段時間內,旺旺的業績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然而自2014年至2016年,旺旺的營收及淨利出現連年下滑。
在2014年營業額出現下降的時候,蔡衍明在年報中將其歸咎於受整體經濟形勢和農曆春節日期不同造成會計期間可銷售天期較短的影響。其次,毛利率因受部分原材料漲價的影響而下滑。當2015年業績再次出現衰退之時,蔡衍明不再將原因歸責於大環境,而是重新表達了對消費市場的信心。在這一年,公司對產品進行了定位區分,並稱在2016年將針對不同渠道的目標客群喜好開發不同包裝及口味產品,以擴大消費客群。2016年,蔡衍明指出公司部分產品的營業額受到行業及天氣的影響出現下滑。
2017年,旺旺宣布更改財年算法(將財政年度結算日從12月31日改為3月31日),以避免農曆春節日期的不同造成財務數據出現大波動。在這一年,蔡衍明宣布為了貼合消費者差異化的需求,制定「渠道+產品」的多元化行銷策略,而旺旺的營收亦開始恢復增長(6.6%),但淨利仍同比下滑6.6%(該兩項數據為旺旺自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止12個月期間的未經審核財務數據)。
2018年,旺旺在業績報告中指出,公司三大類產品及各分銷渠道均實現增長,新興渠道成為公司收益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在渠道上,旺旺引導經銷商參與從線上到線下的經銷模式。其中,在現代渠道中,旺旺嘗試推出系統特供的包裝產品,調整陳列提升產品能見度。旺旺在業績報告中表示,2018年,公司通過「生動化」陳列營造各門店「紅紅火火」的年節氛圍。一名家樂福前員工告訴《投資者網》,旺旺會在春節期間集中陳列堆頭,並上線買贈類的大禮包和推出較大幅度的打折力度。
在電商渠道,旺旺補強公司對終端網點的覆蓋,推進平臺間合作,通過多元化的節日主題營銷及跨界IP合作,塑造更為鮮活的品牌形象。財報顯示,目前旺旺還在進一步開拓包括母嬰、冷鏈、自動售貨機、旺仔主題門店等新興消費渠道,並對2018年銷售業績保持增長的海外市場加大資源投入和行銷網絡布局。
在產品層面,米果、乳品及飲料和休閒食品在2018年分別實現收益約為58.14億、97.3億和51.01億元,與2017年相比,增幅分別為3.9%、1.6%和3.5%。在這一年,旺旺亦推出了「田舍米燒」、含乳冰品「凍痴」等新品。旺旺在財報中表示,預計在2019財年將持續升級優化產品口味及包裝,如「含乳類吸吸冰」、「O泡果奶」、「邦德茶奶」等。
6月18日,旺旺公布其全資附屬公司香港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擬向賣方San Want Holdings Limited以人民幣5000萬元收購目標公司鄱陽縣林旺林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鄱陽林旺」)全部股權的公告。
公告披露,鄱陽林旺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新鮮雞蛋業務,截至2018年12月31日,鄱陽林旺的資產淨值為約人民幣3205萬元,在2017年及2018年分別虧損62.3萬元及853萬元。
旺旺稱,鑑於本集團現時已是鄱陽林旺所生產及銷售的新鮮雞蛋的主要客戶,旺旺相信收購事項將使本集團能透過鄱陽林旺更有效地集中及確保穩定及具透明度的新鮮雞蛋上遊供應,與此同時,能確保雞蛋供應的安全性及更有效地控制雞蛋質量(於農藥、激素、抗生素及重金屬方面)。
2018財年,旺旺的現金及可變現等價物增加41.69億元(其中營運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入為43.53億)至171.34億元,與此同時,借款增加26.1億元至95.14億元,公司總負債為144億元。
隱憂待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旺旺持續推出的新品中,暫時還沒湧現類似於旺仔牛奶那樣足夠吸引消費者眼球的明星大單品。
歷年財報顯示,乳品及飲料業務是旺旺的最大主營構成,但其所佔的營收比例自2014年至今持續下降,從52.79下滑至46.98%。2018年,該業務的毛利率為47.1%,為三大業務的最高水平,儘管較2017財年上升1.7個百分點,但增速仍低於米果業務(同比上升4.1個百分點)和休閒食品業務(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
Wind數據:旺旺2018年的主營業務構成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旺仔牛奶(復原乳產品)佔據該業務營收的90%以上。2015和2016年,旺仔牛奶的收益增長率分別為-13.5%和-12%。形勢2017年發生好轉,旺仔牛奶在報告期內的收益同比增長10%,但到2018年,其收益僅同比增長1.7%,未能延續高增長態勢。與之對比的是,得益於旺旺在傳統年節期間的品牌優勢及針對不同渠道推出的不同規格包裝,同為傳統產品的旺旺大禮包(米果類)的收益增長率為6.9%。
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投資者網》,復原乳的出現解決了市場上牛奶飲品「從無到有」的需求,而當前市場處於追求「從有到好」的時代,消費者對於牛奶飲品的關注點越來越集中於新鮮、工藝和營養方面,復原乳產品的功能已不能滿足當前的消費趨勢,特別是在兒童奶領域。在未來,復原乳更多的是扮演保證供應的中低端產品角色。
對於2018年旺仔牛奶收益增長的原因,宋亮表示,旺仔牛奶的增長並非實際性的增長。他解釋道,從結構性來看,其增長與旺旺的優勢產品增長和市場鋪貨率有關。具體而言,旺仔牛奶的收益增長更多是由公司其他新興高端產品的增長所帶動而來,並非其復原乳產品本身。
在渠道方面,旺旺曾在2017/2018年財報中表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乳飲類業務的三分之一營收增長亦來自於電商渠道。
而貝恩公司和凱度消費者指數日前發布的《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電商滲透率增長首次遭遇天花板。整體而言,電商渠道增長略有放緩,2017-2018年增長為30.6%,相比2014-2018年間的年平均增長35.1%有所下降。
截至6月24日,開店已超過六年時間的旺旺食品天貓旗艦店的粉絲數量(294.3萬)遠低於擁有七年店齡的三隻松鼠旗艦店(2685萬)、擁有八年店齡的良品鋪子旗艦店(2216萬)和百草味旗艦店(1965萬)。旺旺店鋪內目前銷量最高的產品為零食大禮包(單價為69元),共有3.9萬人付款。與之對比的是,三隻松鼠店鋪銷量最高的產品共有108.2萬人付款(單價為59.9元),良品鋪子和百草味分別為22.4萬人付款(單價為18.8元)和26.6萬人付款(單價為48.9元)。
隨著休閒食品行業入局者的不斷增加,品牌零售商發展迅猛,市場上關於三隻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在零食界形成三強格局的聲音也愈發高漲。「零食市場很大,市場上還沒有絕對的領軍品牌,這是機遇,也是挑戰」,有業內人士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