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兒科門診爆棚 看病的孩子一半是發燒咳嗽

2020-11-28 騰訊大浙網

記者近日從溫州市兒童醫院了解到,進入3月份以來,由於春季氣候多變,兒童醫院門、急診人數激增。

據統計,該院近期門急診量均比年前增長20%左右,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門急診達到近1.8萬人次,日門急診量均1000人次左右,最高峰的一天門診量超過1300人次。同時,雖然溫州市各大醫院門診都已經取消抗生素輸液,但由於急診、兒科和住院不在喊停範圍,近期兒童輸液室也是人滿為患。

在就診患兒中,流感患者佔了一半,以咳嗽、發燒、流涕居多,其次是支氣管炎、扁桃體炎、肺炎。與其他季節不同的是,這次的春季流感潮,年齡覆蓋廣,從新生兒到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都紛紛中招。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黃育丹介紹,在門診中,常常會碰到由於感冒繼發肺炎的嬰幼兒,由於免疫功能發育不成熟,病情發展迅速,不少家長僅僅以為是感冒的嬰兒往往一就診,就可能已轉變成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等。

「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我們兒科醫生最忙的時候,幾乎跟夏天的高峰期有得一拼。」溫州市兒童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吳超雄介紹,春天萬物生發,空氣中很多在冬天裡「休眠」的病菌也活躍起來,加上春天氣溫多變,乍暖還寒,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就會紛紛中招,以發燒、咳嗽居多。

此外,進入三月份,手足口病患兒也開始多起來。市兒童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黃建亭介紹,春季本身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如手足口病、水痘、猩紅熱等近期也較為多見,這個月的手足口病患兒比二月份增加了一倍多,水痘和猩紅熱也比上個月增加了四分之一。

市兒童醫院中醫兒科副主任醫師王愛敏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季是兒童生長較快的季節,也是多種傳染病的高發期,尤其是流感。在春季,增強孩子的免疫力顯得尤為重要。最近帶孩子來開中藥調理保健的家長也擠爆了中醫門診,溫州的家長大多信賴中醫,不少家長看到周圍有那麼多孩子咳嗽發燒,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一點點咳嗽就嚇得趕緊跑到醫院來開中藥,希望幫助孩子調理身體。

醫生建議,近期家長應該做好日常保健,如家裡經常開窗通風、讓孩子勤洗手、多進行戶外運動、飲食均衡等,幫助孩子共同抵禦春季肆虐的病毒。

相關焦點

  • 孩子咳嗽發燒到底要不要去醫院?
    呼吸科醫生開足馬力 董曉豔透露,除了新型冠狀病毒,最近依然是流感和輪狀病毒的高發期,咳嗽、發燒、腹瀉的孩子很多,希望能夠在線發現那些最需要到醫院就診的孩子,指導輕症的發燒孩子家長在家應對。 從前天開始,董曉豔就和其他的呼吸科醫生開足馬力,一部分人在醫院裡看門診,一部分人就在網上回答問題。
  • 孩子曬太陽發燒 有可能中暑了
    然而,兒科門診的接診記錄卻告訴媽媽們:孩子們眼裡沒有火焰,身體卻不耐熱。近期柳州不少高燒患兒,就是熱出來、曬出來的。只是孩子玩性大過自我保護意識。酷暑中,該禁足的還得禁足。兒科門診熱出來的患兒增多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柳州多個微信群裡的媽媽們,都在抱怨:天氣太熱,寶寶又發燒了,兒科門診的號早早就掛滿了。
  • 寶寶咳嗽怎麼辦?兒科醫生建議,分清熱咳嗽還是冷咳嗽是關鍵
    老馬我有位舅媽,她是資深的兒科醫生,舅媽已經有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前不久我家兒子咳嗽,給舅媽打電話詢問治療方法的時候,舅媽問我,孩子是冷咳嗽還是熱咳嗽,這可把老馬我給問倒了,我哪裡知道那麼多,就想著是咳嗽,卻不曾知咳嗽還分種類。
  • 一個「噴嚏」累倒一群兒科醫生 背後「兒科醫生荒」咋破
    近期流感高發,到醫院看病的患兒有所增多。記者 黃宇 攝  「每次帶娃看病都要排長隊。」「兒子感冒一周沒上幼兒園了。」「兒科醫生太少了。」連日來,全國多地暴發流感,各大醫院兒科門診就診量均呈上升趨勢。1月15日,在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不少兒科醫生放棄調休,輪班應診,依然忙不過來。
  • 幼兒園緊急通知:全國兒科門診瀕臨崩潰,讓孩子少生病家長必須知道...
    上海、武漢、青島等全國各省市兒科門診紛紛告急,北京兒童醫院日門診量已超萬人,呼吸道感染、發熱患兒擠滿科室門前和候診處,各院盡力調動醫護人員全力以赴投入接診治療。 專家表示,即使是冬天,做好保暖措施的前提下,要讓孩子最少進行半小時左右的戶外活動來增強體質。周末在家也應如此。 2、衣服適當——別把孩子捂過頭
  • 帶娃夜間看病去哪最方便?南京兒科夜間門急診全攻略看這裡(視頻)
    城南地區,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市中醫院設有夜間兒科急診。   河西地區,除南京市兒童醫院河西分院之外,還可以選擇明基醫院。   城西,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南醫大二附院東院可供選擇。   城北,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南京邁皋橋醫院。   城東,解放軍南京總醫院、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均開設了夜間兒科急診。
  • 孩子感冒咳嗽可以家門口看!超過一半社區醫院可以看兒科,你家附近...
    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診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超過一半社區醫院,可以看兒科常見病了!12月9日,上海市衛健委透露,截至今年11月,提供兒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2018 年底的84 家增加到125家(從34%增至51%),其中61 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單獨兒科門診,92 家通過全科門診提供兒科診療服務。
  • 上海各兒科醫院門急診進入高峰狀態 科學就醫你需要了解這些竅門
    不過,對比數據可以發現,如今帶娃去三級兒童專科醫院扎堆看感冒發燒咳嗽的少了,主要的增長都是來看內分泌科、消化科、呼吸科、眼科、皮膚科等專科的。   那麼,帶娃看專科,如何又快又好,不用再抱怨「排隊等待幾小時,看病幾分鐘」呢?
  • 垂楊柳醫院兒科門診新址開診
    近日,清華大學附屬垂楊柳醫院兒科門診新址正式開診了。寬敞明亮的候診大廳,精細劃分的就診區域,以及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務,讓前來就診的患兒和家長眼前一亮。 垂楊柳醫院兒科門診新址位於垂楊柳醫院新樓一層,佔地面積近1000平方米,是舊址兒科門診面積的五倍。
  • 孩子感冒發燒怎麼辦?專家:先別急著往醫院跑
    剛一開學,醫院兒科門診就爆滿,咽痛咳嗽患兒佔到絕大多數。秋冬季馬上到來,是不是孩子一感冒就要往醫院跑?孩子反覆發燒怎麼辦?什麼情況可以在家觀察呢?王女士家住湖北省武漢市,近期她3歲的兒子浩浩突然開始咳嗽發燒,到了半夜燒到了39℃,她趕緊抱著孩子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兒科看急診。看完病回家,孩子吃藥燒退了,可過一段時間又燒起來了,病情反反覆覆。王女士一家人焦急得不行,反覆帶孩子上醫院。孩子發燒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 夜間帶伢看急診花了6個小時 家長感嘆兒科急診變「慢診」
    近來,不少家長反映,夜間兒科急診幾乎成「慢診」了,經常排上兩三個小時才輪上,家長們呼籲醫院加派人手。然而醫院也苦惱:人手根本排不過來,兒科醫生「吃力不討好」已大量流失。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如今兒科看病兩頭難?■案例5月24日凌晨零點,漢口的尹女士發現三歲的女兒發燒、咳嗽不止,立即開車到漢口一家醫院兒科就診。
  • 有兒科診所門診量跌一半 感冒藥銷售降幅最...
    ▲7月21日下午,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門診,鄢毅正在接診這一現象並非只有裴洪崗感受到。紅星新聞記者從重慶、深圳、上海等地的多家兒童醫院了解到,這些醫院兒科的接診量與往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有的醫院甚至下滑了50%左右。據廣東省疾控中心公布的問卷調查結果,高達56.5%的民眾覺得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自己患感冒或流感等疾病的次數減少了。
  • 疫情當前,孩子發燒就醫指南
    生病人員不得隨意進入門診和住院部探望病人。最令人擔憂的便是孩子的身體了,生怕孩子發燒。因為孩子的免疫力比較低,家中一旦有孩子發燒一家人就會手忙腳亂!疫情期間有些家長對於是否到醫院給孩子看病非常茅盾。一方面擔心孩子的病情會加重另一方面更擔心到醫院後會感染到其他病菌!孩子生病發燒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呢?答案是肯定的。
  • 溫州10歲女孩氣管裡發現活蟲 原是家中蟑螂惹禍
    10歲女孩發燒咳嗽不止,在支氣管鏡下竟發現活蟲。日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關於兒童蠊纓滴蟲肺部感染病例的論文發表在《中華兒科》雜誌上,這是溫州發現的首例兒童蠊纓滴蟲肺部感染病例,迄今全球報導該病例僅10例。
  • 感冒發燒打不打針效果一樣 喝水降溫就可緩解症狀(組圖)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一個最不喜歡打針的兒科醫生。鄧力認為,其實兒童的感冒、發燒、咳嗽等問題不需要用太多的藥物來治療,只要醫生足夠有經驗,關注細節,對症治療,很簡單的藥、很便宜的藥就能解決問題。有家長這樣對鄧力說:「你是我看過的這麼多的兒科醫生裡和我說話最多的人」。  「孩子慢性咳嗽,我用兩種很簡單的藥就能搞定,喝水、物理降溫,動不動就給孩子打針是非常錯誤的做法。」鄧力說。
  • 孩子發燒咳嗽要不要去醫院
    這段時間出現頭痛、流鼻涕、咳嗽、喉嚨痛的症狀該怎麼辦?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發熱?近期孩子有發燒、咳嗽要不要去醫院?如果孩子只有發燒、咳嗽的症狀,精神狀態良好,建議根據情況暫時在家觀察,對症緩解:發燒:給孩子服用安全的退燒藥當孩子發燒,體溫超過38度5時,可以給孩子服用安全的退燒藥,退燒(但3 個月以下的寶寶,不能隨便吃退燒藥,需要去醫院交給醫生處理。)
  • 孩子發燒、咳嗽究竟要不要去醫院?
    很多媽媽在後臺詢問我們: 寶寶最近有點咳嗽,該不會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吧; 孩子發燒了,猶豫到底要不要去醫院看,很擔心是招惹上了這次的肺炎…… 今天,我們就來細緻的說說:
  • 孩子高燒醫院排隊400號,醫生只顧打私人電話,網友:家長活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讓父母緊張和焦慮的就是孩子生病了,這不僅僅是花錢看病的問題,而是孩子本身就很遭罪,尤其是現在兒科醫生減少,看病難的狀況下,簡直就是排隊2小時,看病5分鐘!閨蜜琳琳因為女兒病了去兒童醫院看病,遇到了一件糟心事,讓她對兒科大夫徹底失望。天氣轉涼,琳琳6歲的女兒又很愛臭美,穿得比較少,一下子就凍感冒了。
  • 兒科門診開出「快樂處方」
    醫院是一個令孩子緊張害怕的地方。在重慶,大坪醫院在本地首次推出「小丑醫生」的概念,由醫護人員裝扮成小丑、米老鼠等卡通人物,與兒科門診的患兒聊天、做遊戲,用幽默療法緩解患兒的緊張和恐懼。  紅鼻頭、彩虹頭髮、大框眼鏡……幾位盛裝打扮的「小丑醫生」出現在兒科門診,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圖為「小丑醫生」正在用玩具鼓勵孩子們積極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