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
吉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蓄髮展能量
讓市場主體擁有更多獲得感
本報記者 祝大偉
第五屆全球吉商大會近日在長春舉行。一個月來,僑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儲天新能源科技(長春)有限公司、深圳市華芯技研股份有限公司、西湖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月星集團等21家企業陸續在吉林各地進行實地考察,開展項目對接。
肩負吉商新使命,廣大吉商參與建設家鄉的新一輪步伐剛剛開啟。
讓投資企業找到「歸屬感」
眼下,在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第七個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工地上,塔吊林立,場地挖填平整、土方調運等工程正火熱施工。
從首洽到籤約僅用112天,該項目4月中旬啟動至今,地下光纜遷改、地上建築物拆除、開工手續容缺辦理……一系列重點、難點問題被一一破解,彰顯了吉林速度。
「越來越多在吉投資企業找到了歸屬感,良好營商環境給企業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吉林省山東商會會長、山東升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浮升說。
肩負著聯繫吉魯兩地的使命,吉林省山東商會持續發揮在招商引資方面的紐帶作用,成果豐碩。近年來,山東企業紛紛投資吉林,其中包括玲瓏輪胎投資89億元籌建的生產基地項目。
「一路走、一路看,發現了很多新機遇,更加激發了我們在吉林創業的動力和熱情。」張浮升帶領本商會企業及山東參會企業深入到吉林多地走訪對接,他說各地政府部門「娘家人」「店小二」的服務理念,讓企業家暖上心頭。
如今,張浮升已紮根吉林20年,真切見證了這片黑土地成長為投資沃土。
用法治架起市場「防護網」
近年來,吉林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金融支撐、完善政策執行方式,提高政府部門履職水平,讓廣大吉商從好政策中擁有更多獲得感。
曾經的省政務服務大廳「一次跑多窗」,變成了如今的「一窗辦多事」。全省商事制度改革通過實行「多證合一」「照後減證」「證照分離」等改革措施實現再升級,有效清理各種障礙,做到既準入又準營。
吉林省「e窗通」系統上線運行以來,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企業登記、刻制公章、申領發票、銀行開戶等企業開辦全流程「一網通辦」,而且是「就近能辦、異地可辦、全球通辦」,打造了「辦事不求人」的吉林名片。
吉林省先後出臺《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規和制度文件,用法治之手為各類市場主體架起一張「防護網」,讓營商環境更溫暖,企業經營更有安全感。
「家鄉的領導和父老鄉親始終待我們如親人。」吉商聯合會主席、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思民說,省委、省政府為全球吉商傾情打造了吉商聯合會這個大家庭。4年來,吉林省各級黨委、政府部門的悉心呵護,與吉商群體幹事創業熱情之間形成了雙向互動。吉商群體高質量成長起來,活躍在全國各地和海外的84家吉商組織,吸引了4.8萬個會員企業。
本屆吉商大會上,多個對吉林省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具有戰略意義的規模大、帶動性強的項目集中簽約,合同引資額達942.3億元。受惠於歷屆吉商大會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今年前8個月,全省新籤約有資金到位項目、到位資金分別增長42.0%、54.6%。
「這幾年,大批吉商為家鄉振興出力。」張思民說,今天的吉林勢頭正勁、機遇多多,吉林的發展給了吉商創業的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