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靜
跟蹤問效是強化監管的重要手段。雲南財政廳近日印發《關於開展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措施落實情況「回頭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措施落實情況「回頭看」工作。據了解,這是為了持續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係,進一步深入政府採購制度改革。對此,業界專家表示,「回頭看」可以更好地了解相關制度的落實情況以及實施效果。
全面梳理現行制度
持續清理妨礙公平競爭做法
根據《通知》,各地要認真對照《雲南省財政廳關於促進政府採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提出的五個方面18條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措施,在2019年全省清理妨礙統一市場與公平競爭規定和做法的基礎上,按照「誰制定、誰評估、誰清理」的原則,全面梳理本地區、本部門出臺的政府採購相關制度文件,持續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政府採購活動的權利。
《通知》要求,各州(市)財政部門、省級各主管預算單位要在2020年12月31日前,將本地區、本部門出臺的政府採購領域現行有效的制度文件(非涉密)公布在雲南省政府採購網本地頁面「政策法規」欄目,並將文件目錄清單報省財政廳。
保障公平競爭
重點檢查資格條件設置壁壘
「雲南省對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回頭看』,是對優化營商環境做法的梳理。目前,在採購文件中對供應商設置各種門檻,是清理妨礙優化營商環境做法的重點。對此,《通知》中也進行了強調。各級財政部門在採購代理機構專項檢查、集中採購機構考核以及日常監督檢查工作中,要將採購文件中的供應商資格條件是否設置了不合理的限制和隱性壁壘作為重點檢查內容。」雲南省財政廳政府採購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政府採購信息》報記者採訪時介紹。
《通知》明確重點檢查的內容主要包括:限制民營企業、外地企業參與競爭,將供應商規模條件以及與此相關的資質要求等作為資格要求,將供應商營業執照經營範圍作為資格條件,將生產廠家授權、承諾、證明、背書等作為資格要求等。
「將供應商營業執照經營範圍作為資格條件是不合規的,此次在《通知》中也進行了明確。採購人、採購代理機構在編制採購文件時一定要避免上述情形的發生,以保障供應商可以公平地參與政府採購活動。」這位負責人強調。
規範合同管理
建立健全合同支付信息備案機制
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雲南省推進「網際網路+政府採購」行動。「全省範圍內逐步實現政府採購與預算管理、國庫支付、資產管理等系統互聯互通,基本建成規則統一、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的全省電子賣場體系。」
雲南省還重點關注了政府採購合同資金的支付情況,並運用電子化手段,及時掌握政府採購資金支付情況。
《通知》要求,採購單位籤訂的政府採購合同應當包含履約驗收內容和資金支付計劃,在雲南省政府採購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合同備案時,應當一併錄入資金支付計劃,嚴格按計劃履約支付,並積極推動雲南省政府採購管理信息系統與國庫支付系統銜接。
這位負責人介紹,根據《通知》,雲南省、州市政府採購合同備案時應把資金分階段付款情況錄進雲南省政府採購信息系統。雲南省政府採購管理信息系統與國庫支付系統銜接後,國庫支付系統會對資金支付情況進行反饋。通過比對國庫支付系統,可以知悉已支付資金、逾期支付資金和未支付資金的情況。
主動傾聽吸
納優化營商環境建議提高透明度
雲南省財政廳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廣納良言,在雲南省政府採購網「互動交流」欄目建立「營商環境意見建議徵集」專欄。根據《通知》,政府採購相關當事人、社會公眾可以在該專欄向財政部門反饋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各級財政部門在政策制訂和評估時要充分借鑑吸納有益的意見建議,促進雲南省政府採購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以前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是以財政部門、主管預算部門為主體進行的。目前,雲南省政府採購網建立『營商環境意見建議徵集』專欄,就是主動地去傾聽市場主體的聲音,並對場主體的意見進行反饋。廣泛的徵集意見、建議和線索。」雲南省財政廳政府採購管理處負責人坦言。
《政府採購信息》報記者了解到,2021年,雲南省將進一步提高政府採購透明度,推進採購意向公開,到2022年實現雲南省各級預算單位採購意向公開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