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12月31日消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歲末中山,因著一股「綠色旋風」格外溫暖。2010中國(中山)南方綠化苗木博覽會(下文簡稱綠博會)暨首屆中國水族名品展將於今日在中山古鎮開幕。今天至1月3日為期五天時間裡,珠三角地區的市民可到綠博園飽覽名花、名樹、名石、名龜、名魚,度過一個溫暖的元旦。
本屆綠博會主題定為「人與自然和諧」。展會在去年「五個一千」、「五個一百」和「八名八景」的基礎上新增了首屆中國水族名品展、中國名龜展、首屆國際奇石盆景展等展覽活動,融入園林景點、花卉苗木、蔭生盆景、觀賞魚、龜鱉、奇石園林石等綠色元素,傳承綠博會「綠色、文明、創新、發展、和諧」的理念。
將籌資3億元完善綠博園設施
據主辦方介紹,今屆綠博會參照往年綠博會的辦展經驗,展覽館分A、B、C三個區共設241個展位,其中包括41個特裝展位和200個標準展位。A區展示以具有優秀園林設計、景觀設計、喬木展示為主的特色企業;B區展示中山16個鎮區的花木風情;C區展示古鎮園林企業的園藝精品和相關園林園藝科技、園林園藝機械、工具等。據悉,苗木客商踴躍參展,招展率已達到了100%,共有95家國內知名的園林企業參展,其中包括來自廣州、佛山、廈門等多個城市。
南方綠博園佔地面積10050畝,配套6800多畝的龍鱗沙花木基地。據了解,古鎮農業用地面積是3萬多畝,綠博園項目用地佔了其中一半以上。在兩屆綠博會的帶動效應下,今年6月份南方綠博園被列入「廣東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據悉,今後幾年市政府將籌資3億元對綠博園內的道路、通信、橋梁等基礎設施加以完善。計劃到2015年總投資超過11億元,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綠博會推進綠化苗木產業發展
作為中山未來在農業領域的重點布局,南方綠博園已被列進中山市「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的重大項目組。藉助綠博園與綠博會,古鎮希望能進一步帶動起古神公路沿線,形成一條具有一定規模、水準的綠色產業帶。
而從目前的情況看,自古神公路開通後,其沿路確實已形成了上規模的苗木產業帶。各鎮區品種上也逐漸錯開定位。如小欖以棕櫚園林苗木為主,橫欄以底苗為主,古鎮以景觀苗木為主。
綠博會舉辦之前古神公路沿線的土地年租金每畝均價不足1000元,但如今已經上漲到了五六千元每畝,一些好的地段土地租金最高已超過1萬元每畝。
三年來綠博會的打造不僅推進了古鎮乃至整個中山的綠化苗木產業發展,也令農民實實在在增收。而古鎮這個集種植、交易、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生態公園」已然初具規模,且還在不斷成熟與完善中。
珍
淡水水族館(首屆中國水族名品展)
看點:200個水族箱,引進名貴珍稀淡水觀賞魚,如紅龍、金龍和海象等10個系列約200個品種。
綠博會每屆打出一張特色牌,繼2008年「第七屆粵、港、澳、臺盆景藝術展」,去年「第九屆中國錦鯉大賽」後,「首屆中國水族名品展」成為2010年南方綠博會的最大亮點。作為綠色文化的重要元素,觀賞魚搖身變主角。
今年綠博會對辦公樓兩翼的觀葉溫室和觀花溫室進行改造,在保留兩個溫室植物的基礎上,增加200個水族箱,每十個水族箱為一個景觀組,引進名貴珍稀淡水觀賞魚,如紅龍、金龍和海象等10個系列約200個品種,做到綠葉與名魚相映襯,水下有名品名魚,陸上有名木名花。
今年綠博會期間古鎮不惜投入巨資新建淡水水族館,在主辦方看來,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淡水水族養殖正日漸成為一個熱門行業,覆蓋了上至高端階層下至市民階層的各種需求。而這一行業的培育不僅可帶動魚類市場,還有裝飾燈具行業。因為一個小型水族箱一般需要配備三隻燈,以凸顯出各種主題。
據了解,此次水族名品展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中國漁業協會」作為主辦單位。通過舉辦該展會,以古鎮為核心,帶動中山乃至廣東地區水族養殖產業的發展。
名
名龜園(第二屆名龜展)
看點:名龜品種較首屆多25種,共建有28個各具特色的名龜欣賞池。
作為去年名龜展的延續,第二屆南方綠博會名龜展將在綠博園主展場及富龜屋內舉行。本屆名龜展共建有28個各具特色的名龜欣賞池,參展名龜約300多隻,中外名龜更是達到80個品種,品種較去年多出25種。珍稀品種有金錢龜、艾氏水龜、輻射陸龜、楓葉龜、蘇卡達陸龜等。
推薦閱讀:
廣東:綠博會再領綠色潮流(圖)
「綠博會」明年繼續相約南昌
鄭州:綠博會留下美麗園林 綠博園迎來第一個冬天考驗
鄭州:甘肅省參加中國綠博會獲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