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客!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中山

2021-01-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11月6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這一話題引發關注。據消息,11月1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廣東中山南朗鎮一處濱海溼地現身。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黑臉琵鷺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古典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黑面舞者」。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11月6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這一話題引發關注。據消息,11月1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廣東中山南朗鎮一處濱海溼地現身。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黑臉琵鷺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古典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黑面舞者」。

相關焦點

  • 「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福田紅樹林成鳥類...
    ~生態福田1月3日下午18時45分正在福田區紅樹林生態公園越冬的數十隻珍稀瀕危候鳥黑臉琵鷺 「飛」上央視綜合頻道(CCTV-1)!」頻繁現身福田紅樹林珍稀動物的出現,是福田生態環境優良的最佳展現。黑臉琵鷺等在基圍魚塘覓食,拍攝:柳柳
  • 世界級瀕危鳥類中華鳳頭燕鷗現身日照
    世界級瀕危鳥類中華鳳頭燕鷗現身日照 2020-10-09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世界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海南島絕跡20年後又現海南島
    新華網海口2月8日電(記者周正平)世界高度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海南島絕跡20多年後,再次被人們發現。  今年1月,中國林業科學院博士後張國鋼等人在海南省進行黑臉琵鷺越冬棲息地考察時,兩次觀察到了黑臉琵鷺。
  • 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東太湖
    昨天下午,蘇州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在吳中區東太湖溼地公園巡護時,發現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據介紹,黑臉琵鷺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上一次在蘇州發現其蹤影還是在六七年前。蘇州自然溼地學校總幹事、職業「觀鳥人」周敏軍驚喜地發現,鳥群中竟出現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他介紹,黑臉琵鷺羽色白,因嘴灰黑色似琵琶而得名,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這次發現讓周敏軍十分興奮,「上一次看到黑臉琵鷺大約在六七年前。」除了黑臉琵鷺,這群候鳥中還有成群的野鴨,如斑嘴鴨、綠翅鴨以及蒼鷺、遊隼等,種類多達20餘種。大家還觀測到一隻帶有環志的候鳥。
  • 獨家|瀕危物種細蟌現身 珍稀鳥類白琵鷺安家
    漫步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溼地公園(以下簡稱"華僑城溼地"),河畔綠樹成蔭,蟲鳴鳥啼此起彼伏,白鷺於灘涂閒庭信步 …… 這是深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處剪影。▲夕陽下,華僑城溼地群鳥飛舞。近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開展深圳生態文明建設採風活動。記者採訪獲悉,深圳在全國已率先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市域創建,生態文明建設喜結碩果。
  • 候鳥來「歇腳」今年首批黑臉琵鷺現身海口東寨港
    原標題:今年首批黑臉琵鷺現身東寨港 生態環境好 候鳥來「歇腳」站在水塘裡發發呆、捋捋毛,捉捉魚……在下塘溼地裡,這3隻黑臉琵鷺混在小白鷺、蒼鷺等水鳥中,享受著「安逸」的生活。據了解,11月24日,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第七次鳥類同步調查中,隊員們今年首次發現3隻黑臉琵鷺現身東寨港周邊水塘。
  • 廣東湛江發現28隻全球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
    中新網廣州2月10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2月10日通報,為了解勺嘴鷸和黑臉琵鷺2020年越冬分布狀況,在1月17日至19日全球同步開展的勺嘴鷸和黑臉琵鷺冬季調查活動中,記錄到中國境內有48隻勺嘴鷸,其中在廣東湛江沿海灘涂記錄的數量是28隻。勺嘴鷸。
  • 麗水出現世界級「珍寶」——黑臉琵鷺,它是優雅的鳥中「舞者」!
    白琵鷺瀕臨滅絕的兄弟,黑臉琵鷺來了!這是黑臉琵鷺首次來到麗水,前所未見的記錄!黑臉琵鷺長這樣:@雲和鷹前天一大早,正在碧湖鎮觀鳥的兩位鳥類愛好者,給麗水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李烜打來電話:在碧湖發現了珍稀的黑臉琵鷺!得到消息後,李烜第一時間開車前往碧湖。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陳什旺 張福慶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12月14日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 廣東湛江發現28隻地球上最瀕危鳥類勺嘴鷸
    中新社湛江2月5日電 (梁盛 陳凱傑 張杰君)記者5日從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據該局最新調查發現,湛江沿海灘涂記錄到28隻勺嘴鷸。據了解,勺嘴鷸是地球上最瀕危和稀少的鳥類之一。2008年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其保護現狀由瀕危提升到最高瀕危等級—極危。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尤其是濱海溼地的旗艦物種,具有重大保護和象徵意義。為了解勺嘴鷸和黑臉琵鷺2020年越冬分布的狀況,1月17日到19日為全球勺嘴鷸和黑臉琵鷺的冬季同步調查時間,中國東南沿海的多個省份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參與此次調查。
  • 頭部散發碧綠光芒,罕見羅紋鴨現身深圳福田紅樹林
    近日,頭部散發碧綠光芒的羅紋鴨現身福田紅樹林啦~雄性羅紋鴨現身在12月1日的鳥類普查中,福田紅樹林保護區觀鳥船觀測到西邊遠處的紅樹林邊沿有一群鴨類漂浮在水面上,它們在低潮時已經吃飽喝足,大多在埋頭休息。
  • 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首次到訪龍海九龍江口紅樹林保護區
    剛剛邁入2020年,龍海九龍江口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便傳來好消息:2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到訪!這是九龍江口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記錄到黑臉琵鷺。    據薛志勇介紹,黑臉琵鷺(Platalea minor)因為長著一個像琵琶意義的黑色長嘴巴而得名,瀕危鳥種,1989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現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19年全球同步調查數量為4463隻。
  • 黑臉琵鷺 珠海越冬
    日前,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據悉,這是珠海市乃至大灣區西部有記錄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最多的一次。
  • 黑臉琵鷺,福建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
    吳志躍 王乾坤 / 文這個面色黝黑、有著一張琵琶型大嘴的珍禽,是一個世界級的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在懸崖上築巢,一對中個體較大嘴較長的是公鳥,另外,嘴上斑紋的大小還能看出他們的年齡。70多年前,它是一個常見的物種,而現在全球的黑臉琵鷺也僅存700餘只。琵琶形的嘴覓食困難,會是瀕危的原因之一麼?琵鷺家族有6名成員,只有黑臉琵鷺是瀕危物種,可見琵琶形的嘴與瀕危沒有必然聯繫,生態環境的變化才是黑臉琵鷺消長的直接原因。
  • 萬鳥競翔溫州灣 不乏黑臉琵鷺、鵜鶘等瀕危品種
    萬鳥競翔溫州灣 不乏黑臉琵鷺、鵜鶘等瀕危品種 2012年04月11日 10:23:24 昨天,有讀者打進本報熱線反映,近期溫州灣濱海溼地有許多候鳥現身。記者從溫州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了解到,現在正值候鳥遷徙季節,在這些候鳥中不乏黑臉琵鷸、鵜鶘等瀕危鳥類。  提供這張萬鳥遷徙照片的是戴先生。據戴先生說,4月7日上午10時許,他和幾個攝影愛好者一起來到溫州灣濱海溼地。「當時正值漲潮的時候,一望無際的灘涂,上萬隻候鳥飛向空中,那場面真是太壯觀了。」
  • 珠海市黑臉琵鷺數量破紀錄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12月14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據悉,這是珠海市乃至大灣區西部有記錄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最多的一次。
  • 珠海市記錄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黑臉琵鷺悄無聲息地飛進飛出(央廣網發 張福慶 攝)央廣網珠海12月2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12月14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 珠海市記錄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12月14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成群的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陳什旺 攝)黑臉琵鷺因長嘴像中國樂器中的琵琶而得名,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
  • 珍稀候鳥黑臉琵鷺群夏季罕見現身深圳
    然而,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近卻在紅樹林區域的監測中發現了一小群滯留的黑臉琵鷺。這是這群瀕危珍稀候鳥首次在夏季群體性現身深圳。怎麼回事呢?7月在深圳灣覓食的黑臉琵鷺(前)據介紹,夏季一向是深圳灣鳥類的淡季,越冬和遷徙中途停留的候鳥早在今年5月前就已基本北上返回繁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