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鳥競翔溫州灣 不乏黑臉琵鷺、鵜鶘等瀕危品種

2021-01-08 浙江在線

萬鳥競翔溫州灣 不乏黑臉琵鷺、鵜鶘等瀕危品種

2012年04月11日 10:23:24

  濱海溼地聚集了大量飛鳥,主要以大濱鷸、紅腹濱鷸、黑腹濱鷸為主。戴美傑攝

  浙江在線04月11日訊萬鳥遷徙的壯觀場面也許很多市民都沒有見過,主要是因為現在候鳥在溫州棲息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昨天,有讀者打進本報熱線反映,近期溫州灣濱海溼地有許多候鳥現身。記者從溫州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了解到,現在正值候鳥遷徙季節,在這些候鳥中不乏黑臉琵鷸、鵜鶘等瀕危鳥類。

  提供這張萬鳥遷徙照片的是戴先生。據戴先生說,4月7日上午10時許,他和幾個攝影愛好者一起來到溫州灣濱海溼地。「當時正值漲潮的時候,一望無際的灘涂,上萬隻候鳥飛向空中,那場面真是太壯觀了。」戴先生說,他抓拍了這幅萬鳥競翔的畫面。

  昨天下午1時許,龍灣區永興街道五溪村的灘涂上,記者看到,不遠處,一群候鳥正在灘涂上覓食、嬉戲。陪同記者採訪的溫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劉鳴說,一般在漲潮的時候,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候鳥,而在落潮時,看到的候鳥會減少。現在正是遷徙的季節,候鳥正準備遷徙回北方。國內候鳥遷徙的航線主要有三條,其中經過溫州有一條:澳大利亞——西伯利亞。每年的9月至年底,候鳥從西伯利亞飛往澳大利亞,3月底至4月中旬,再由澳大利亞飛往西比利亞,溫州是其中的「中轉站」。

  他說,如今在溫州能看到的候鳥有100多種,有大濱鷸、紅腹濱鷸、黑腹濱鷸、蒙古沙鴴、尖尾濱鷸等。最難能可貴的,其中有黑臉琵鷸和鵜鶘等瀕危鳥類。

  劉鳴透露,上個月,他陪同中國林科院的專家在溫州考察發現,溫州竟然也有黑臉琵鷸、鵜鶘。這些瀕危鳥類以前一直沒有在溫州過冬,今年是頭回發現它們的蹤跡。其中黑臉琵鷺在溫州發現大概有60隻,全球總共有2000隻左右,鵜鶘在亞洲僅有100隻左右,此次在溫州就發現了30隻。

  

來源:溫州網–溫州都市報作者:記者 鄭榮編輯:陳麗丹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浙江即時報

相關焦點

  • 最值得關注的十塊濱海溼地 溫州灣如何讓鳥兒飛回來
    溫州野鳥會秘書長王小寧說:「溫州灣溼地是世界九大鳥類遷徙線路中,東亞、澳大利亞、西亞等地候鳥遷徙路上重要的水鳥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東亞僅100多隻的『明星鳥類』卷羽鵜鶘去年就來了60多隻。」靈崑島的東灘溼地是溫州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日,記者在東灘溼地看到不少鳥類,黑臉琵鷺是其中較多的一種,它們要麼三五結對、要麼十數隻成群嬉戲玩耍。當有人拍照時,還不時怕打著翅膀。
  • 世界最稀有鳥類之一、極危物種勺嘴鷸現身溫州灣!
    這是一種在俄羅斯東北部凍土層地帶上繁殖、並在東南亞的溼地越冬的小型涉禽,成鳥體型大概與麻雀相近(長約15釐米),其外表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它那湯匙形狀的嘴,國內觀鳥人喜歡稱呼它為「勺子」。勺嘴鷸到底有多珍稀?據相關研究人員研究,目前世界上可繁殖的勺嘴鷸總量大概只有210 對到228對,數量遠少於大熊貓。
  • 一個珍稀瀕危鳥種棲息地,擁有神秘的鳥種「神話之鳥」
    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潭頭、梅花鎮閩江入海口處,有河口水域、潮間帶沙灘、紅樹林沼澤等7種溼地類型,是候鳥遷徙重要越冬地、水鳥集中分布區、眾多珍稀瀕危鳥種的棲息地。特別是在這裡有一種神秘的鳥種,其行蹤飄忽不定,人類對它所知甚少;這是一種極其瀕危的鳥種,目前全球發現的不到50隻。在神秘消失63年之後,它卻又神奇出現, 學者們稱它為「神話之鳥」,它就是黑嘴端鳳頭燕鷗,因其首次發現是在中國大陸境內,因此又被稱為中華鳳頭燕鷗。
  • 邀請您參加2016.01.16溫州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活動!
    溫州野鳥會 &  【任務卡】 1、互助合作,電子監獄,愛護自然。  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屬鸛形目、朱鷺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族群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黑臉琵鷺一般棲息於內陸湖泊、水塘、河口、蘆葦沼澤、水稻田以及沿海島嶼和海濱沼澤地帶等溼地環境。
  • 公平大湖自然保護區——珍稀水鳥黑臉琵鷺和卷羽鵜鶘的棲息地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以黑臉琵鷺、卷羽鵜鶘等為代表的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珍稀水鳥及其棲息地。氣候溫和溼潤,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境內河流縱橫,溼地種類多,有天然近海及海岸溼地、河流溼地、人工湖泊溼地、沼澤和沼澤化草甸,且溼地水產豐富,沿海灘涂水面和內陸水域水質肥沃,浮遊生物含量高。
  • 海南共記錄到54隻瀕危雀鳥黑臉琵鷺 全球僅有3259隻
    瀕危雀鳥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結果公布,比去年多533隻  我省共記錄到54隻黑臉琵鷺  海南日報海口3月19日訊(見習記者 周曉夢 通訊員盧剛)瀕危雀鳥黑臉琵鷺家族又添新成員。近日,香港觀鳥會公布2015年黑臉琵鷺全球調查結果,共記錄到3259隻瀕危雀鳥黑臉琵鷺,比上一年的2726隻多了533隻,上升幅度19.6%,首次記錄超過3000隻,創近25年新高。其中,我國共記錄到330隻,海南54隻。  海南作為候鳥棲息地之一,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黑臉琵鷺選擇在此避寒過冬,今年我省共記錄到的黑臉琵鷺數量是54隻,其中東方四更有34隻,臨高新盈有20隻。
  • 上海近日發現至少10隻黑臉琵鷺 為全球瀕危鳥種
    近日,上海野鳥會組織會員分別前往崇明東灘、崇明北湖以及南匯東灘進行今年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其中,在崇明北湖觀測到2隻,在南匯東灘觀測到至少8隻,在崇明東灘未觀測到黑臉琵鷺。2014年4月28日,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橫沙島發現一個有94隻琵鷺的候鳥群,其中81隻為黑臉琵鷺、13隻為白琵鷺。這是上海歷史上單次觀察到的最大黑臉琵鷺群。不過,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表示,1月和4月情況是不同的,1月是過冬的黑臉琵鷺,而4月是往北方遷徙繁殖路過上海的黑臉琵鷺。
  • 紅嘴相思鳥登頂愛情之鳥
    此次評選共分「浙江五大珍稀之鳥」、「浙江五大天姿之鳥」、「浙江五大百靈之鳥」、「浙江五大愛情之鳥」、「浙江五大吉祥之鳥」等五大類25種,由前期專家推薦的50種候選鳥類中產生。  在大家最為關注的愛情之鳥評選中,紅嘴相思鳥人氣超過鴛鴦高居榜首。紅嘴相思鳥也是所有25種鳥類中人氣最旺的鳥類。在吉祥之鳥評選中,家燕人氣超過喜鵲,也讓人頗感意外。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陳什旺 張福慶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12月14日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 又一個觀鳥天堂,這裡有國家級保護鳥種40多種
    每年從9月到來年的2月,到達山心沙島停歇的鳥類有2-5萬隻。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防城港有哪些鳥種。據不完全統計,防城港有近400種鳥,有三個國家級保護區,如北崙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十萬大山國家級保護區、金花茶國家級保護區。前二個保護區都有鳥種統計,有近400種鳥。
  •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中山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11月6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這一話題引發關注。據消息,11月1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廣東中山南朗鎮一處濱海溼地現身。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黑臉琵鷺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古典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黑面舞者」。
  • 鳥人說鳥(1)| 大波浪,湯勺嘴,這種鵜鶘有點萌
    劉潔芸 資深鳥人 閱鳥無數 復旦大學生物系本科 說到鵜鶘,不少人第一反應是,啊,我知道,就是那種長著很大嘴的鳥,以前漁民養來抓魚的,抓到大魚了,要吐出來,真可憐。
  • 黑臉琵鷺,平安自在東南飛(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 ①)
    「美麗中國調查」欄目今天起推出「鳥的遷徙」系列,通過追蹤典型候鳥的遷徙路線,折射各地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與面臨的諸多問題。  黑臉琵鷺的珍稀程度僅次於朱䴉,遷徙路線主要在我國國土範圍之內。為此,本期「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欄目特別約請本報記者深入遼寧大連、福建福州、廣東深圳等地調研,既報導各地為改善生態環境所做的種種努力,也反映黑臉琵鷺生存面臨的新問題。
  • 日本: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在河邊覓食
    當地時間10月14日,日本福岡,黑臉琵鷺正在河邊覓食。據悉,黑臉琵鷺在2000年被列入全球瀕危物種。(圖片來源:東方IC)當地時間10月14日,日本福岡,黑臉琵鷺正在河邊覓食。據悉,黑臉琵鷺在2000年被列入全球瀕危物種。
  • 【黑臉琵鷺】秀髮飄飄撩春光
    春暖花開,黑臉琵鷺漸漸進入發情期,成鳥脖頸緋紅、長發飄飄,婉如姑娘小夥十七八,個個春心萌動、搔首弄姿,愛在漫漫遷徙中。野保協會三十年來第一次修改野生動物保護等級,黑臉琵鷺晉升為國一級,祝賀!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珍稀鳥類,它已成為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
  • 臺南越冬大連生育「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日前返回形人坨
    黑臉琵鷺「T69」(圖片來源:大連市臺辦)5月6日,大連市臺辦工作人員向臺南市黑臉琵鷺保護專家通報,經莊河自然資源服務中心相關人員監測,成功捕捉到黑臉琵鷺「T69」已順利返回莊河市形人坨的「家」,正在家中安心生育。
  • 珠海市黑臉琵鷺數量破紀錄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12月14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據悉,這是珠海市乃至大灣區西部有記錄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最多的一次。
  • 珠海市記錄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黑臉琵鷺悄無聲息地飛進飛出(央廣網發 張福慶 攝)央廣網珠海12月2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12月14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 珠海市記錄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12月14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成群的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陳什旺 攝)黑臉琵鷺因長嘴像中國樂器中的琵琶而得名,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