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大湖自然保護區——珍稀水鳥黑臉琵鷺和卷羽鵜鶘的棲息地

2021-01-10 陽媽輔食小廚房

廣東海豐公平大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於1998年12月28日經省政府批准建立。保護區位於海豐縣東南部沿海,地域由公平水庫溼地、大湖海岸溼地以及東關聯安圍灘涂魚塘溼地三部分組成,總面積11591公頃。保護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以黑臉琵鷺、卷羽鵜鶘等為代表的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珍稀水鳥及其棲息地。

氣候溫和溼潤,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境內河流縱橫,溼地種類多,有天然近海及海岸溼地、河流溼地、人工湖泊溼地、沼澤和沼澤化草甸,且溼地水產豐富,沿海灘涂水面和內陸水域水質肥沃,浮遊生物含量高。

海岸島岸巖礁盛產藻類和魚蝦、貝類,為水禽的覓食、棲息、繁殖和候鳥越冬、停留、遷徙提供了優良的生態環境。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良好的生態保護,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水禽前來越冬、棲息,現已成為水鳥的樂園。

保護區被省人大列入廣東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發展規劃,溼地被省列入省重要溼地和被有關專家確認為我國三大國際候鳥遷徙棲息地之一,海豐縣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全國12個「中國鳥類之鄉」之一的「中國水鳥之鄉」稱號。

據專家調查統計,公平水庫、大湖、東關聯安圍一帶溼地每年越冬鳥類數量達數萬隻,種類主要有16目43科163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有23種,屬省重點保護有26種。其中:黑臉琵鷺是世界公認的極度瀕危鳥類,2005年全球同步普查數量達39隻,最高記錄46隻,佔世界現存總數的3%。

卷羽鵜鶘是全球易危鳥類,2005年越冬數量22 只;鳳頭鸊鷉每年越冬數量300多隻;紫水雞,數量極度稀少,100多年來廣東省內未能確定,每年發現數量10多隻。根據黑臉琵鷺、卷羽鵜鶘、鳳頭鸊鷉調查數量,均遠超國際重要意義標準。

相關焦點

  • 一個珍稀瀕危鳥種棲息地,擁有神秘的鳥種「神話之鳥」
    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潭頭、梅花鎮閩江入海口處,有河口水域、潮間帶沙灘、紅樹林沼澤等7種溼地類型,是候鳥遷徙重要越冬地、水鳥集中分布區、眾多珍稀瀕危鳥種的棲息地。黑嘴端鳳頭燕鷗專家、學者多年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閩江口溼地自然環境優越、生物多樣性豐富、稀有物種眾多,擁有動植物1084種,估計在此遷徙停歇的水鳥數量超過5萬隻。在2013年「美麗中國·溼地行」活動中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溼地」。
  • 霸氣側漏的卷羽鵜鶘,絕對是最具領袖氣質的大型水鳥
    說到什麼鳥類長得最霸氣,我肯定會給水鳥類投一票;說到什麼水鳥長得最霸氣,我肯定會給鵜鶘科鳥類投一票;至於什麼鵜鶘最霸氣,那這一票我就要投給卷羽鵜鶘了。作為不折不扣的大型水鳥,除了「霸氣側漏」這個詞彙以外,我實在想不到其他的形容詞可以用來描述它們。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卷羽鵜鶘隸屬於鵜鶘科、鵜鶘屬,是一種根紅苗正的鵜鶘。成年的卷羽鵜鶘體長一般可以達到一米六到一米八,雙翅展開可以超過三米,體重最多能夠達到三十斤。莫說是在水鳥家族之中,即便是在整個鳥綱家族卷羽鵜鶘也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龐然大物了。
  • 山東:黃河口一次發現50隻卷羽鵜鶘 佔東亞種群總量半數
    新華社濟南11月30日電(記者王陽)記者從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進入11月下旬,科研人員觀測發現,黃河口溼地集聚了超過50隻的卷羽鵜鶘,成為東亞地區卷羽鵜鶘最大遷徙中轉站。  記者了解到,卷羽鵜鶘是全球性易危鳥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撰寫的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 東亞種群只有百餘只的卷羽鵜鶘再度光顧銀川
    12月9日,經過多方找尋相關人士查詢,得知11月28日寧夏資深觀鳥人在銀川黃河溼地拍攝到6隻卷羽鵜鶘,這也是第二次在銀川黃河溼地記錄到卷羽鵜鶘。  卷羽鵜鶘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易危(IUCN 3.1)物種。值得一提的是,該物種近年來因為失去棲息地及人為捕獵而大量減少,目前已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 黃河口發現珍稀鳥類白鵜鶘
    近日,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發現了一隻特別的鵜鶘。其通體粉白色,黑色的眼睛位於粉黃色臉斑上極為醒目,嘴鉛藍色,嘴尖呈紅色,胸有一簇黃色披針形羽毛,這些特徵與常見的卷羽鵜鶘非常不同。經全國鳥類研究專家張正旺、江紅星確認,其為白鵜鶘,是黃河三角洲首次發現的新物種。
  • 黃河口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白鵜鶘
    近日,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發現了一隻特別的鵜鶘。其通體粉白色,黑色的眼睛位於粉黃色臉斑上極為醒目,嘴鉛藍色,嘴尖呈紅色,胸有一簇黃色披針形羽毛,這些特徵與常見的卷羽鵜鶘非常不同。經全國鳥類研究專家張正旺、江紅星確認,其為白鵜鶘,是黃河三角洲首次發現的新物種。
  • 黃河口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白鵜鶘
    近日,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發現了一隻特別的鵜鶘。其通體粉白色,黑色的眼睛位於粉黃色臉斑上極為醒目,嘴鉛藍色,嘴尖呈紅色,胸有一簇黃色披針形羽毛,這些特徵與常見的卷羽鵜鶘非常不同。經全國鳥類研究專家張正旺、江紅星確認,其為白鵜鶘,是黃河三角洲首次發現的新物種。
  • 福田紅樹林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記錄有23種鳥類為珍稀瀕危物種
    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  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  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
  • 任鳥飛 | 黑臉琵鷺在儋州灣的幸福日常
    2020年12月24日,儋州市新英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護林員陳正平在開展鳥類巡護時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卷羽鵜鶘再現西安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卷羽鵜鶘再現西安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1-
  • 「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福田紅樹林成鳥類...
    ~生態福田1月3日下午18時45分正在福田區紅樹林生態公園越冬的數十隻珍稀瀕危候鳥黑臉琵鷺 「飛」上央視綜合頻道(CCTV-1)!☑開展深圳灣濱海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工程,系統地修復了深圳灣濱海溼地,恢復了紅樹林生態功能,改善了越冬或過境候鳥的棲息生境;☑實施基圍魚塘生境主動式改造管理,採取人工營造高潮位鳥類棲息地、科學調控水位、控制蘆葦自然擴散、降低魚塘周邊植被高度、減少人為幹擾;☑科學引導遊客參觀等措施,為遷徙過境和越冬的數萬隻水鳥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息地
  • 秋冬水鳥調查員在東凌灘涂觀測到黑嘴端鳳頭燕鷗 成為江蘇省的首次記錄
    如東沿海是勺嘴鷸、小青腳鷸、卷羽鵜鶘和黑臉琵鷺等物種不可替代的遷徙停歇地,吸引了眾多觀鳥愛好者。今年秋冬季,觀鳥愛好者在如東沿海有沒有新的發現呢?每年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是勺嘴鷸在如東的停歇時段。今年秋季,水鳥調查員在如東沿海觀測到的勺嘴鷸數量大約在100隻,與往年持平。但往年都能觀測到的編碼為01號的勺嘴鷸今年還沒有在如東現身。
  • 翼展3米,福州最大水鳥來了!模樣好呆萌!
    長相呆萌,嘴巴巨大它們是福州能見到的體形最大的水鳥據專業人士統計,卷羽鵜鶘東亞種群的數量不到200隻,從本月初開始,它們陸續從蒙古國飛行2300多公裡,來到福州的羅源灣越冬。趣野教育自然導師「花彩」說,每年春節前後,卷羽鵜鶘都會沿著漫長的遷徙路線,抵達羅源灣。「花彩」認為羅源灣魚蝦豐富、風浪不大,少有人為幹擾,足以吸引卷羽鵜鶘。此外,羅源灣當地鸕鷀比較多,卷羽鵜鶘可以「趁火打劫」,不愁吃喝。
  • 看看光顧銀川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卷羽鵜鶘長啥樣
    看看光顧銀川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卷羽鵜鶘長啥樣 2020-12-15 16:43: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禕 責任編輯:王禕
  • 瀕危鳥類卷羽鵜鶘現身澱山湖 它還背著「小書包」
    據介紹,在蘇州地區,卷羽鵜鶘每年在12月初從北方遷徙而來,會在吳江澄湖、常熟鐵黃沙等地短暫停留,最多時記錄到51隻的大群,隨後遷徙往南方越冬。但是,在2020年1月12日,調查員曾在吳江太湖綠洲溼地公園記錄到1隻卷羽鵜鶘,說明冬季也會有零星的卷羽鵜鶘在蘇州地區遊蕩。
  • 鳥人說鳥(1)| 大波浪,湯勺嘴,這種鵜鶘有點萌
    :網紅的日子也不好過 世界上有8種鵜鶘,卷羽鵜鶘是體型最大的一種,也很有可能是東亞最大的一種水鳥。像其他水鳥一樣,受到盜獵、溼地退化、人為幹擾等多種威脅,它們的數量急劇減少。現存的卷羽鵜鶘東亞種群只繁殖於蒙古國西部湖區的溼地,面臨著過度放牧、人為幹擾、偷盜獵等多種威脅。
  • 粵港澳大灣區將成「水鳥天堂」
    上周五,廣東省林業系統在廣州舉辦專家諮詢會,首次向社會公布了《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討論稿)》(以下簡稱《規劃》)。按照《規劃》,至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水鳥生態廊道,改善水鳥生境,提供更多的棲息地給珍稀野生水鳥「安家入戶」,增加種群數量。同時,廣東的街坊將有更多觀鳥路線,親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