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臺灣「國安會」在位於大直的「政軍指揮中心」進行「政軍兵推」,首次針對中日在東海出現軍事衝突後,波及兩岸關係,導致臺灣對外交通中斷等緊急情勢進行演練。馬英九首度搭上雲豹裝甲車至圓山指揮所,引來大陸觀光客圍觀拍照。一些臺灣媒體質疑馬英九的危機撤離計劃完全曝光,毫無機密可言。
這次「政軍兵推」在通稱「圓山指揮所」的大直「政軍指揮中心」舉行。當天中午時分,支援警力在臺北博愛路進行交通管制,5輛臺灣產雲豹裝甲車於12時11分抵達「總統府」建築後方,多名士兵在車旁警戒。馬英九12時14分上車,兩分鐘後,由警車開道、押後,出發前往大直指揮中心。
馬英九在政軍兵推中登上雲豹裝甲車改裝的「萬鈞車」
馬英九在政軍兵推中鑽入雲豹裝甲車改裝的「萬鈞車」
馬英九的裝甲車隊正演練危機撤離計劃
「政軍兵推」以中日釣魚島衝突為背景
「政軍兵推」劇本想定為中日在釣魚島海域發生軍事衝突,導致臺灣外圍海域遭到封鎖,對外交通及經貿往來中斷,直接衝擊經濟穩定。
臺灣「國安會」官員透露,這次「政軍兵推」有別於以往,「外交」與兩岸關係是兵推主要內容,軍事成為次要部分。臺灣軍方只負責情報信息與戰備應援角色,包括臺灣「國防部長」高華柱、「參謀總長」嚴明等均到圓山指揮所參加兵推。
臺灣「國安會」在「政軍兵推」後表示,此次兵推有效提升當局因應能力,凸顯臺方一貫的「止戰促和」原則,未來將每年實施,以強化各部門的整合效率。
這是臺灣首次針對東海及南海發生事端進行「政軍兵推」,又正值臺灣與菲律賓在南海發生摩擦的敏感時刻,因此,臺灣「國安會」及相關部門對兵推的大部分過程都極為保密。
但馬英九的行蹤卻成了最大漏洞。官方事前公布馬英九及「國安」首腦登坐雲豹裝甲車的時間地點,登車過程有大批媒體全程拍攝。
馬英九登車點附近還有不少路人和觀光客圍觀拍照。儘管臺灣當局事前管制大陸遊客參觀「總統府」及白色恐怖紀念碑等外圍區域,但裝甲車招搖過市,根本無法禁絕大陸遊客駐足「欣賞」馬英九貓腰進入裝甲車的景象。
一些臺灣媒體質疑,馬英九的危機撤離計劃完全曝光,毫無機密可言。
馬英九危機撤離演練中的「逃命車」——「萬鈞車」
馬英九在「政軍兵推」中首度搭乘雲豹「萬鈞車」。所謂「萬鈞車」是指臺灣當局領導人發生緊急狀況時逃生所乘坐的車輛。
現在的「萬鈞車」由雲豹裝甲車改裝而來,設有6個皮椅座位,還有空調。依「萬鈞計劃」,若遇緊急狀況,「萬鈞車」可於兩分鐘內把馬英九撤出。
「萬鈞車」是在去年底換裝,由過去的CM-31六輪裝甲車換為現在的CM-32的雲豹八輪裝甲車。
雲豹裝甲車長7.5米、寬2.7米、高4.3米、重量23噸,涉水深度1米、垂直攀登70釐米,最高時速100公裡、乘員裝載9人,可抵擋7.62毫米穿甲彈。
雲豹八輪裝甲車(CM-32)原型車於2002年完成,因鋼板質量問題推遲量產時間,2011年起開始小批量生產。雲豹裝甲車量產計劃以「迅馳專案」代號編列預算,預定在9年內以新臺幣570億元採購638輛。
2011至2012年共生產65輛雲豹裝甲車,臺灣「國防部」日前指出,操作至今無裂紋情況,預定在2019年完成全部量產計劃。
除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專用的「萬鈞車輛」外,雲豹裝甲車還配屬於機步234旅、裝甲兵學校與步兵學校等單位。
臺灣軍方認為,雲豹裝甲車可憑藉快速機動力、裝甲防護力與強大火力,迅速運輸戰鬥部隊到作戰地區,執行反登陸、反空(機)降作戰任務。
所謂萬鈞計劃,是指馬英九發生緊急維安狀況時的避難計劃。目前除松山軍用機場每天停放一架待命的「萬鈞直升機」,馬英九辦公室後方的指揮部內也停放「萬鈞車」,可在兩分鐘內將其載離,提供最安全保護。
雲豹八輪裝甲車2002年完成首輛雛型,因鋼板質量問題推遲量產時間,2011年起開始小批量生產。雲豹裝甲車量產計劃以「迅馳專案」代號編列預算,預定以9年編列新臺幣570億元採購638輛。
目前雲豹裝甲車在「憲兵」、「機步234旅」、「裝甲兵學校」與「步兵學校」等單位都有部署。
馬英九車隊中的雲豹裝甲車
馬英九的雲豹裝甲車車隊
(綜合環球時報、新華網、新民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