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逼迫考公的年輕人:覺得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快要撐不下去了

2020-12-04 愛吃五花肉的小王

隨著今年疫情的爆發,給公務員考試添了一把火。因為人們發現,當危機來襲,很多企業開始裁員、縮招時,只有公務員穩穩噹噹。

今年有157.6萬人通過報名資格審查,比去年增加了52萬餘人。平均算下來,一個崗位名額有61個人競爭,而最熱的一個崗位名額有2422人競爭。

在150多萬的考生中,有很多個參加考試的理由,但其中有一個理由,卻很容易被大家忽視,那就是父母「逼我」。

很多人不理解這樣的人們所說的家人給的壓力到底是什麼,並質問為什麼家裡人逼你考公務員你就去考了,那老師逼你成才你怎麼就不去?

其實更多的時候,壓力不是從父母的言語裡傳導過來,而是無意中的一個反應或某個瞬間。跟家人之間因為工作去向發生過很多的爭吵和互相勸服,但讓他放棄對外面世界的嚮往,可能只是父親流淚的一個瞬間。在親密關係裡,這種壓力從來都是說不清道不明,又無形的。

網友關於父母逼自己考公務員的吐槽

很多父母每次看到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招聘信息時,就會發到微信上,還有的會把這個問題上升到不孝順的高度,更有甚者人生早早就已經被父母規劃好,而考公是求學的落腳點。

很多子女自己也不想從事公務員,但還是花時間複習,因沒複習好而焦慮失眠,害怕如果考得太低的話,父母會沒有面子

拋開大額的經濟損耗不談,考生們的生活似乎回到了高三那段時間。每天早起上課,中午吃飯,下午繼續上課。晚飯在輔導班旁的一家自助快餐店解決。晚飯後又回去上晚自習,一直到深夜回家。三點一線,異常的規律。很多考生覺得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快要撐不下去了。多次的失敗早已使他們想退出這場本非自己意願的競爭,但來自父母源源不斷的希望和要求始終沒法讓他們將那個想法付諸實踐。

上完一個階段的課後,就去參加一場考試。若進了面試就開始準備,反之則回來繼續備考下一場考試。這種生活,好似是一場闖關遊戲,當「重啟」鍵被按下時,又重新開始一個循環。

廣州一考點健康碼查驗

有的優秀的考生本已經通過了非常不錯的私營公司的面試,卻遭到父母的激烈反對。父母們依然覺得回家考公是阿潞最好的歸宿,並反覆提出要求。

為什麼父母喜歡「逼」自己孩子回家考公?這個問題網絡上一直都有人在發出疑問,疑問下面寫滿了回答,但還是沒有人能解釋清楚。考生們說的是同一個答案:工作很穩定,養老有保障,說出去有面子。但父母和孩子終歸是不同的兩代人,對待同一個事物,他們卻有著完全割裂的看法。

「鐵飯碗」對很多年輕人而言意味著枯燥單一的工作內容、一眼望到頭的未來和平淡的生活,而且在收入方面也可能會比別人落後5-10年。但父母們似乎看得更遠,他們把公務員這份工作未來所能帶來的保障和當下的穩定,看得比一切重要。他們覺得私企的工作很累,經常加班,有時候節假日都得背著電腦。

為了成全父母的這種心理,一直沒有停止考試,有的考生失敗已經累積了十幾次。每次敗考後滴都覺得自己很孤獨,而孤獨又加重了沒有工作的失落感。接連的敗考讓他們開始懷疑,自己可能真的不適合這條路。

有考生無力地感嘆:「如果不能走自己喜歡的路,那就努力走爸爸媽媽喜歡的路吧,總要有人開心才不算白費力氣。」

大家覺得這樣破釜沉舟式的去報考公務員,真的值得嗎?

相關焦點

  • 被父母逼迫考公的年輕人
    #被父母逼迫考公的年輕人兩年來,拋開大額的經濟損耗不談,小白覺得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快要撐不下去了。多次的失敗早已使他想退出這場本非自己意願的競爭,但來自父母源源不斷的希望和要求始終沒法讓他將那個想法付諸實踐。
  • 每天睡不到3小時的戀愛,女人撐不下去了,要和男友分手
    輕度的焦慮情緒不會影響男女正常的工作生活,還會增加男女之間的親密情感;而過度的情感焦慮,不僅會影響雙方的感情,還會造成很大壓力,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有的人會想要時刻了解對方的情況,控制對方的生活,把對方推的越來越遠;有的則想法設法考驗另一半的忠誠,最終導致分手;嚴重的可能會患上焦慮症,傷害自己的精神和身體。戀愛這個過程是個大工程,需要耐心和堅持,畢竟,要在20、30年內改變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二本畢業,到底選擇「考研」還是「考公」,聽聽過來人的幾點經驗
    不妨好好的來思考下,確實是讓自己很頭疼,不管未來是什麼樣的,我們都應該尊重自己的內心,做出來最正確的選擇,不管你是考公務員還是考研究生,都應該遵循自己的內心,不要讓自己後悔。二本畢業生,「考公」和「考研」到底選擇哪個?
  • 優秀學長考公上岸只因做對這件事……
    首次報了一千多人競爭的崗位,最初的想法是去感受考試氛圍和題目難度,並沒報太大期望,但成績出來之後,雖然沒有考上但行測分數72還是比較出乎我意料,意外發現自己對公務員考試行測題目還算比較拿手,這也下定決心在考公這條路走到底。
  • 多少年輕人,在父母的打擊教育下長大
    但是這些父母在嚴格要求、言辭激烈教育孩子的時候,卻忽視了自己的行為給孩子造成的傷害,他們堅信著「驕傲使人落後」、「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理念,卻忘記了孩子的成長,除了學習各種技能,還要學習如何與人相處,與自己相處。本期小酒館,我們和幾位年輕人聊了聊他們成長的經歷。
  • 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如今怎樣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不光如此,初中課程對他來說根本不存在難題,於是他在上初中的時候就開始「逼迫」父母要在北京買房,否則就拒絕參加答辯,也不想考博士,北京的房價大家有目共睹,即使放在很多年前,能買得起北京房子的人還是少之又少。但他的父母為了他完成學業,只好在北京租房子「糊弄」了過去。
  • 普遍面臨焦慮的年輕人,到底該逼自己一把,還是放自己一馬?
    舒適圈害死人,逼自己一把可以讓我們收穫更多的人生。年輕人擁有旺盛的精力和強烈的好奇心,又有處於人生巔峰的學習與創造能力。年輕就要多給自己機會,多給自己積累和壓力。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只有充分調動和激發潛能才能被喚醒,釋放潛能的過程是一個能力得到鍛鍊、意志得到磨鍊的過程。庭院中跑不出千裡馬,溫室中長不出萬年松。
  • 狗狗有這幾個變化,預示著它快要回汪星了
    一談到狗狗的死亡問題,都是我們不願意面對的,身為主人只有在日常做好飼養工作,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狗狗就好。當狗狗身體出現這幾個變化時,預示著它快要回汪星了,主人珍惜餘下時間吧。,胃口會非常不好,食欲不振,不吃不喝,因為脫水嘴巴和鼻子會很乾,部分會伴有嘔吐表現,因為沒有進食,大多吐出來的是沫沫。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神童張炘煬,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如何
    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有的是以自己所敬佩的前輩的語錄,有的是根據自己的經歷自我總結出來。座右銘也許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指明了一個人前進的方向,表明了一個人認同的是非價值觀。在人生行進道路上以此為目標,以此鞭策自己。擁有自己座右銘這件事是普遍現象,同時也告訴我們,在人們追求夢想的路上,需要一個提醒自己的東西。
  • 為什麼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考公務員、進體制內國企工作?
    為什麼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考公務員、進體制內國企工作?每當有孩子參加高考或者步入社會之前,一大批的家長就會跟在後面念叨「選好考公務員的專業、進國企單位、找國家體制裡的工作」等相關的話語,結果沒幾個孩子會聽,都是奔著自己的「夢想」去了。
  • 開創《荒野求生》節目的貝爺,多次冒險身體機能撐不住,怎麼樣了
    衣食住行每一樣都可以做到滿足且舒適,甚至有一些加藤條件比較好的人,從小到大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受苦。有好處也有弊端吧!對那一些有冒險精神的年輕人,會覺得安逸的生活會讓個人技能退步。但貝爺這一類荒野求生的專家,確實給予了很多年輕人的冒險示範。在艱難的環境中生活,從細節處找到有人類生活的痕跡。可能這就是貝爺《荒野求生》給觀眾帶來最大的意義吧!不過在這幾年時間裡,貝爺卻漸漸選擇了隱退。
  • 北大留美學生拉黑父母6年,恨父母的孩子該如何走下去?
    最後我媽和我姐跪在地上求饒,這事才才算完。但這些我都不覺得傷人,最傷人的是,他明明很愛我們。我父親很節省,自己生病了都捨不得看病,為了供我和我姐姐上學,他什麼髒話累活都做過。但對於家暴這一點,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和陰影,導致我現在成年後的性格,極其自卑、唯唯諾諾,在兩性關係中甚至有些病態。
  • 這個社會年輕人最怕得的病,比癌症還要可怕
    但是我絕對不承認這一代的年輕人能力差,我們比起長輩受到了太好的教育,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巨嬰和啃老族呢?因為舒服。很讓人感覺可惜的是,往往這些平庸的年輕人都是抱負滿滿的,我要成功,我要當老闆,我要給父母買最貴的保險最大的房子。然後繼續安逸的躺在自己的小圈圈裡,走不出來又不甘困在裡面。
  • 為何年輕人普遍身體素質差?說實話,可能和這三個原因有關
    年輕本來代表身強體壯,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普遍身體素質不好,可能20多歲的身體素質還比不過40多歲。還有,你會發現醫院那麼多的病人裡,年輕人和老年人幾乎一樣多,多麼可怕的一個現象。都說少年強則中國強,現在這些年輕人都保證不了健康的身體,長壽就更用談了。
  •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怎麼理解?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有很多父母就是打著這樣的旗號,無意當中傷害自己的孩子。有這樣幾種父母,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並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子女,卻口口聲聲說完全知道怎麼愛孩子。最壞的就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孩子。
  • 我想辭職,但是父母覺得當老師很好,我卻不開心。我該怎麼辦?
    而你當教師很不開心,也會影響你不想做教師,也許改變了你現在身體和心理上糟糕的狀態,這坎就能跨過去。我勸你不要急著辭職,是因為你也知道考編多麼不容易,教師工作一個釘子一個眼,你放棄了馬上需要有人頂上去。給自己一個機會,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放棄自己的在職崗位。
  • 31歲博導稱自己「不特殊」:沒考過第一,只是做好自己的事
    這名從安徽蕪湖一個小鄉村走出來的博導說,從小到大,自己都不算聰明,也不是學霸,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已。「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想要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而已,並不特殊。」資本何在埋頭科研碩果纍纍一個1988年出生的年輕人,何以成為山東大學的博導?
  • 開年辯題丨為什麼前浪後浪都覺得年輕人買房更難了?
    你辛辛苦苦攢了幾十萬之後,結果身體垮了,一波醫療可能就全砸進去了。怎麼攢首付?而且別忘了,房子自己還會漲價,別跟我說工資也會漲,工資能漲過房價的有多少人?這種情況下,除了攢錢,你還能有什麼夢想?
  • 寶寶是否吃飽,「4個試探方法」父母要了解,別撐壞娃了!
    寶寶是否吃飽,4個試探方法一試便知,父母別只顧著喂,當心撐壞寶寶 1.排便次數 人體新陳代謝是身體的最佳反映器,家長可以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新生兒寶寶每日排便1至3次算是正常的,再稍微長大些,日排便次數可達5次左右,說明寶寶腸道通暢,吃下去的食物得到正常的消化,若無便又不怎麼好好喝母乳,家長要引起重視。
  • 考不上高中不喜歡讀書能幹什麼?
    考不上高中不喜歡讀書能幹什麼?現在很多學生都考不上高中,也不喜歡讀書,父母也覺得孩子不是學習的料。早早就讓孩子進工廠了,作為一名有類似經歷的人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故事,我也是不想讀書了,輟學在家半年多,然後跟隨姐姐同她進同一個廠,我和她相隔7歲。不過她的職位是文員,採購部的。我因為沒見識,沒學歷。只能是普工了,流水線我之前從來沒有見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