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明信片一年沒寄到 郵政:郵筒每天至少開兩次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網友明信片一年沒寄到 郵政:郵筒每天至少開兩次

日漸被人們淡忘的郵筒(圖據CFP)

  「記得去年年底給自己郵了一張明信片,懶得去郵局就把明信片投進了郵筒,貌似郵一年了?」12月17日,瀋陽網友「趙大明先森」在微博中爆料,投入郵筒的明信片,等了快一年還沒盼來,他猜測郵政的工作人員好多年都不看郵筒裡有無信件。對此,瀋陽市郵政局回應,雖然常年「飢腸轆轆」,但目前,市區內的400個郵筒都在「堅守崗位」,按照規定,郵遞員每天上午、下午各取一次,少取一次的話都將受到處罰。

  網友:

  給自己寄明信片 一年沒盼來

  瀋陽網友「趙大明先森」在微博中稱,記得去年年底時給自己郵了一張明信片,由於懶得去郵局郵寄,就把明信片投進了南三經街與十一緯路交叉口附近的綠色郵筒中,貌似已經郵一年了,但至今還沒有收到。

  網友「趙大明先森」猜測,估計郵政的工作人員好多年都不看郵筒裡有無信件了吧,他建議各主流媒體郵郵看,看誰的信件郵得最快。

  20年前,一首質樸動人的歌曲《一封家書》,撥動了無數遊子的心弦。但遺憾的是,在電子郵件、電話、簡訊、QQ、微信、微博等科技手段的組團兒「圍剿」下,曾經承載著厚重情感的信件和郵筒,正在淡出觸屏時代的生活,市民孫先生表示,前不久,他帶著上小學的女兒去逛街,女兒指著立在街邊的郵筒,問他這是什麼東西。

  「現在寫信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也就是老年人還時不時寫兩封。」孫先生感慨。

  回應:

  市區400個郵筒每天都開兩次

  對於網友的質疑,瀋陽市郵政局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回應,對於郵筒開箱,瀋陽市郵政局有著嚴格的規定,並制定了筒箱開箱排單考核辦法,根據考核辦法,市區範圍內的郵筒,郵遞員每天上午、下午各取一次。「每個郵筒內,都有一個戳,如果不打開郵筒的話就蓋不了,郵遞員在取完郵筒內郵件後,要在排單上蓋戳,班長會對排單進行檢查,如果沒蓋戳的話,會被責令補開和罰錢。」市郵政局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說。

  那麼,這些日漸被人們淡忘的郵筒是否會「下崗」?答案是:不會的。市郵政局市場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瀋陽市區設有郵筒400個,雖然寫信的市民越來越少,有時打開郵筒連一封信都沒有,但與前些年相比,瀋陽郵筒的數量卻沒有明顯減少,郵筒作為一種基礎設施,承擔著為社會服務的職責,設立、移走、拆除都需要上級部門嚴格的審批,誰都沒有權力輕易取締任何一個郵筒的。而郵筒的設立也不能馬虎,要充分考慮區域分布、人口密度、服務半徑等諸多因素。

  未收到明信片原因諸多

  對於網友「趙大明先森」為何等了一年還沒收到自己寄出的明信片,瀋陽市郵政局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分析,導致市民收不到明信片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收件人地址填寫得不全或是不正確;其次,如果書寫字體潦草的話,也會為投遞增加難度;同時,有些郵件被送到一些單位收發室後,由於相關人員的疏忽,使得信件沒有得到及時轉交;此外,如果小區單元門內設有信報箱的話,平信會被直接投入到居民的信報箱中,但有些居民由於沒有意識到這點,所以誤認為沒有收到信件。

  個人平信僅佔總量五分之一

  瀋陽市郵政局市場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瀋陽市平均每月的平信收寄量是50萬件,這一數字與前些年相比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結構發生了變化。

  「10年前,個人和單位信件佔到了80%,商業信件僅佔20%,而現在個人信件只佔20%,單位和商業信件佔80%,各種商場促銷廣告、銀行信用卡帳單、保險公司信件等佔據了平信中的大頭兒。」市郵政局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說。(瀋陽晚報、瀋陽網高級記者 白昕 實習生 周初陽)

相關焦點

  • 英國留學,如何將明信片寄回國?
    周末的時候,小居網購了一些筆記本,然後店家寄給了我一些明信片,看到明信片的那一瞬間,回想起過去那些美好的時光。有人說:寄明信片,只是告訴別人,挑選卡片時,你正想著他/她。也有人說:跨越千山萬水的明信片,能帶你回到過去。
  • 【生活】灣灣無所不在的文創,郵筒也有這些花樣 ? 全臺特色郵筒大搜密
    小從明信片、集章冊、鋼筆,中到音樂盒,乃至建築都能看到原創者的巧思與意念。中華郵政是臺灣歷史悠久的公司,業務範圍廣,街頭紅、綠色的郵筒,是最鮮明的印象。今天,阿哲要帶大家來看看這些,臺灣能看、能拍、能用特色的郵筒!
  • 日本東京,墨田,日本郵政博物館
    導語:日本東京,墨田,日本郵政博物館!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今天為大家介紹展示日本郵政制度歷史、世界各地郵票以及各種郵政通信相關資料的郵政博物館。
  • 寄給陌生人的明信片:收穫世界友情和風土人情
    中國江蘇網7月4日訊 一張小卡片,寫滿心情,貼上郵票,投入郵筒,寄出期待。雖然網絡溝通盛行,但寄明信片從未遠離我們的生活。由無錫市集郵協會、無錫市圖書館主辦,無錫市明信片集郵研究會、無錫極限集郵研究會承辦的「片語世界」無錫首屆Postcrossing(明信片漂流)交流展即日起至18日在無錫市圖書館東展廳展出,慶祝改革開放40年,看紙片上風情無限。跟著明信片遊世界無錫市明信片集郵研究會去年11月剛成立時,會員不過20餘人,不到一年,會員已增至50多人,最小的16歲,最大的60多歲。
  • 明信片寄到哪?
    這話繞得很,但拿個例子就很好理解,去風景區總有人給自己買明信片的,寄到家裡。寫點當時的心情和感受,回家的時候正好收到,又可以體會到那一個瞬間的快樂。從這個角度,給自己寫信,除了可以提醒自己外,也是一種回顧,類似牛的倒嚼。早年不知道從哪本書籍裡看到一個說法,說每個人都可以活三次。在憧憬裡,活一生;在現狀裡,體驗一生;在回憶裡,懷念一生。恐怕這樣的「三生」對於每個人都存在,你擁有什麼?
  • 東京山手線「必逛郵局」,郵筒存錢筒、櫻花郵筒位置一次告訴你
    來東京自由行想寄明信片、搶購郵局聯名商品,卻找不到附近的郵局在哪裡嗎?這次要為大家整理出「山手線」沿線的重點必逛郵局!除了可以辦理郵寄業務,還有許多東京限定郵局小物、特殊的風景印明信片等,此外還要告訴大家超人氣的郵筒存錢筒可以到哪裡買,一起來看看吧!來到東京想寄明信片或包裹!本篇整理出「山手線」沿線徒步7分內可到的好逛郵局,規劃自由行必收!
  • 全國最有特色的郵局,旅遊時別忘寄明信片哦!
    郵局設在雲錦研究所的雲錦文創館內,20平方米,天花板和牆面都用雲錦織線布置,五彩斑斕,郵局內有櫃檯、郵筒,可以寄信件和明信片。還可以打現場印3D漫畫版朱元璋,看起來好神奇!其中,「雲錦護照」系列明信片最受市民和遊客歡迎。這個系列共有7枚明信片,圖案主要來源是雲錦博物館內的鎮館之寶和牌坊。此外,朱元璋和馬皇后也被搬上了明信片。
  • 從南極寄明信片,漂洋過海2萬多公裡,多久會寄到中國?
    小編第一次來南極,朋友們聽說要來南極,都想讓我帶點禮物回去,可是想到南極啥都沒有,啥也不能帶回去,於是就想到了帶明信片,不知道你們在南極記過明信片嗎?南極可以說是離我們最遙遠的遠方了,繞了地球半圈。既然南極沒有長期居住的人,只有少部分的科考站,那明信片怎麼寄到中國呢?
  • BBC:香港遮蓋郵筒「英皇」標誌引爭議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 英國《衛報》網站報導說,香港政府要求將傳統的鑄鐵郵筒上仍保留的英國皇家標誌遮蓋起來,引起香港文物保護者的強烈反應,指責政府試圖把香港的英國殖民地歷史「抹掉」。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7日援引《衛報》的報導稱,香港的大街小巷中散布著的鑄鐵郵筒共有1148個。
  • 臺灣歪腰郵筒爆紅 「小紅」「小綠」將原貌保留
    (黃世麒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8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臺蘇迪勒強勁風力吹倒許多路樹、招牌,臺北市龍江路上的2支郵筒,被重物砸歪,歪頭、歪腰模樣,吸引網友拍照轉貼。臺灣「中華郵政」表示,順應民情「小紅」、「小綠」郵筒不扶正、原貌保留,會派員固定郵筒底部、確保安全。
  • 沒寄個明信片,這趟旅遊我算白來了
    於是,在書信往來幾乎絕跡、賀卡都沒什麼人送了的當下,明信片依然流行,甚至成為「文青剛需」。多年以後,拿著當年的明信片重遊故地,百感交集。/unsplash有人寄給親朋好友,有人在旅途中從他鄉寄給自己,還有的人誰也不寄,就喜歡自己安靜收藏。沒有人會像催外賣一樣去催郵政,「哎呀我的明信片怎麼還沒送到?」
  • 我在大清郵局寄出了一張明信片,跨越百年的記憶
    旅行中購買明信片是很多旅行愛好者的選擇,我也不例外,這些明信片一方面是因為有紀念意義,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那個只有在郵局才能蓋上的郵戳。經常會見到有人帶著一幅地圖走到一座城市就蓋上屬於一座城市的郵戳,郵寄明信片同樣屬於這種其中的一個,大家的目的都非常明確,只是想要證明我曾經來過這裡,並留下了記憶。上海是一座古老又現代化的都市,在這裡可以體驗到一線城市的繁華,也可以找到小鎮的寧靜。
  • ...郵政推出定製明信片!這個春節,留杭的你,帶著思念「讓愛回家」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通訊員 韓穎這個春節,留在杭州過年吧!這些天來,相信這份倡議,很多在杭州工作的朋友都接收到了。已經有不少人響應,取消了過年回家的計劃。但愛,不會因此停留。昨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分享了94歲媽媽給69歲女兒打毛衣袖子的故事(詳情戳這裡),引得很多人想起了家裡的媽媽。
  • 老伯連寄3封平信無一收到 郵局:平信、明信片無追蹤條件
    無獨有偶,市民陳小姐在春節前寄給朋友一張明信片,眼下清明都過了,對方也仍未收到。   郵政公司客服熱線表示,平信、明信片不具備查詢條件,重要信件最好通過掛號信等方式郵寄。律師認為,郵政公司在業務管理方面應該有一致標準,不能因價格低放鬆管理,同時立法方面也應對舉證責任進行限定,根據郵政投遞的規範進一步細化舉證責任。
  • 中國最北郵局明信片熱銷:各地「旅行青蛙」飛書傳情
    新春期間,位於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的中國最北郵局明信片熱銷,來自各地的「旅行青蛙」在飽覽冰雪風光時,不忘將「最北」的祝福寄送親友。  作為中國最北端的郵政網點,北極村郵政局從1953年成立至今已有65年歷史。自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大興安嶺著力發展旅遊業,所轄「北極村風景區」以神奇天象、極寒冰雪享譽中外,令這所老郵局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 西安小夥同城寄浪漫賀卡未果 懷疑街頭郵筒不能郵遞
    華商記者在西安小寨郵局購買了8張明信片,詢問櫃員得知,省內寄明信片的時間約為一周。  西安小夥劉先生本想在除夕讓父母收到自己的同城明信片,給他們一個浪漫的驚喜,但沒想到,明信片寄出一個多月還未送達,年都過完了,劉先生給父母的浪漫泡了湯。寄明信片真這麼慢?2月25日,華商記者從西安向鹹陽、寶雞等陝西省內8個地市工作人員分別發送了明信片,12天後(3月9日),僅有3名工作人員收到了明信片。
  • 小時新聞聯合杭州郵政推出定製明信片!這個春節,留杭的你,帶著思念...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通訊員 韓穎這個春節,留在杭州過年吧!這些天來,相信這份倡議,很多在杭州工作的朋友都接收到了。已經有不少人響應,取消了過年回家的計劃。但愛,不會因此停留。昨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分享了94歲媽媽給69歲女兒打毛衣袖子的故事(詳情戳這裡),引得很多人想起了家裡的媽媽。
  • 《熊貓香香在東京》明信片首發
    8月22日,由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熊貓郵局、三聯韜奮書店聯合主辦的「用鏡頭讓世界愛上熊貓——周孟棋新書《被寵溺的表情》暨《熊貓香香在東京》明信片首發儀式」在三聯韜奮書店寬窄巷子店舉行。活動中,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輯高海潮及四川郵政熊貓郵局局長曹雅露先後上臺致辭,向讀者介紹了新書暨明信片出版歷程,一大批熊貓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等數百人在濃鬱的熊貓文化氛圍中見證了一套經典熊貓文化產品的出版發行。
  • 近2000張明信片寄出 這場集市上小郵票花樣多,極限片考究
    上海郵政·麗園路郵局的「愛語千言、見信如面」郵筒、郵遞員自行車擺件套裝,各國百年前實寄的老明信片、首日封,「丁丁歷險記」的相關郵票、郵票書、明信片等,無錫市明信片集郵研究會的無錫櫻花主題郵局文創產品,「西班牙郵政」各種木質、熱敏、碳素、可摺疊等工藝的郵票、明信片,還有各種手繪明信片、攝影明信片、異形明信片、卡通明信片及相應的郵票和極限片等來自上海及無錫等周邊城市的十幾家機構、工作室和個人玩家的各種郵品讓人大開眼界
  • 藝趣學——網絡智慧課堂|走進方寸《手繪明信片》
    作為當代中小學生我們也應該行動起來,用手中的畫筆,結合中國的「書信文化」,為奮鬥在抗議一線的工作人員寫一枚明信片吧!明信片小知識科普同學們你們想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明信片是在哪一年發行的嗎?我國第一套明信片由清政府發行於1896年,為豎長方型 ,左上角印有「大清郵政」字樣、蟠龍和萬年青圖案,已成為今天珍貴的文史資料。明信片的分類明信片如今各國流行,多姿多彩,堪稱郵苑中的小花。明信片如果按發行的目的用途分類明信片可分為:郵資明信片、一般明信片和極限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