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在5歲之前,孩子對膀胱的控制能力不強,尿床簡直就是常事。
可隨著孩子的長大,尿床的現象會越來越少,但仍會有一部分的孩子由於受到習慣、心情、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即使在5歲之後,還是會出現尿床的情況。
不過,父母可千萬不要吵罵、數落,要知道,沒有孩子是會故意尿床的,所以父母應該及時找到孩子尿床的原因並進行引導。
調整孩子的作息
很多父母會習慣性讓孩子在晚上睡覺前喝一杯牛奶,覺得能夠促進孩子的睡眠。可是有研究表明,孩子晚上睡覺的時候是處於深度睡眠,不容易叫醒,這也就是孩子尿床的關鍵原因。
所以,父母應該調整孩子的作息,白天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多喝點水,保證每天有足夠的水攝入,並且晚飯儘量提前到5點左右,在睡覺前不讓孩子進食,也不能喝牛奶和任何水分含量多的水果,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避免孩子尿床的情況啦!
養成規律的排尿習慣
孩子尿床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嬰幼兒時期的不良習慣,比如父母在小的時候可能讓孩子使用紙尿褲時間過長,或者每天晚上的時候強行讓孩子排尿,導致孩子從小就對排尿產生了害怕的心理,並且把排尿的時間定在了晚上,所以就會出現尿床的現象。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養成規律的排尿習慣,早上起來先排尿,晚上排完尿再睡覺,長期以來,孩子就不會再尿床啦!
適當的運動
我們都知道,尿液是存在膀胱中的,當膀胱裡的尿液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產生尿意,但是孩子對於膀胱的控制力是很弱的,不及時排出很容易出現尿床的情況。
所以,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玩耍,一方面可以用汗水來減少排尿量,一方面也可以鍛鍊孩子膀胱的控制能力,長期以來,孩子就能學會延遲排尿時間啦!
建立獎勵機制
雖然尿床不是一個好的行為,但是父母也不要過度的指責,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信心和鼓勵,讓孩子覺得這不是一件難事,並且可以採用一些獎勵機制,從而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
我相信有了父母的鼓勵,孩子的尿床行為一定會被消滅掉!
總之,作為父母,發現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及時找到病因並對孩子進行引導,而不是抓著孩子的錯事數落,細心陪伴,才是孩子的成長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