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人們在三伏天都出去吃的美食,除了火鍋之外,大概想不到第二種美味了。對於吃火鍋的老手來說,他們在吃火鍋的時候,一定會點一份讓人又愛又恨的腦花,作為火鍋裡的靈魂配菜,大多數人都抵擋不住腦花的吸引力。不過對於一些抗拒腦花的人來說,腦花就是火鍋當中的「黑暗料理」!有不少喜歡吃腦花的人說,來到火鍋店不點一份腦花,那你就火鍋白吃了。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敢嘗試腦花,因為腦花就是豬腦子。
火鍋愛好者必點的腦花
雖然我是一個火鍋愛好者,但我吃火鍋的時候從來不點腦花,不過我的舍友特別愛吃腦花,每次和她去吃火鍋的時候,腦花一定是第一個點的,我特別不理解。同樣都是廣東人,為什麼她能如此「生猛」?畢竟說起吃腦花,似乎在大家的記憶當中,四川人才是最愛吃腦花的那群人。其實這種想法過於片面了,在全國各地,都能找到腦花愛好者,要說哪一個地方是吃腦花的好手,那還真是有點難定論。在我國的古代,人們吃最多的就是羊肉,吃豬肉是明代以後才出現的。
吃啥補啥
不過吃著吃著,豬肉已經變成了制霸一方的美味,跟牛肉羊肉比起來,如今吃豬肉的人群更多。再小的時候,如果不肯吃飯,父母總會說吃啥補啥,就像我個子不太高,父母總會讓我吃一點補鈣的或者是直接吃羊腿或者是吃豬腿。有一次我考得不好,媽媽直接從廚房裡端出一碗豬腦,這著實把我驚到了,雖然知道吃啥補啥,但是對於豬腦,本能的還是想抗拒,所以直到現在我都沒吃過豬腦。有時候母親還會開玩笑說,你看看你,如果你小的時候吃了豬腦,指不定比現在聰明百倍。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啞口無言,但是又找不到好的詞彙來反駁。
喜歡腦花,無非就是因為好吃
其實我問過室友,為什麼對腦花情有獨鍾?她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好吃!至於腦花有多好吃我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我是一個拒絕食用腦花的人,但是聽著室友對我講述吃腦花的滋味,腦海中突然迸發出一種比較「可怕」的想法,要不然我也去試試?這種想法立刻被我否定了,我要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腦花的做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涮腦花或者是用來烤。在吃火鍋的時候,雖然腦花是第一個點的,但通常都是在最後才吃。把腦花下到鍋裡,大概過個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撈上來。
烤腦花成了人間煙火
煮好的腦花有一股莫名的甜味,腥味已經完全被去除。而人們在烤腦花的時候,通常都是直接把腦花放在錫紙當中,加入紅油,青椒,金針菇以及花椒等。步驟就像我們正常的錫紙燒烤一樣,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就把裝有腦花的錫紙從烤爐上挪出來,打開錫紙的外包裝,一股濃鬱鮮香的味道就撲鼻而來。其中還夾雜著一點炭火的味道,頗有一種人間煙火的感覺,如果覺得只吃腦花太單調,還可以點幾打啤酒或者是涼拌青瓜,烤好的腦花,幾乎不用咀嚼就可以吞下去。
腦花的口感像豆腐腦
根據室友對腦花的回憶,她說吃腦花的感覺就像吃豆腐腦一樣,口感都是那樣的綿密。聽到她這樣的描述後,我對豆腐腦似乎有了另一種看法。不過對於喜歡吃腦花的人來說,腦花是一種越吃越想吃的美味。他們也會不斷的安利身邊的人去嘗試,雖然大部分人都婉拒,但是也有小部分人接受了推薦。總的來說,在初次嘗試過後,有80%的人願意接受腦花,剩下的20%,更堅定了自己不吃腦花的想法。
其實總的來說,吃腦花也像是一種挑戰自我,因為有部分人吃東西是看顏值的,如果這道美食的顏值在第一時間沒有吸引到他的話,他大概不會想去了解更多。腦花沒有好的顏值,甚至它的外表極具衝擊性。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從看到腦花的第1刻起就對它有了不好的印象,默默的把這款美食「拉黑」。他們拒絕品嘗,不接受別人的安利。
也有不少外國友人在看到腦花的第一眼是滿滿的嫌棄,但是經過勸說後開始嘗試,最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腦花確實有這樣的神奇魔力。但是對於我個人而言,我相信我這輩子都不會去品嘗腦花,首先過不了心裡這道坎,其次就沒有其他的。不過我不會介意身邊的朋友吃,畢竟美食自由。你們喜歡吃腦花嗎?第一次嘗試的時候,腦海中的想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