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威納犬。 網絡圖
7月上旬,上海閔行古美路羅威納犬傷人事件引發民眾關注,而更令人驚異的是,這條羅威納犬經查是以雜交犬名義獲得犬證。
違規獲取犬證引發了警方關注,針對網上出現有養犬商販公開叫賣為烈性犬只辦理合法養犬登記證的情況,上海公安局治安總隊會同虹口、寶山公安分局迅速介入調查。
經查,涉案嫌疑人黃某系一家寵物店店主,自2019年2月起,在閒魚、微信朋友圈發布辦理禁養犬只《養犬登記證》等廣告信息,再通過郜某、潘某幫助辦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免疫證》和《養犬登記證》等事宜。
郜某系一家寵物店店主(無證經營),2019年4月結識了潘某。潘某系寶山區高境鎮犬只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主要負責轄區內犬只的審查辦證等工作。
據潘某供述,其未盡辦證審查義務,在明知申請材料有瑕疵的情況下,幫助郜某等人辦理《養犬登記證》。2019年4月至7月期間,黃、郜2人共非法獲利6萬餘元。
目前,涉案嫌疑人黃某、郜某、潘某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違法辦理的《養犬登記證》已被依法撤銷,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針對烈性犬只通過雜交犬的類目獲得合法犬證的情況,接下來警方透露將通過「補縫隙、去隱患、建機制」三步走來解決。
補縫隙是指通過聯合農委,取消可辦犬證犬只種類中的雜交犬類目。去隱患則是警方在全市範圍內,對以雜交犬類目辦理犬證的犬只進行回訪排摸,如果發現是違規的烈性犬只進行依法收容。建機制,則是聯合農委建立第三方犬只種類鑑定機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除了辦理不合規犬證,上海目前依舊存在不少養犬不牽繩、大型狗不戴口罩、不及時處理犬只糞便等不文明養犬行為,對於怎樣推進文明養犬,上海警方有話說。
「我們將探索與相關政府部門及市寵物協會合作,建立文明養犬信用積分制,並納入徵信體系實施聯合懲戒,引導規範市民日常養犬行為。」據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總隊副總隊長姜曉東介紹,信用積分制的建立也有賴於犬證的辦證率,所以也將通過科技手段升級提供愛犬護犬增值服務,不斷增強辦證養犬的獲得感和附加值,提升主動辦證率。
針對現階段對違法違規養犬行為處罰力度不夠、違法成本較低的情況,上海公安機關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條例》實施效果評估和相關立法調研,並在用足用好現行《條例》開展好養犬管理工作的基礎上,認真梳理發現的當前養犬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探索問題解決途徑,邊實踐、邊探索,不斷積累總結經驗,為順利推動法規修改工作奠定基礎。
澎湃新聞記者從警方獲悉,去年全市在冊登記的犬只174426隻,1到7月份通過年審的犬只有13餘萬隻,目前可能還有大量犬只無證或者犬證過期沒有年檢。
上海警方提示,無證犬或者年檢過期的犬只,警方應當依法進行收容,為了維護養犬人的合法權益,保障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愛犬應及時辦理《養犬登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