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三單元的習作是編寫一個童話故事,下面我們就講講怎麼才能寫好童話。
一、童話故事也要講出故事背後所表達的意義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童話故事嗎?你都聽過哪些童話故事呢?《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的故事是不是很熟悉?白雪公主是那麼美,7個小矮人是那麼聰明又善良,雖然惡毒的王后使盡了各種陰謀詭計,但結果終歸是正義勝出,邪惡失敗。還有《醜小鴨》《灰姑娘》《皇帝的新裝》等等,這些都是外國童話。
我國也有自己的童話故事,比如葉聖陶爺爺寫過的《稻草人》,在我們課本也提到了這個故事。它主要講一個稻草人為一位老婆婆守護稻田,儘管很盡責,賣力地搖擺,可怎麼也趕不走田裡的蟲子,後來稻子都讓肉蟲蟲吃光了,稻草人很傷心,很傷心,最後稻草人心力交瘁,自己也倒了。
可能有的同學沒聽明白,這到底是要講什麼呢?對了,如果同學提出這問題,說明愛動腦筋。所以老師告訴大家,雖然只是一個童話故事,可故事的背後要有表達的意義。《稻草人》這個故事是反映舊社會百姓看不到希望和出路的痛苦生活的。
再比如課文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在幻想中死掉了,卻沒有人憐憫她,那是個沒有溫暖的社會,這樣的社會好不好呢,當然不好,這就是意義。
同學們懂些了嗎?比如我們吃飯,覺得好吃,再來一碗,這只是敘述事實,是沒有表達意義的。如果我們再加一點,這樣好吃的飯是媽媽辛苦和愛心的功勞,這就有意義了。因此我們寫作文,寫故事,你要把所寫的東西再往前推一推,如同畫龍點睛一樣,把文章的眼睛點亮了,文章就像飛起來一樣,變得精彩了,有意義了,也就升華了。
現在同學們對童話有個大致了解了,童話雖然是要講奇特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故事背後還要有一定的意義,我們帶著這個要求,這次就來完成三年級三單元的習作,編一篇童話故事。
二、根據要求,自由地組合的詞語
這次的習作,課本給我們設定了條件,就是從書上提供的詞語中任選幾個,把這些詞語用在我們的故事中。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些詞語吧。
一共九個詞,可分為三類,表示人和事物的詞,表示時間的詞,表示地點的詞,這三類詞組合在一起,就構成講故事的基本要素,然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這三個要素再創造一個故事。
那麼我們選什麼詞語呢?這個可以自由地去選,選哪個也可以。舉個例子,假如讓同學們畫一張畫,同學們就會五花八門地亂想,究竟畫什麼呢?如果說畫一隻小貓,那麼你就省了選題的麻煩,直接進入畫一隻什麼樣的小貓的環節。當然,如果自由地畫有很拿手的題材,那麼自由發揮更有利,因為你是胸有成竹的,不用費神思考畫什麼。
這裡也一樣,這些詞語中如果對某個詞一看就想到了故事,那就確定寫它沒錯。如果沒有,倒不用過多地浪費時間,難道還要一個詞一個詞地都去想一想,看看能不能想出故事來。與其這個詞想想,那個詞又想想,倒不如乾脆隨便選一個,比如老師這裡全選第一排的詞語,國王、黃昏、廚房,然後圍繞這三個詞語再具體考慮情節。
我們來這樣想,比如說是他晚上的時候很餓了,他是個好國王呀,不想打擾別人,所以啊,就自己來悄悄來到廚房裡,想找點吃的東西,那麼這樣故事就有了,他來到廚房會發生些什麼故事啊?
比如說,他到廚房了,看到他的廚師正悄悄地把廚房的食物裝在一個袋子裡。那麼他發現了,
那就很生氣啊,我給你工資,你給我做事情,你為什麼還要偷東西呢?廚師會怎麼回答呢?國王又是怎麼處理的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寫這個童話吧。
三、怎麼把故事寫得合理又生動
從前,有個國王,勤政愛民,是個好國王,受到了百姓的愛戴。
同學們,我們寫作文,每一句話都不是瞎寫的,都要讓它發揮作用,比如這句,時間、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都有了,那麼我們就要圍繞這個特點展開故事。不能這裡說了是好國王,受百姓擁護,下面卻說些不相關的內容,比如說起國王是個美食家,喜歡在廚房裡做美食,如果打算這樣寫,那麼開頭這句就沒用了,就不應該這樣寫。所以我們寫什麼都是前後照應的,而不是想起什麼寫什麼,明白了嗎?
他的宮殿很小,無非就像個大戶人家而已;吃得也不挑三揀四,只是簡簡單單幾個家常菜,因此廚師也只有一個人。
為什麼要寫宮殿小呢?因為後來要寫國王到廚房裡去,如果像故宮一樣,都不知國王能不能找著自己的廚房;為什麼寫廚師呢,因為後面就要寫到廚師,所以這兩句也都是有目的地設置的。
他們的晚飯吃得早,黃昏時候就吃過了。國王今天吃得比較少,晚上有點餓了。但我們說過,他是個好國王,因此也不想麻煩廚師再做飯,畢竟人家已做過了,怪自己寫得少罷了。如果自己什麼時候想吃了,什麼就要吃,是不是有點太任性了,所以我們的好國王決定到廚房裡找些東西對付一下。
現在我們所選的三個詞就都用上了,國王、黃昏、廚房,而且和前面所寫的意思都照應著,讓讀者看了覺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下面就要正式展開故事情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