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800平米一層樓給留守兒童建圖書館,泉州這位老伯了不起

2021-01-09 新民晚報

最近,67歲的福建省泉州市南安洪梅鎮新聯村姚振林老伯每天都要來到即將開館的「新起點書苑」,和南安洪梅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們一同整理新書,處理布館事宜。

去年,姚老伯將自己800平方米的一層樓房產無償永久捐獻出來,由南安洪梅志願者協會負責籌建公益圖書館。12月27日,圖書館將開館,這裡承載了姚老伯兒時因家貧未能實現的讀書夢,他希望留守兒童和少年們能在這「知識的海洋」裡快樂成長,學有所成。

姚老伯捐贈的一整層樓

公益圖書館一角

姚老伯(圖右)與志願者一起整理書籍

籌建圖書館缺場地 農村老伯捐出一層樓

「當時我們還在發愁哪裡找場地建圖書館,姚老聽說這事,立馬說要把自家的一層樓無償捐出來。」南安洪梅志願者協會執行會長陳志權說起姚老的愛心,連連為他點讚。

陳志權介紹,洪梅鎮約有七成的年輕勞動力在外經商和務工,鎮裡常住人口多為留守老人和少年兒童,而除了學校,孩子們缺少獲取課外知識的圖書館。南安洪梅志願者協會於2015年發起成立,已先後在洪梅鎮內籌建了兩家公益圖書館。

一次機緣巧合,姚老聽說六都村裡有一家協會籌建的仁宅圖書館,他去參觀時,正巧看到百餘名農村學生正在裡面看書和學習,深有感觸。

「小時候太窮了沒讀多少書,吃了很多虧,有這樣的圖書館真好啊。」姚老說,他家中兄弟六人,他排行老二,因家貧,他年少時就在洪梅一帶收廢品補貼家用,16歲到三明清流伐木場務工,19歲到山西當煤礦工人,辛苦打拼一輩子,直到50歲患病才回鄉休養。

返鄉後的姚老熱心公益事業,多年來,他累計投入100多萬元,助力家鄉公益事業,還發動家族成員一同做公益,兄弟6人曾共同出資100萬元修建洪六公路。在疫情期間姚老家族公司捐出400萬元助力武漢抗疫,贏得眾人稱讚。

沒能讀書,是姚老一生的遺憾。為此,在他成家後,即使再辛苦,他也要供兩兒兩女讀書。令他欣慰的是,如今子女們都學有所成,其中兩個女兒,一個是人民教師,一個在銀行工作。姚老希望,村裡的孩子們也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姚老說,新聯村離最近的仁宅圖書館有三四公裡,村裡有洪梅中學和新聯小學,目前在校生有800多人,而自家的一幢民宅就在兩所學校之間,相距僅幾十米。姚老這幢房產的第四層樓原本已出租,每年可收租金五六萬元。去年,經與志願者協會籤訂協議,他將四樓全部捐出,面積約800平方米,提供給公益圖書館永久使用。

愛心捐贈3萬冊圖書 留守學生有了「第二課堂」

有了場地,協會著手籌建事宜。而姚老也沒閒著,他一方面和協會一同探討圖書館的裝修布局,一方面發動親朋好友,為圖書館的籌建捐款捐物。姚老還發動五弟,給圖書館捐了一部價值20多萬元的電梯,方便今後學生上下樓。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圖書館在今年6月才正式開工裝修,總投入100多萬元。這期間,各方善款源源不斷湧來,上百名熱心人士和一些公益團體捐獻善款40多萬元,其中,惠安縣薯花服務文明總隊、晉江市陳埭志願者協會和石獅眾善緣志願者協會等公益團隊,共捐出上千本圖書,而愛心捐贈還在持續。

陳志權表示,這家圖書館的面積比此前籌建的兩家圖書館面積加起來都大,命名「新起點書苑」,寓意給孩子們更好的讀書環境。圖書館規劃藏書量3萬冊,目前,收到愛心捐書和通過善款採購的圖書總計1萬多冊。

在書苑裡,內飾已裝飾一新,嶄新的閱讀桌椅已到位,一排排書櫃已布置完成。連日來,志願者們不分年齡大小,每天輪流安排人員過來給圖書歸類和上架。書苑設4個區域,分別是少兒區、青少年區、成年人區和多媒體區,開館後將聘請一名專職人員管理。周一閉館,周二至周五下午5點開放至晚上9點,周末和節假日從早上9點開放至晚上9點,學生們可以免費辦卡,免費借閱圖書。

陳志權還介紹,今後,協會還將以書苑為平臺,不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課外實踐等公益講座,每周末安排大學生志願者來給學生們輔導作業,暑假和寒假開展夏冬令營等,搭建學生們的「第二課堂」。

相關焦點

  • 泉州五中兩僑捐工程落成
    早報訊(記者陳麗萍)昨日,泉州五中舉行了兩個僑捐工程———邱季端體育館、徐偉福藝術樓的落成剪彩慶典大會。來自香港、菲律賓的校友慶賀團一百多人和學校校友、師生近3000人參加了慶典大會。  據介紹,邱季端1962年高中畢業於泉州五中,考進北京師範大學,後移居香港,事業有成。徐偉福1967年高中畢業於泉州五中,後步入香港實業界。
  • ...滬居委幹部留察及時送醫院-老伯,老戰士,血壓,盧,留守,得不到...
    近日,家住龍華西路海波花苑的盧老伯致電本報反映,他在外不慎摔倒,自己沒當一回事,可居委會幹部不放心,「留守」照顧他,最後硬拉著去了醫院,查出粉碎性骨折和血壓飆升。「幸虧遇到熱心的居委幹部,否則後果難料。」  盧老伯今年87歲,是一位抗戰老戰士。
  • 小桔燈鄉村小學圖書館計劃志願者招募
    北京2012年7月2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公共圖書館的不足,一直制約著全民閱讀習慣的養成。特別是在中國農村,多年以來,讀書都被簡單等同於上學,多數鄉村兒童不僅不具有閱讀的能力,也不具備閱讀的概念。我們深信:知識改變命運,閱讀改變未來。
  • 我有一間「小書屋」,為困難留守兒童點一盞燈
    從十月份開始,寶應縣民政局在全縣15個鎮區開展了為困難留守兒童打造「一平米讀書角」活動,截止11月中旬,首批30名留守兒童都擁有了自己的學習空間。據了解,寶應縣很多留守兒童居住空間狹小,學習環境簡陋,甚至沒有一張像樣的書桌或檯燈。與此同時,留守兒童的父母忙於生計,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學習,對於留守兒童而言,能擁有自己的學習空間是一種奢望。寶應縣民政局在走訪中發現了這一問題,決定在全縣困難留守兒童中開展「一平米讀書角」活動。在前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最終確定30名困難留守兒童作為首批捐贈對象。
  • 華僑大學一批僑捐工程分別在泉州和廈門校區落成
    12月8日,徐偉福體育教學大樓、楊連嘉體育訓練大樓在華僑大學泉州校區落成。 張為健 攝中新網泉州12月8日電 (記者 孫虹)一批由華僑大學校董、海外華僑華人和社會人士捐資建設的僑捐工程,8日分別在華僑大學泉州校區和廈門校區落成剪彩。
  • 榜樣力量|大山裡留守兒童們的「陳爸爸」——陳亮偉
    今天的榜樣力量我們就來說說這位留守兒童口中的「陳爸爸」湖南好人陳亮偉「在我們農村,如果要改變命運,只能靠讀書,所以請大家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請大家可以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去讀書。」筆挺的身板,精瘦的身材,有點書生氣,這是記者見到陳亮偉時的第一印象。
  • 留守兒童的一千零一個晚安故事
    梅冬是公益組織歌路營的秘書長,關注農村寄宿留守兒童的成長教育問題。民政部2018年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餘人,其中,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顧,6-13歲的農村留守兒童規模最大。
  • 小鳥電動車溫暖2019走進定陶留守兒童學校
    走訪溫暖系列活動啟程的地方,為留守兒童送去愛心書籍,用知識啟迪夢想,讓愛心點燃希望。一本書籍,成就一個夢想;一顆愛心,點燃一個希望。為了能夠充實留守兒童的精神世界,以書籍促進學習,以書籍點亮童心,讓孩子們感受關懷和溫暖,11月12日小鳥電動車溫暖2019活動組帶著紅色書籍走進菏澤定陶區留守兒童學校,這裡是溫暖系列活動啟程的地方,也是小鳥電動車堅持9年無悔做公益的「見證者」。
  • ...北京聯慈開展「國奶扶貧一一關愛留守兒童,倡導健康生活」愛心...
    紅網時刻張家界7月22日訊(通訊員 姚運武)7月22日,張家界市國奶扶貧辦公室攜手北京聯慈健康扶貧基金會會同張家界市委室傳部、張家界市新聞出版局、張家界市知行全民閱讀推廣中心、張家界市永定區衛健局、張家界市永定區婦幼保健院、張家界市永定區圖書館在張家界市永定區王家坪鎮韭菜埡農家書屋舉行「國奶扶貧一一關愛留守兒童
  • 關愛留守兒童 明基投影辦電影放映活動
    [中關村在線投影機頻道原創]近日,明基和陽光公益共同組織了電影放映活動,關愛留守兒童,攜大屏高清投影走進北京市經緯農民工子弟小學,通過戶外電影放映活動,為孩子們的暑假帶去一些不一樣的快樂。關愛留守兒童 明基走進農民工子弟小學
  • 蚌埠468本中外繪本 送給農村留守兒童
    繪本捐贈現場。5月31日,六一兒童節前,張公山第一幼兒園的小禮堂內,「愛心報童」將義賣報紙愛心善款購置的繪本,捐贈給了懷遠縣包集鎮中心幼兒園。 在捐贈儀式上,4歲的張睿萱作為小班的代表走上臺前,和大班哥哥一起將繪本送到懷遠縣包集鎮中心幼兒園老師的手中。「媽媽平時總是喜歡給我買繪本,我想小朋友應該都喜歡看。」張睿萱說,自己賣報募集了15塊錢。
  • 如何構建留守兒童關愛幫扶體系?在完成政府購買服務「關愛留守兒童...
    據市民政局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留守兒童1052人,困境兒童4049人。其中低保家庭兒童3704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99人,自身困境兒童146人。    2018年,我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積極探索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關愛保護工作。
  • 深圳媒體人徒步千公裡 募捐百萬為家鄉建圖書館
    ▲朋友們調侃,董謙種稻子、募捐建圖書館,是行為藝術。 董謙是湖南人,也是老深圳,1994年大學後就進入深圳晚報工作,曾擔任體育部主任多年。
  • 留守兒童入室盜竊,虐死三隻小貓!只因同村老人答應給貓沒兌現
    因同村的老人答應贈貓沒兌現,撫順12歲留守兒童範某竟然做出這般極端的舉動……6月17日15時許,撫順市公安局東洲分局章黨鎮聯勤警務區接到報警,章黨鎮窪子夥洛曲柳樹村發生一起入室盜竊案件,一居民家中丟失人民幣800元,家中三隻小貓被勒死並掛在橋下,影響非常惡劣。
  • 這位北京公交司機捐了一噸消毒液
    這位北京公交司機捐了一噸消毒液周一下午,一輛皮卡車緩緩駛入公交集團客二分公司運營十三隊京東運喬建材城場站,車裡拉了滿滿1噸的消毒原液。這50桶20公斤裝的消毒液是公交666路駕駛員鄭躍超師傅捐贈給車隊的。疫情期間消毒液成了「硬通貨」,鄭師傅自掏腰包買來捐給車隊,他說這是一名普通職工的擔當。
  • 晉江永和老伯吃普度喝醉「倒頭栽」進溝裡 (現場救援視頻)△無視規則,泉州一女子騎超標車橫穿被撞飛...
    女子被搶包 追了一圈卻發現搶劫男子就在牆角數錢⒍無視規則,泉州一女子騎超標車橫穿被撞飛...⒈死裡逃生!晉江永和老伯吃普度喝醉「倒頭栽」進溝裡 (現場救援視頻)(視頻來源:新聞廣角)     前日下午1時15分,在晉江永和鎮玉溪村村道,王大伯空腹喝醉,步行回家途中,摔進約半米深的在建民宅地基溝內卡住,無法呼吸自救。所幸,因一起案件的報警人報錯地點,民警和3名協勤人員剛好路過,僅15秒就把老伯救起。
  • 含山「留守兒童」開啟校外「伴讀模式」
    今年4月份以來,含山縣陶廠鎮關鎮小學的「留守兒童」在該縣婦聯和關鎮小學校方的支持下,已成立了3個「留守兒童學習互助組」,涉及30名「留守兒童」。小夥伴們在放學離開校園後,到一個有家長看護的固定場所,互相做伴,一起讀書學習。這種「伴讀模式」不僅解決了學習互動、情感交流、遊戲玩樂等難題,也為「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探索出一條全新路徑。
  • 盤錦姑娘喜提千萬大獎後捐了 善良是最大的運氣!
    盤錦姑娘喜提千萬大獎後捐了 善良是最大的運氣!42   來源:瀋陽晚報     「錦鯉」又火了 不過這次不只是代表好運氣 善良的盤錦姑娘喜提千萬大獎 然後……捐了
  • 鴻坤財富攜手武漢三牛中美中學發起公益捐書 助力改善山區兒童閱讀...
    來源:證券日報2019年11月29日,鴻坤財富武漢財富中心攜手三牛中美中學發起了感恩節公益捐書活動,號召所有師生及家長捐出自己的閒置書籍,為雲南省騎龍山小學的孩子們建一座「夢想圖書館」,助力改善騎龍山小學少兒讀物嚴重缺乏的局面,幫助孩子們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 看完珍稀動物 留守兒童願當環保小衛士
    昨日下午4點,我市優秀農村留守兒童「感受新重慶」夏令營活動閉營儀式在渝州賓館舉行,200名留守兒童向志願者、向關心他們的叔叔阿姨表達了不舍之情,感激之意。今日,他們將離開主城回家。希望還能參加夏令營活動留守兒童在閉營儀式上,向給他們帶來快樂的叔叔、阿姨表達了他們的感謝之意。來自綦江的舒豔紅稱,這次夏令營,讓她看到了重慶漂亮的高樓大廈,氣度不凡的大橋,增長了不少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