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間「小書屋」,為困難留守兒童點一盞燈

2021-01-21 百家號

從十月份開始,寶應縣民政局在全縣15個鎮區開展了為困難留守兒童打造「一平米讀書角」活動,截止11月中旬,首批30名留守兒童都擁有了自己的學習空間。

昨天(11月23日)下午,廣洋湖鎮中心初中的潘紅月放學一到家,就坐在了新安裝的書桌前開始做作業,改變了過去只能蜷曲在小板凳上讀書寫字的狀況。據了解,寶應縣很多留守兒童居住空間狹小,學習環境簡陋,甚至沒有一張像樣的書桌或檯燈。與此同時,留守兒童的父母忙於生計,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學習,對於留守兒童而言,能擁有自己的學習空間是一種奢望。

寶應縣民政局在走訪中發現了這一問題,決定在全縣困難留守兒童中開展「一平米讀書角」活動。在前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最終確定30名困難留守兒童作為首批捐贈對象。從11月份開始,配有一張寫字檯、一張寫字椅、一盞護眼檯燈、一隻書包及一套文具的「讀書角」陸續安裝到位。

由於桌椅設計合理,既糾正了學生讀書寫字的坐姿,可供調節燈光的檯燈也可以保護學生的視力,深受學生的歡迎。下一步,寶應縣民政部門將綜合運用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等政策措施,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為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記者:範敬玄

編輯:張曉姿 陳智

審核:吳海濱

相關焦點

  • 胡萬鵬:農村留守兒童的守護天使
    ,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長效開展,江蘇省委組織部、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推出「兩學一做·群英譜」,為您講述身邊典型的先進事跡,展現他們的動人風採,期待您來點讚、打call!
  • 讓更多農村孩子讀書築夢——河南省「我的書屋·我的夢」優秀徵文...
    《給媽媽的一封信》是她參加「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的參賽作品。  去年年底,六小與千口村農家書屋合作開辦課餘公益輔導班,終於給了劉若彤一個學習和閱讀的好去處。因此,在參加「我的書屋·我的夢」活動時,劉若彤把作文題目定為《給媽媽的一封信》,把自己在農家書屋學習的事情告訴媽媽,讓媽媽放心。這封信記錄了一個農村留守兒童對母親的思念,也反映出農家書屋建設的一景,更讓徵文組評審專家,感到了真情流露。
  • 青島「小海鷗」夏令營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
    近日,20多名農民工留守兒童來到青島,參加每年一次的「小海鷗」夏令營,與奮鬥在青島建設項目一線的父母相聚,感受這座沿海城市的魅力。活動由中建八局四公司舉辦。在主辦方的組織下,「小海鷗」們開展了「悅」讀小青春·築夢小砼人的閱讀活動,體驗項目職工書屋,鍛鍊書法功底;主辦方還組織「小海鷗」們去極地海洋世界和自然博物館進行參觀,探索海洋世界,推動孩子們發散思維,開闊眼界。中建八局四公司工會還為其發放了金秋助學金,幫助貧困孩子更好的實現心中夢想。
  • 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和書桌了!寧波為40個家庭困難兒童裝修房子
    「感謝叔叔阿姨費心,為我裝修房子,把我的房間改造得如此完美,我非常高興......」這是家住寧波海曙聯豐的小晨(化名)小朋友寫的一封感謝信,稚嫩的筆跡掩飾不住他的興奮,因為他終於擁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房間。
  • 東蘭:志願服務隊到「南網知行書屋」上課扶智送科學
    課堂上,「電博士」帶領小朋友們參加生動有趣的用電安全實驗,共同學習電知識,一起探尋、感受用電奧妙。隨後,志願服務隊員通過安全標識拼圖和主題繪畫遊戲互動,加深小朋友們對安全標識的認識理解,提高其安全用電意識。在讀書分享會活動環節,志願服務隊員與小朋友們相互分享最喜歡的一本書及讀書收穫,激發小朋友的閱讀興趣,引導小朋友充分運用「南網知行書屋」的圖書資源,拓展知識面、開闊新眼界。
  • 如何構建留守兒童關愛幫扶體系?在完成政府購買服務「關愛留守兒童...
    小天是奉化人,父母在他3歲時離異,從此音訊全無,小天和爺爺相依為命,生活十分困難。此外,小天還患有先天性上瞼下垂,影響容貌和視力,卻無錢醫治。    有的留守兒童還存在心理障礙或患有心理疾病。象山留守兒童小怡今年13歲,在她出生兩三個月時,母親因患產後抑鬱症,喝下劇毒農藥撒手西去,父親離家外出打工。小怡由爺爺奶奶照顧長大,很少與人交流,時間一長,她的語言能力明顯下降。
  • 看完珍稀動物 留守兒童願當環保小衛士
    「姐姐,你和我照個相嘛。」在閉營儀式結束後,來自永川望城路小學的羅敏,緊緊牽著志願者包麗思的手,讓攝影記者為她們留下美好瞬間。離別前,包麗思和羅敏交換了聯繫方式,約定以後一定常聯繫。「悄悄」參觀熊貓館昨日,留守兒童夏令營進行到了第四天,200名留守兒童來到了重慶動物園參觀。
  • 關愛流動留守兒童 小手拉小手你我共成長
    孩子們正在進行遊戲 葛強攝 【本報訊】為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加強兒童期心理教育,促進兒童健康快樂成長,8月27日下午,東崗西路街道組織開展了以「小手拉小手,你我共成長」為主題的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轄區40多名流動、留守兒童送上了一份新學期的成長禮。
  • 古坑村這個書屋不簡單
    推門走進「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幾名村民正伏在桌前讀書閱報。  山疊萬峰,溪回百線。誰能想到,羅霄山深處一間面積僅30餘平方米的書屋,每年卻為古坑這個省定貧困村在網上售出各類產品1000餘萬元。書屋管理員彭芳說:「電商為農家書屋增添了人氣,使基層文化設施接上了地氣,村民增收致富有了底氣,更鼓足了鄉親們的精氣神。」
  • 創新探索門前「小書屋」「小講堂」 10分鐘小文化圈的大作用
    湖南株洲在廣大農村創新開展「門前三小」建設,讓「小書屋」「小廣場」「小講堂」發揮大作用,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就此打通。  公共文化如何送到家門口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升,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
  • 輔導留守兒童 「掛職書記」朱建群的「6點課堂」
    「這是我們掛職的第一書記朱建群辦的『6點課堂』,免費為本村留守兒童進行學習指導。」村黨支部書記孫永向筆者揭開了「謎團」,「這裡的孩子多是留守兒童,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出去掙大錢是件好事情,但是不能耽誤孩子的學習。」今年1月初,在東海縣農委工作的朱建群被組織安排至新沭村任第一書記,進行掛職鍛鍊。為儘快掌握村情、民情,朱建群便深入村組,進行走訪。
  • 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兒童陽光書屋近日啟動
    六一之際,病區患兒迎驚喜此刻的房間外,早已是人頭攢動:有穿著紅馬甲忙前跑後的志願者,有拿著照相機、扛著攝影機記錄精彩瞬間的記者,有聚在一起爭先往裡張望的病友和家屬……原來在骨軟組織腫瘤病區,有一所專門為病區患兒打造的兒童陽光書屋即將正式揭牌成立
  • 鹽城好人趙一鳴助人為樂「上癮」,幫扶留守兒童19年
    趙一鳴的愛人當時是濱海縣成濤鄉村小學的一名教師,留守兒童這個群體還尚未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趙一鳴夫婦就開始幫助村小裡的幾位家庭貧困的留守兒童,不時給這些孩子交學費、買東西、給他們帶吃的。小李是趙一鳴長期幫扶的第一批留守兒童中的一名,武漢大學讀完法學碩士後一直在南京工作。小李家姐妹四人她排行老二,她家的家庭負擔極重,父母皆常年在外打工掙錢。
  • 關愛留守兒童 小蟻智能攝像機有奇招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推進,留守兒童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的關注。據最新數據顯示,全國不滿16周歲、父母均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數量為1550萬人。如何讓留守兒童也能擁有父母的陪伴,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生活?除了學校的幫助外,使用一個小蟻智能攝像機也能作為很好的輔助方式。
  • 農家「小書屋」 精神「大糧倉」
    「我把閱讀當成了一種習慣」走進吳窯鎮三元社區的農家書屋,一本本圖書擺放整齊,不少村民正在這裡安靜地閱讀。村民繆德建說:「自從有了這個農家書屋,我就經常過來看書,學到了不少農業、健康知識。」繆德建說,自從家人患上高血壓、糖尿病後,他就經常來書屋了解這些慢性病的預防、治療知識。
  • 讓愛來讓礙走 「小海豚計劃」為201名留守兒童傳遞愛的聲音
    這是富德生命人壽公益工程「小海豚計劃」繼去年推出「讓愛團圓」活動之後,特別推出關愛留守兒童的公益活動:向201名留守兒童捐贈智能學習機。學習機裡面除了收錄父母的勵志話語,還有孩子的夢想、志願者的書信和抗「疫」逆行英雄講述的故事等,在需要的時候給留守兒童以鼓勵和陪伴。
  • 「點亮夢想,為留守寶貝伴讀」活動走進四川南充龍桂小學
    2020年12月13日,一汽豐田聯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偉鴻高端教育基金(以下簡稱鴻基金)與多位嘉賓,走進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雙橋鎮龍桂小學,展開「點亮夢想,為留守寶貝伴讀」的公益活動,在捐贈物資和夢想書屋之餘,用文學、音樂和體育為留守兒童埋下夢想的種子。
  • 我家有個小書屋-鶴崗新聞網-東北網
    武華民    前幾年我在外地工作,回來很少上街轉。去年回來後發現,市區有了許多富有特色、書香氣十足的城市書屋。  喜歡寫作的我今年加入了洛浦漫步寫作群。群主莊學老師是當地文學界頗有影響的作家,人儒雅、熱情、善良。
  • 孩子迷戀網絡造成嚴重後果,怎麼辦 | 『讓愛留守』留守兒童家庭...
    孩子迷戀網絡造成嚴重後果,怎麼辦 | 『讓愛留守』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欄目第十三期 2020-11-23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山洞社區 留守兒童剪窗花
    1月16日,貴陽市白雲區大山洞社區兒童之家在社區一樓智慧健康體驗館開展以「弘揚傳統美德  繼承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剪窗花活動,社區愛心媽媽、志願者、困難兒童、留守兒童共10餘人參加。在愛心媽媽心貼心的指導下,孩子們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劉詩琪小朋友開心的說:「謝謝愛心媽媽,我終於學會剪紙了,我要把我的小雪花拿回家送給爺爺,以後,我還要剪很多很多的送給同學。」活動結束後,愛心媽媽還鼓勵孩子們要勤加練習、不忘初心,繼承與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努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