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句對不起,本來應該上周末就跟大家聊《龍貓》,卻拖到現在。
不過想想,大家三十年都等了,還差這三天嗎?
不知道你們是第幾次看這部電影,
我沒記錯的話,加上這次應該是第四次。
真的每一次看感覺都會不一樣!
有些小夥伴應該知道,上周日我帶著富可敵國觀影團小夥伴參加了中國電信翼支付舉辦的《龍貓》觀影活動,大家在現場看電影,抽獎品,玩得很開心,所以今天的視頻還是分為兩部分:
先是我個人觀感,然後是觀影活動現場大家的精彩互動環節。
我個人大銀幕看完這部電影最直觀的感受是:
多年以後再看《龍貓》,原來那麼好笑的電影為啥看哭了?
先插入時長4分24秒的「蛋蛋秀」
下面關於《龍貓》十句話影評,請不想長大的你認真查收:
1.大銀幕看完《龍貓》,我產生了很強烈的懷疑:這部電影真的是三十年前的動畫片麼?在那個你們大多數人還沒出生的年代,宮崎駿居然就拍出了放在當下絲毫不落伍甚至很超前的電影。所以說,經典永流傳這句話一點都沒毛病!
2.說真的,翼支付觀影活動已經是我第二次大銀幕看《龍貓》,周六的時候自己買票看了一次。當時的情況是,身邊很多家長帶著孩子看,孩子們笑得很開心,可是我時不時就擦眼淚。當時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情,電影裡,兩個孩子能看到龍貓,可是大人看不到,電影外,孩子們能看到銀幕上單純的快樂,可是大人卻想的太多。。。歷經三十年,電影沒變,是我們變複雜了!
3.我們現在看電影習慣性的分析戲劇衝突正邪對立,但是看《龍貓》你會發現,即使沒有「反派」,即使電影裡就是那些瑣碎的生活細節跟普羅大眾,可你還是會被情節打動,被人物感染,被真情溫暖。。。《龍貓》裡最大的反派大概就是長大吧!
4.《龍貓》裡記錄了所有美好的人跟事情,除了小月一家人之外,那些只是匆匆露面的路人甲乙也會讓人感到溫暖。幫忙照顧小梅的奶奶,真的慈祥的就像鄰居奶奶,小月的老師,暖心的安排哭著來找姐姐的小梅坐在小月跟同桌之間,還有那些幫助尋找小梅的村民們,有的人甚至只是一個背影,卻讓你覺得踏實可靠。
5.宮崎駿除了才華跟努力,對於細節的把握也是助其成為大師的必備因素。你去看看《龍貓》裡小月跟小梅第一次爬樓梯的方式有什麼不同,你再看看勘太那讓人似曾相識又忍俊不禁的騎自行車的方式,你就會知道,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是因為他對生活的細緻觀察,超乎我們的想像。
6.以前看《龍貓》,我只覺得沒心沒肺的姐妹倆玩的真開心,還那麼幸運碰到了別人看不到的龍貓。可是如今再看,卻滿滿都是悲傷,從成人的角度看,兩個尚未成年的小孩子,媽媽不在身邊,跟著爸爸來到人生地不熟的鄉野,生活該多麼艱難。但轉念又想,這些不就是大人才有的煩惱嘛,小孩子,只要玩的開心,其他都不重要!
7.看同一場電影,別人笑得時候自己哭是一種挺奇怪的觀影經歷。真的,當小梅牽著奶奶的手,一臉委屈的來學校找姐姐時,我因為想像到她一個人孤單的情形流淚了;當小梅知道媽媽說好的周末可以回家卻突然回不來的時候,我因為看到小梅失望的神情流淚了;甚至姐妹倆拉著手在雨裡跑的時候我都流淚了~我想問一下,你們淚點多麼?淚點在哪裡?我想看看是不是就我自己哭的比較頻繁~
8.大概很多人聽到過《龍貓》取材自駭人聽聞的狹山事件的傳聞吧?關於龍貓是死神,小梅最後已經死了。。等等這些,吉卜力工作室都曾經闢謠過,而《龍貓》是否取材自真實事件儘管始終沒有定論,但我想說,就算故事真的源自那件殘忍的事情,可是宮崎駿願意相信美好,也願意把美好帶給觀眾,那我們只要欣然接受就好啦!
9. 其實《龍貓》可以跟《狗十三》對比著來看,看完《狗十三》你會想,幸虧我長大了,不用再回到小時候。可是看完《龍貓》你會想,好遺憾,我怎麼就長大了呢?小時候再也回不去了!
10. 龍貓,小孩子能看到,大人看不到了。漫長的成長丟失的是什麼?是純真,是童心。我反覆問自己,我這麼大歲數了,還能找到童心嗎?我想啊想,哎。。。我女兒叫童心!
以上就是個人對《龍貓》的觀影感受。
接下來大家跟著我,一起到翼支付觀影活動現場看看大家異常熱鬧的互動環節吧!
【現場互動】
真的非常開心能帶著小夥伴們一起參加翼支付《龍貓》觀影活動。翼支付,會生活,嗯,富可敵國不是夢!
PS:強烈建議大家把視頻看完,然後好好留言,因為視頻結尾有非常可愛的禮物送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