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我同樣在農村長大,我發現電影裡的場景和我小時候如此相象,仿佛看到自己小時候天真無邪的笑容,小梅的笑聲是那樣的動聽,悅耳。我依稀記得小時候的我和夥伴們躲貓貓,比射箭,比誰跑的快,我當時我笑的很大聲,有歡樂,有淚水。更多的是無憂無慮.......
懷念回不去的童年,感謝龍貓帶給我的快樂!
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我激動的心情!這部動漫電影用極其樸實的田園畫風徹徹底底折服我,讓我真的想進入到那個世界,那個有大龍貓,有它軟軟的絨毛保護的地方。
【內容】
一望無際綠油油的田野,高可參天蘑菇般的樟樹,還有那座雖然簡陋但卻樸實的木屋,自然而然融為一幅和諧的鄉間生活的畫卷。
小梅的動作神態非常非常可愛,包括她抓灰塵精靈、追逐小龍貓、打瞌睡、生悶氣、哭鼻子……真的讓人很想抱起來親一口這麼可愛的妹妹。
小月因為是短髮,給人爽朗、清秀的感覺,很活潑,也很懂事,她擔心母親病情時的焦急和找小梅時的一路奔跑,讓我感動了。那一瞬間,我真的擔心小月母親出什麼事,小梅掉到那個有一隻鞋的泥潭裡去。於是在小月四處尋找的無助氣氛中,我竟然看哭了。他們一家人的溫馨幸福,無論是讓作者還是觀眾,都非常難忍心賦予一個悲傷的結局。
影片用了很多非常貼近生活的細節,像雨滴滴到龍貓鼻尖的彈跳感,小月進入貓巴士裡面毛的蓬鬆感……這些處理得十分到位,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二維能夠做到的!
【感想】
為什麼別人看不到龍貓他們呢?
宮崎駿這一刻意設計,映射現實,倒給了我們更多的思考。不錯,小時候我們何曾不天馬行空想像過自己的小世界?長大以後,那些不切實際的想像被我們大浪淘沙般的淡去,漸漸不以為意。當自己閒暇時,或許再也不會花心思構築心中的童話王國,而是把時間用來考慮一天行程安排、揣摩如何跟別人打交道。偶當見聞童年曾熟悉過的畫面,才感到事過境遷,除了懷舊,也難以再用方程式的頭腦去Create.
人大了,想的多了,也不再那麼單純,於是在電影中,龍貓這個天真爛漫的象徵物,便僅是孩子能夠看到。其實我們心裡都有一個龍貓,只是它睡得很深很深,需要被喚醒。
當隔壁家的婆婆和小梅解釋為什麼家裡有很多的灰塵,為什麼會有煤煤蟲(灰塵精靈)的時候,我就在想我小的時候是不是也有很多大人講的故事,想起來不是很多,比較清楚的有二個:一個是關於下雨,在農曆二月二的時候,一般我們那裡會下大雨,雷雲密布,閃電頻頻,大人就會跟我們講,這是水龍王回天上看他麻麻,原因好像是因為她媽媽犯了天規之類的被天庭扣下了,結果小龍王長大後就會在二月二他麻麻生日的時候來看她。 聽完之後,就像是看完《西遊記》的感覺,一個勁的在想像天上是不是真的有龍一樣的東西,當看到一條很長的雲朵的時候就會很激動的告訴旁邊的小朋友們,那是天龍,那是天龍。
第二個是關於我們村莊後面的那座山,因為山大蜿蜒,總會有一些些故事,一直聽說在山的最深處會有一個破敗的寺廟,裡面會有三四個老和尚在那邊誦經念佛,有人他們是以前逃難過去的,也有人說他們是神人,一直都會在那裡。有些常年需要上山的獵人會告訴你那裡真的有這個廟,也會有一些僧人。所以我小時候也會經常和一些年長的孩子們一起爬到山頂,去遠眺一下是不是有那座廟,但是到今天為止我沒有見過。
夏天天氣那麼熱,必須要有一些解暑的利器,孩子們喜歡當然是冰棍雪糕,還有一瓶瓶的汽水,當然除了這些之外,我們還會喜歡古井裡面的水鎮過蔬菜水果,在村子的中間,有一口不知道什麼時候開挖的古井,依然再被人們使用,雖然石井斑駁,井壁的石頭甚至長了一些水草,但是井水甘甜,冬暖夏涼,到現在也還養育著那裡的一方水土。
當然如果你家若是離古井比較遠的話,你可以在家門口做一個下圖的一個取水機,這個似乎80後都熟悉吧。但在我的記憶,這卻是我可以玩水的玩具哦,哈哈,當然是在家長不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