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聽奶奶講妖怪的張雲,長大後花了10年寫了一本1080種妖怪書

2021-01-11 程小亦

文|程小亦

來源|程小亦

寫作本書的日夜,我始終都覺得這些妖怪熙熙攘攘來往於我身邊。它們中的很多已經被人遺忘得太久,它們看著我,看著我把它們的名字寫下來,盼望著我把屬於它們的故事告訴給更多的人。 前後差不多10 年,本書終於完成。當我敲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仿佛聽到它們在我身後的歡呼聲。——張雲

01

八十年代的農村,每家每戶都有兩三個孩子,農忙時孩子們自己找同伴玩,或是自己開發玩具玩,比如用磁鐵吸沙子、用木頭做板車、還有就是從山坡上滾下來等等,農村的孩子或許這就是他們那個時代最好玩的遊戲,農閒時,母親都會給我們講那些神奇的妖怪故事。

印象裡最深的就是田螺姑娘,說的是,有一天,一個農夫從田裡回家,發現餐桌上擺滿了煮好的飯菜,農夫很不解,第二天,農夫在家門口偷偷看到底是誰在給她煮飯,他看到了從他家水缸裡爬出了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原來她就是水缸裡那顆田螺的化身,田螺是農夫下田幹活時撿回家的,最後農夫和這位姑娘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多麼美的愛情故事啊,聽得幾分入迷。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特別有趣的妖怪故事,媽媽告訴我這些妖怪故事也是村裡的老人告訴她的。

時至今日,童年時期的各種妖怪故事依然歷歷在目,只不過最近看了張雲先生寫的《中國妖怪故事》發現童年時聽到的田螺姑娘的故事,其實是白水素女的故事。

02白水素女的傳說

晉朝時,有個名叫謝端的孤兒,很小父母就離世了,好心的鄰居收養了他,到了十七八歲的時候,謝端不想再給鄰居添麻煩,就自己在山破上建起了一間小房子獨立生活,家中一貧如洗,鄰居們熱心幫助說媒,卻從未成功過。

謝端並沒有因為年紀大娶妻未成功而開始頹廢,仍每天日出耕作,有一天,他回家發現桌上有香噴噴的飯菜和燒好的熱水,他以為又是好心的鄰居幫助做的,可是連著好幾天,天天如此,謝端就覺得很不對勁。問了很多鄰居,大家都說不是她們做的。

第二天,謝端像往前一樣依然日出耕作,趁著家裡的炊煙未升起,就匆匆趕回家,躲在籬笆的暗處,全神貫注地往家裡看,不一會兒,他看到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從水缸裡緩緩走出,身上的衣服並沒有因水而溼潤,姑娘開始移步到灶前,準備洗米做飯煮菜。

這時謝端走進家裡,盤問姑娘的來歷,姑娘告訴他:"自己是天上的白水素女,天帝知道你從小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又克勤克儉,安分守已,所以派白水素女下凡來幫助他。"

白水素女又著急地說到:」天帝派我下來,專門為你燒火煮飯,料理家務,想讓你在十年內富裕起來,成家立業,娶妻生子,那時我再回到天上去復命,可是我的身份已經暴露了,我必須回天庭去。」

臨走前,白水素女對謝端說到:「我走以後,你的日子會艱苦一些,但你只要幹好農活,多打魚,多砍柴,生活一定會一天天好起來的,我把田螺殼留給你,你可以用它貯藏糧食,能使米生息不盡,殼裡的稻穀都不會用完。「,隨後下起了大雨,白水素女在雨水空濛中飄然離去。

後來,謝端依靠勤勞的雙手和白水素女的幫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數年後,也娶妻生子,並當上了縣令。

為了感覺白水素女的恩德,特地為她立了廟,造了一座神像,名為素女祠,逢年過節都去燒香拜謝。

寥寥數字的故事情節,在幾分感動之餘心中飄過絲絲的勵志,或許每個人的人生都並不容易,但只要勤勞付出,總會有收穫的,就像有句話所說的,只要願意走,永遠有路。

03「妖怪」最源於中國OR日本?

日本曾經舉辦過妖怪展,所以,在很多人的眼裡,似乎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要比中國來得豐富,比如《千與千尋》中湯婆婆的浴場裡形形色色的妖怪以及可愛無臉人,還有《犬夜叉》《鬼太郎》《夏目友人帳》《龍貓》等等。

在日本最早的妖怪文學為景戒的《日本靈異記》成書於822年,9世紀末10世紀初,日本第一部物語作品《竹取物語》,這本書中講到了,日本設有兩個特殊的政府部門,神邸官司和陰陽官司,一個是負責預報吉兇,幫助上層統治者解讀,解決各種靈異事件,從事這種職業的人被稱為陰陽師,平安時代被稱為「人妖共存」的時代,人們相信,平安京的大街小巷白日是人活動的場所,晚上就是群妖現身,誕生了最早的「百鬼夜行」傳說。

所謂的百夜傳說同樣來源於中國。

在中國的上古時期,黃帝的元妃嫘祖去世,黃帝就命令另一妻子嫫母指揮祭祀,監護靈柩,並封嫫母為「方相氏」,在此之後,方相氏成了國之重位,負責國家的祭祀,驅疫等,成了驅邪的象徵。

在《山海經》《聊齋志異》《搜神記》《玄怪錄》《白澤圖》《閱微草堂筆記》等等書中都有妖怪的相關記載。

「妖怪」一詞約出現於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東晉文人幹寶的《搜神記》中就指出「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也。氣亂於中,物變於外,形神氣質,表裡之用也。

那麼,我們日常所聽到的各種妖魔鬼怪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張雲先生在《中國妖怪故事》中做了詳細的解說。

妖:人之假造為妖,此類的共同特點是人所化成或者是動物以人形呈現的,比如狐妖,落頭民等等;精:物之性靈為精,山石、植物、動物(不以人的形象出現的)、器物等所化,如蜘蛛、罔象等等;鬼:魂不散為鬼,以幽靈、魂魄、亡象出現,比如畫皮、銀倀等等;怪:物之異常為怪, 對於人來說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平常生活幾乎沒有見過的事物,或者見過同類的事物,但跟同類的事物有很大差別的,如天狗,巴蛇等等。

比如剛才所說的《白水素女》的故事,張雲先生把它歸納為妖類。

無論是現實生活中我們聽到身邊人講述的妖怪故事還是電視劇中所演出的各種妖怪,這些妖怪基本來源於日常生活,其實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妖的世界也是人的世界的一部分。

就如張雲先生所說的,古人寫妖、寫怪,除了博物、志趣,其實更關注的是人的世界。

作者張雲,自幼在鄉村長大,停電的晚上躲在床上的奶奶講各種妖怪故事,或是農閒時農閒時節的橋頭、牆根邊那些鬚髮皆白的老者說的奇談怪論。從這些怪妖的故事中教會了他關於善良,誠信等為人處事的好品質,後來讀了正史典籍等各種書籍,發現那是一個有趣的世界,腦海裡會蹦出讓自己喜歡的妖怪。於是,就著手研究各類妖怪,當個人興趣。

張雲閱讀了大量的材料搜集了10年,寫出中國首部具有代表性的妖怪之作《中國妖怪故事》,書中分為妖、精、鬼、怪四部分,細緻梳理了1080種妖怪,沒有你不興趣的妖怪,只有你不懂的妖怪。

這本《中國妖怪故事(全集)》獲評搜狐文化2020年度十大人氣好書! 歷史類排名第一! 入選[2020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榜88本入圍書單]! 和[ 鳳凰網讀書2020年度推薦圖書70本候選] 《中國妖怪故事(全集)》 進入豆瓣2020年讀書榜單6月月度圖書。

張雲老師已出版作品有《赤焰蒼雲》《伽藍秘錄》民國妖怪志系列《傒囊·三目之嬰》《山都·幽怨之鈴》;狩夜人系列《雙頭怪佛殺人事件》;動物三部曲系列《鯨背上的少年》等等。

如果你也喜歡妙趣橫生的妖怪故事,不妨花一杯咖啡的錢買一本回家看看吧!絕對讓你物超所值哦!

我是@程小亦,如果你也喜歡妖怪故事,不妨在下方告訴我吧!

相關焦點

  • 《中國妖怪故事》:走入1080種妖怪的世界
    小時候聽的最多的睡前故事,就是關於人參精的故事。老家就在長白山腳下,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挖野生人參是以前老百姓謀生的一個重要手段,祖輩流傳下來的關於人參精的故事真是數不勝數。一、 內容豐富,妖怪百科全書名副其實這本書是一本關於妖怪的百科全書,作者是來自安徽的80後張雲,他從小就對這些妖魔鬼怪的故事非常感興趣,自稱是「搜神館主」,已經出版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書,比如《山都·幽怨之鈴》《鯨背上的少年》《傒囊·
  • 這裡有1080隻妖怪!
    這本書裡記錄了1080種妖怪,花費了作者差不多十年的時間,從各類典籍裡一點一點地披沙瀝金,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分類整理,修改近20稿,可以說字字皆是心血。一、悠久的文化,需要傳承張雲老師之所以會寫這樣一本書,除了因為他愛好妖怪文化,也因為一份赤子之心。
  • 專訪|張雲《中國妖怪故事》:你真的了解妖怪嗎?
    《中國妖怪故事(全集)》的作者張雲在十年間從《白澤圖》《山海經》《搜神記》《博物志》等三百多部古代典籍中搜集了1080個妖怪,分為「統領」、「妖」、「精」、「鬼」、「怪」五類。最近,澎湃新聞專訪了《中國妖怪故事(全集)》作者張雲。
  • 中國第一本「妖怪大辭典」,妖精鬼怪大集合,只為迷友推薦
    )是由「嗜妖如命」,自號「搜神館主」的作家張雲花費十餘年時間,搜集整理古籍中曾經存在過的妖怪故事,編成的一本「妖怪大辭典」,我自然是第一時間入手,絕不會錯過!從那時起,張雲開始有意識地收集妖怪故事,他前前後後花了七八年時間從無數的典籍中,奔波於各家圖書館之間最終分類整理出共計1080種妖怪,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修改近20 稿,差不多十年時間才最終完成《中國妖怪故事》(全集)。
  • 古老的妖怪文化,好看的群妖故事,璀璨的中國文學永不褪色
    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小時候很喜歡聽媽媽講故事。雖然那時候家裡並沒有多少本書,但是我卻從有幸從媽媽的口中獲得來自文學的滋養,其中以寓言故事、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居多。這些故事的出現,如同打開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處處透露著新奇與神秘。
  • 《中國妖怪故事》:老祖宗們的鬼故事
    《中國妖怪故事》是作者張雲花了差不多十年研究、收集和整理的,關於中國古代所有妖怪故事的集合,共有624頁,1080個不同的妖怪,同時作者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每一則故事都是用白話文的形式敘述,故事最後附上故事的來源。這些足以讓人感受作者考據之細緻和良苦的用心。
  • 日本妖怪漫畫第一人,為中國寫了一本妖怪圖鑑
    《咯咯咯鬼太郎》動畫第六季,改編於2018年而第一次的和第三次的改編,則分別在1968年和1985年引起了兩次日後被學界稱為「妖怪風潮」(妖怪ブーム)的社會現象。水木茂用漫畫把日本本土的妖怪文化帶入了日本的尋常百姓家,也深刻地影響了日本戰後漫畫的創作路徑。水木茂對於妖怪的有著近乎痴迷一般的喜愛。
  • 要被遺忘的「中國妖怪」,竟然在日本混得風生水起?
    你在十字路口等待綠燈亮起,雙腳卻忽然不聽使喚衝出馬路,撲向一輛疾馳而來的貨車!你嚇得大叫,幸虧貨車在最後關頭剎住,這才撿回一命。你對自己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卻渾然不知,剛剛是被一隻叫「地縛喵」的妖怪影響了。
  • 《中國妖怪故事》:帶你追根溯源,日本動漫中的妖怪大都出自中國
    更可氣的是,日本人水木茂居然出版了《中國妖怪事典》一書,確實是讓中國人感到羞愧。反觀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多著作都比較零散,不成系統,我最開始了解妖怪文化就是從《山海經》來的。因為這樣的現狀,激發了作者張雲整理中國妖怪文化的初心,他花費十年時間,整理了1080種妖怪,並按照統領、妖、精、鬼、怪五個部分分別論述,以各部名稱首字母的漢語拼音順序排列,並配以書籍出處,詳加說明,是目前國內收錄妖怪最多、最全、篇幅最長、條理最清晰的妖怪研究專著。
  • 《陰陽師》手遊頁面是日本妖怪,為什麼中國妖怪無人問津
    對於《陰陽師》的單項收入,網易並沒有單獨公布,但根據第三方公司App Annie公布的10月份全球手遊指數報告顯示,依靠《陰陽師》,網易已經成功登頂全球手遊收入排行榜的榜首。這樣潛在而廣泛的文化滲透,讓很多人誤以為妖怪文化是日本的「特產」,與日本妖怪文化一對比,中國的妖怪文化似乎不值一提。但「搜神館主」張雲提出,中國才是妖怪文化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張雲,安徽靈璧人,作家、記者、編劇,自號「搜神館主」,嗜妖如命,亦膽小怕鬼。他喜歡野史筆記,也熱愛民間奇談。
  • 讀懂林正英的經典電影,你就讀懂了《中國妖怪》
    他將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給人創意感和新奇感,看後總是覺得很搞笑。心情不好的時候看林正英的電影,一定能擺脫失落的情緒,可以說是讓人開懷大笑的良方。生於1952年的他逝世於1997年,但是在47年的生涯中,他帶給觀眾,帶給電影行業的成就是無人能及的。
  • 你所見的妖怪,並不只是「妖怪」而已,而是一種文化
    日本著名妖怪學者水木茂曾說過:「如果要考證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原型來自中國。除此之外的20%來自印度,剩下10%才是其本土的妖怪。」既然中國的妖怪文化底蘊深厚,為何現在卻日漸式微?起源於中國的妖怪文化,最後為何又在日本盛行?也許,張雲的《中國妖怪故事》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
  • 《中國妖怪故事》:照妖鏡下的人生百態,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
    為了彌補這塊文化缺口,作家張雲花費十餘年時間,從浩瀚的中國歷代典籍中搜集、整理,寫成《中國妖怪故事(全集)》一書。《中國妖怪故事(全集)》書封張雲曾自號「搜神館主」,雖從小嗜妖如命,卻也膽小怕鬼。早在《中國妖怪故事》之前,他便出版了「民國妖怪志系列」(《傒囊·三目之嬰》和《山都·幽怨之鈴》)。與「民國妖怪志系列」不同,張雲在《中國妖怪故事》的野心要更大。全書一共收錄1080個妖怪詞條,並以妖怪名稱加上相應故事的方式編寫成妖、精、鬼、怪四大部分。
  • 《中國妖怪故事(全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作者:張雲  版本:低音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0年6月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志怪文化源遠流長,已經成為我們基因的一部分。中國的妖怪文化記錄著社會變遷、先人對於世界的想像,也是對世界觀、價值觀與彼時生存狀態的綜合體現。也正因為如此,妖怪文化不能被粗暴地判定為「封建迷信」,相反,它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山海經》《搜神記》《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這些典籍中對妖怪的記載,成為「妖怪學」重要的基礎與來源,但我們很難看到如《中國妖怪故事》這般集大成式的妖怪研究。
  • 當紅繪本《妖怪山》,一個關於「妖怪抓小孩」故事
    澎湃新聞比較少關注童書,這次要介紹一本最近很紅、被賣斷貨的繪本《妖怪山》,而且這是一本原創繪本。
  • 好書推薦|《妖怪山》
    基本信息書名:妖怪山作者:彭懿,九兒出版時間:2014年作者簡介他的《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是千千萬萬中國年輕父母必備的繪本閱讀指南。《妖怪山》是他的繪本處女作。九兒,原名楊洪力,雕塑家,畫家。內容簡介《妖怪山》是一個關於友情和救贖的幻想故事。
  • 日本764種妖怪、112種神明
    微信君按:收錄764種妖怪、112種神明,日本妖怪文化集大成之作較上一版增加46種妖怪,112種神明每一隻妖怪的背後,都有一段被人遺忘的傳說它們不只是邪惡的化身,還有可愛、善良的妖怪存在日本鬼怪漫畫之父水木茂經典之作
  • 寫砸一本小說的200種方法
    同樣的道理「好的小說總是相似的,不好的小說各有各的糟糕」,是不是聽起來糟糕還分不同情況的?那我就來教教大家寫砸一本小說的200種方法的。別擔心,我可不是亂教,我可是有課本的,課本叫做《如何寫砸一本小說》,書中介紹了小說創作過程中200個典型的創作誤區,也就是200個編輯與讀者的「眼中釘」,是一本全是乾貨的寫作寶典。寫出如此靠譜的寫作書,作者自然也不是一般人。
  • 《中國妖怪大全》| 中國妖怪百科全書!
    據說,日本有一位著名的妖怪專家,用了半生的時間對一千多個傳統妖怪做了詳細的記錄並匯聚成冊,大大豐富了日本的妖怪文化。提起飛頭蠻、姑獲鳥、陰摩羅鬼這些妖怪,很多人都會以為它們都是日本出身,但其實它們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妖怪。想想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神仙鬼怪數不勝數,八方異物匯聚一堂,那是怎樣的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