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七指蕨

2020-12-04 宜花得木

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七指蕨

花木君

蕨類植物枝葉青翠,形態千奇百怪,每種蕨類都有自己的不同風格和觀賞特點,觀賞價值極高。然而由於整體環境惡化以及人類對野生植物領地的侵襲,使得不少蕨類植物「光榮上榜」,瀕臨滅絕的邊緣,七指蕨就是其中之一。

七指蕨(學名:Helminthostachyszeylanica),別名也很多,諸如又叫入地蜈蚣、倒地蜈蚣、蜈蚣草、倒麒麟、地蜈蚣、過路蜈蚣、過路鵝江、假七葉一枝花、七葉一枝槍等,是單科單屬單種物種,為七指蕨科、七指蕨屬蕨類植物。

七指蕨高30~50釐米;根狀莖粗壯橫走,有很多肉質的粗根,近頂生1~2片營養葉,呈掌狀鳥足形;葉柄長20~40釐米,綠色;基部有兩片長圓形淡棕色的託葉,葉片由三裂的營養葉片和一枚直立的孢子囊穗組成,自柄端彼此分離,營養葉片幾乎是三等分,每分由一枚頂生羽片(或小葉)和在它下面的1-2對側生羽片(或小葉)組成,每分基部略具短柄,但各羽片無柄,全葉片寬掌狀,各羽片邊緣為全緣或往往稍有不整齊的鋸;葉薄草質,無毛,幹後為綠色或褐綠色;孢子囊穗單生,通常高出不育葉,直立,孢子囊環生於囊託,形成細長圓柱形。

七指蕨分布於我國臺灣、海南(五指山)和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為熱帶植物,生於溼潤疏蔭林下。國外分布於印度支那、緬甸、印度北部、泰國、馬來亞、錫蘭、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達於澳洲等地。

七葉一枝花

七指蕨和七葉一枝花形狀非常相似,被稱作「假七葉一枝花」,二者同樣為下面幾片葉,上面抽穗或者開花。不過種屬不同,形態差異比較好區別,七指蕨為蕨類植物,葉片上面抽出的是孢子囊,一根獨立;七葉一枝花為百合科重樓屬植物,葉片頂端具一盤狀花柱基,多為四五個分枝。

七指蕨同七葉一枝花一樣,都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被列入199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保護級別同為Ⅱ級重點保護。

入地蜈蚣

七指蕨的根莖或全草可以入藥,藥名為入地蜈蚣,具有清肺化痰,散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咳嗽,哮喘,咽痛,跌打腫痛,癰瘡,毒蛇咬傷。在國外南洋一代,七指蕨的嫩葉被作為蔬菜食用,非常美味。

七指蕨形態優美,在自然界裡,七指蕨葉片均指向天空成杯形,中央抽出一枚直立的孢子囊穗,猶如倒撐開的傘,青翠的葉片,油亮嫩綠,甚為美觀,觀賞價值略高,如今有不少植物愛好者和農戶種植。

七指蕨的種植多採取播種繁殖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一般收集棕褐色孢子囊未開裂的孢子囊群,用乾淨剪刀將帶孢子的葉片剪下,然後撒在溼潤的河砂或者蛭石或泥炭土上,略微覆蓋,保持溫度25℃、溼度80%以上,溫暖光照每日4小時以上,一個月就會發芽;等孢子體長出3—4片葉後進行移栽。

七指蕨的養護訣竅是高溫高溼,通風順暢,放置在散射光處,只可見早晚光照,中午遮蔭,這樣生長良好,不過七指蕨容易感染真菌,因此要準備甲基託布津進行防治。

2019-6-14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1種「蕨類」外形很獨特,葉片像七葉一枝花,同是珍稀保護植物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蕨類」植物,它的外形很獨特,葉片就像七葉一枝花,經常有朋友把它們兩者混為一談呢,不過這種蕨類植物也跟野生的七葉一枝花一樣,同樣是珍稀保護植物,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種獨特的蕨類植物究竟是什麼吧?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從瀕危保護到產業發展的蒜頭果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從瀕危保護到產業發展的蒜頭果>文:花木君在1999年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後,受相關法規保護,大多數物種都在分布地建立了保護區,因而得到較好的保護,並且有的植物被研發出更多的價值,從而得以形成規模化培育栽種,為當地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 潘伯榮: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育 | 中國綠髮會「珍稀瀕危植物保育...
    潘伯榮主任作為培訓班的第一講,以「珍稀瀕危植物、極小種群植物、保護植物及其遷地保育」為題,首先詳細講述了什麼是珍稀瀕危植物和極小種群植物,以及哪些植物應優先被保護,其次,簡要回顧了我國遷地保育珍稀瀕危植物的工作概況,最後,對遷地保育工作進行了再思考。潘伯榮主任通過理論結合實踐,使學員們對野生植物保護和植物園遷地保育工作有更清晰的認知。
  • 雲南: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珍稀瀕危物種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記者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5月22日舉行的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積極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拯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
    原標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動物那樣保護野生植物我國是世界上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高等植物3.5萬多種,約佔世界總數的10%,其中超半數物種是我國特有的。但是由於生境破壞、人為過度採挖、外來物種入侵、自然災害頻發等,我國野生植物保護形勢並不樂觀。
  • 珍稀瀕危保護植物-麥吊雲杉
    麥吊雲杉(學名:Picea brachytyla)是松科雲杉屬的植物,國家二級珍貴樹種、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別名麥吊杉(四川),川雲杉(中國植物圖譜),垂枝雲杉(中國樹木分類學),垂枝杉,密蒼杉(中國裸子植物志),菱鱗雲杉(經濟植物手冊)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湖北、四川、甘肅、陝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山坡和針葉林中。
  • 雲南珍稀瀕危植物遺傳多樣性及瀕危機制研究通過鑑定
    科學時報昆明6月24日訊(記者張雯雯)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龔洵和其課題組完成的「雲南部分珍稀瀕危植物遺傳多樣性及瀕危機制研究」項目通過成果鑑定。專家組認為,該研究積累了雲南珍稀瀕危植物的本底資料,從生殖生物學、遺傳多樣性等方面探討了一些珍稀瀕危植物的瀕危機制,提出了有效保護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如何妥善保護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
    如何妥善保護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花木君中國是世界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動植物資源豐富,迄今為止,目前發現的植物(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32000種,動物(獸、鳥、爬行類和兩棲類)2100種,各佔世界總數10%。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 (丁亦鑫)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瑞麗珍稀植物園搶救性收集保存珍稀瀕危植物127種
    與其他公園不同的是,這個公園裡生長著許多珍稀瀕危的植物物種,如合果木、千果欖仁……它們是瑞麗保護珍稀瀕危植物最直接的見證。讓部分瀕危物種「解危」瑞麗珍稀植物園管理所所長、高級工程師趙見明介紹,為保護好生物多樣性,瑞麗珍稀植物園14年來累計搶救性收集保存德宏州珍稀瀕危特有保護植物127種,使德宏最瀕危的植物種類得到保存。
  • 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啟動建設
    昨天(4月22日),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在南嶺啟動建設。這個保育基地,總體規劃面積2000畝,目前首期已有180畝建成。未來南嶺基地將建設成為具有典型中亞熱帶特徵的國際一流水平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育基地,重點收集保存南嶺地區特有極小種群珍稀植物和區域特色南藥資源,科學開展野生植物資源拯救保護、回歸引種和野生種群重建,成為區域植物保護、科學研究和自然教育的重要基地。
  • 陽春警方查獲一起非法採伐、運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桫欏)案
    2020年3月19日,陽春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查獲一起非法採伐、運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桫欏)案件,犯罪嫌疑人江某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經查,江某2016年以來先後在陽春市永寧鎮造和村委會大坡村河邊採挖野生植物(桫欏)129棵,移植在家門口地裡待售。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海南特有的珍稀植物——海南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海南特有的珍稀植物——海南蝴蝶蘭文:花木君蝴蝶蘭是世界著名觀賞花卉,同卡特蘭、大花蕙蘭、石斛蘭並稱「四大洋蘭」。蝴蝶蘭花葶細長,花朵色彩豔麗,排列有序,猶如蝴蝶翩翩飛舞,因而享譽世界。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你見過幾種?
    10月4日還是世界動物日,小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浙江的重點珍稀瀕危動物,咱也漲漲見識()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
  • 曾認為已滅絕 廣東茂名發現珍稀瀕危植物蘭花蕉群落
    蘭花蕉是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27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27日消息,廣東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近日發現兩個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蘭花蕉小群落,活體植株數量達三位數。
  • 【關注】「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
    ▲ 2020年11月8日,在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全球瀕危珍稀鳥類之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下)在灘涂上歇息覓食。(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人工繁育種群「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
  • 保護珍稀瀕危動物 共建美好地球
    本期自然教育課堂,將帶大家一起走近那些珍稀瀕危動物,了解它們,保護它們。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不受或受到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或其它因素的影響。中國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分布大國。據不完全統計,僅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原產於中國的瀕危動物有120多種(指原產地在中國的物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257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鳥類、兩棲爬行類和魚類有400種,列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還有成百上千種。
  • 罌粟科中的瀕危珍稀植物:紅花綠絨蒿
    罌粟科中的瀕危珍稀植物:紅花綠絨蒿文:花木君「我發現了它,我的紅色情侶,它生長在灌木叢中,仿佛要我驗證它的身份。」,這是近百年前英國植物涉獵者愛爾勒斯特·亨利·威爾遜《中國——園林之母》中的一段文字,描述的是我國特有的花色豔麗、形態別致的珍稀植物:紅花綠絨蒿。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蕨類植物:造型奇特的鹿角蕨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蕨類植物:造型奇特的鹿角蕨花木君在蕨類植物裡面,鹿角蕨的名氣非常響亮,雖然在稀缺性和保護級別上,相比有「蕨類植物之王」的桫欏級別要低,然而,鹿角蕨以其奇特的造型,優美的姿態,贏得了廣大植物愛好者的青睞,而且也是市場最為普及的蕨類植物之一。
  • 珍稀瀕危植物蛛網萼:首次踏上野外回歸之路
    9月27日,珍稀瀕危植物蛛網萼野外回歸活動在樂清市雁蕩山林場舉行,樂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及浙南(溫州)林業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讓100株人工繁育的蛛網萼幼苗首次順利回歸野外。蛛網萼(Platycrater arguta)繡球花科(Hydrangaceae)蛛網萼屬(Platycrater) 植物,落葉小灌木,因其不孕花萼片有密集脈紋如蜘蛛網,故名蛛網萼。為東亞特有單種屬植物,是日本與亞洲分離以前即存在的孑遺植物,由於其特殊的中國—日本間斷分布模式,對研究東亞植物地理、植物區系有較高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