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東海岸,這裡有著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落。大堡礁的特殊之處,在於你能與它交流,這種交流也是在大堡礁的一份寶貴體驗。這裡跟很多地方都不一樣,你在沙灘上、在海裡遊泳的時候,所有的生物都會躲開你。而在這裡,珊瑚礁生物和人類對對方都有幾分好奇,於是,他們就在一片美景中相遇了。
很多人認為研究珊瑚礁生態系統的人跟「沙雕藝術家」和「晴天科學家」一樣,把美麗的事物作為研究對象。但這種說法不夠確切,因為這些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實在是太豐富了。早期對大堡礁的研究,就像是起初只能看到森林裡的一小片葉子;後來卻突然可以走進森林深處,可以融入其中、開始了解那裡面的各種關係。大概就是從那時起,人類對珊瑚礁才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多數人大都是在電視上看到海底世界或大堡礁的,的確非常漂亮。對眼前的一切都感到驚奇,到處都是魚。如果你在水中做安全停留,魚會遊過來、圍著你轉,打量你。人們很難說清楚自己最喜歡大堡礁的哪一點。孩子們喜歡坐在沙灘上、看海龜在大堡礁各處孵卵,而老年人最鍾愛的時刻,是看著這些將來能長到一米半長的小海龜從沙子下面冒出來,展開它們的旅程。這幅景象在他們的心裡是無可比擬的。每個窩裡,大概會有一百隻小海龜爬出來,踏上它們的漫長旅途。
珊瑚是很奇特的動物,很像植物,但又不是植物。其實,它們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生物。珊瑚很像海葵和水螅蟲,這類生物身上都有珊瑚蟲。通常很難形容珊瑚究竟是什麼。它就像有生命的巖石——是由兩種甚至三種不同的生物、以互利共生的型態生活在一起的巖石。珊瑚和其它簡單的多細胞生物一樣,會邀請一種叫做腰鞭毛蟲的微小生物與它們一同生活。這些小東西通常生活在海裡,是單細胞生物,而且它們和植物一樣有葉綠素、會進行光合作用。但它們住在珊瑚裡的時候,就會給珊瑚提供營養。這些微小生物製造出來的物質、還在組織裡的時候、就可以供應給珊瑚了。共生的好處是,珊瑚可以長得更快。珊瑚會為珊瑚礁構築立體的景觀,它們經常被稱為「框架建築師」。
海藻和許多其它的生物經常會填充珊瑚框架,然後形成環狀珊瑚礁,繼而形成完成的結構;接著,成千上萬的動物、植物、細菌等等,都會聚集在裡面。大家都喜歡珊瑚,但即便是從珊瑚上走過,也會對居住在那裡的生物造成嚴重的損害。踩踏珊瑚就等於踩踏有生命的生物。有人聽了可能會有些驚訝,因為他們想:「這是石頭,怎麼會是活的呢?」其實珊瑚是一種或數種成長中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