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的新朋友》姚安濂帶小蟲蟲做餈粑
中新網11月20日電 芒果TV《寶貝的新朋友》正在熱播。本期節目中,張雙利在食材認知環節對待俊俊極為嚴厲,而姚安濂對蟲蟲則非常慈祥,一直循循善誘,來自祖國南北方的兩人關於隔代教育的理念不同引人深思。
《寶貝的新朋友》張雙利照顧俊寶兄弟吃飯
張雙利姚安濂成「虎爺」「貓爺」典型 教育方式顯現南北差異
本期節目中,孩子們要求熟記5種食材,答對的可以領到香噴噴的苗家竹筒飯,答錯了爺爺就必須去學習編草鞋。謝賢和小慶譽率先挑戰,失敗後只能乖乖地去學習編草鞋。輪到張雙利和俊俊進行挑戰時候可謂是一波三折,剛開始俊俊一路順暢答了出來,中途哪怕對中文名字不熟悉也能用英文信口拈來,可當出現像茭白這樣的高難度食材的時候,俊俊一下慌了神,但張爺爺見狀則嚴厲地教育俊俊道:「你剛才注意力集中的話就會馬上答出來,你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明明答案已經給了,為什麼沒有記住?就是因為精神不集中!「張爺爺還要求其他的小朋友不要提示,讓俊俊主動承認不知道,自己則去接受懲罰來帶著俊俊學上誠實這一課。
反觀姚安濂對待小蟲蟲的教育方式則是截然不同。姚爺爺在開始挑戰前就耐心地給蟲蟲一遍遍的講解複習食材的名字,做足了功課,而蟲蟲的學習效果也是很明顯的,初始答題一氣呵成,姚爺爺也一直不停稱讚鼓勵,給予動力。但小朋友的短時記憶能力畢竟有限,當蟲蟲對答案不肯定的時候,姚爺爺在一旁輕聲提醒,溫和地誘導蟲蟲得出正確答案。姚爺爺在節目中也承認自己和張爺爺在教育理念中的差異,他認為「孩子是處在一個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作為爺爺要儘可能地去幫助他。「因此他採取了這樣一種溫柔的方式帶著蟲蟲去認識世界。
隔代教育面臨南北差異選擇 因材施教的教育適用性引人深思
張雙利和姚安濂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正好與前幾年討論熱度甚囂塵上的「虎媽貓爸「不謀而合。對應到隔代教育上,張雙利一絲不苟,嚴厲教育的方式就如同」虎爺「,而姚安濂溫柔教導的方式則像」貓爺「。兩人的教育理念存在如此大的反差其背後也反映出不同教育理念的適用性。在節目中,來自北京的張雙利本身就是直來直往,做事情雷厲風行的性格,有著北方爺們兒爽朗甚至略顯暴躁的急性子。而他帶著的小孩是一對混血小兄弟,男孩的教育方式偏向嚴厲一點更有利於鍛鍊他們堅忍的品格。而來自上海的姚爺爺一直是爺爺團中的慈愛擔當,說話輕聲細語,做事細緻周全。他帶著小蟲蟲的時刻也大多用誇讚來鼓勵孩子,包括糾正蟲蟲挑食的毛病,他也從食物做法著手,想盡辦法從側面對孩子造成影響。兩人的教育理念沒有優劣之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卻正好是孔子推崇的」因材施教「理念的體現,因為教育者的不同,教育對象的不同,在教育方式上理應變通,形成差異。而在節目中,兩種教育方式的差異也有不斷得到交流的機會,引發深入思考。
爺爺和孩子們的張家界之旅還在繼續,想知道張雙利是如何暴風提問教導俊俊誠實品質的嗎?想了解難住俊俊和蟲蟲的茭白究竟長得何種模樣嗎?更多精彩,鎖定芒果TV每周一中午12點《寶貝的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