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落戶」點將臺
一場鬧劇落下帷幕
對此,我只想三問決策者
2020年10月8日,一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關於湖北省荊州市巨型關公雕像項目和貴州省獨山縣水司樓項目有關問題的通報》,將湖北省荊州市巨型關公雕像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央視「焦點訪談」都對此作出了報導。
11月17日上午,荊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消息稱,荊州市已組織邀請規劃、建築、雕塑、文保等方面權威專家,對關公雕像搬移選址方案進行諮詢論證,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歷史文脈、自然環境、旅遊發展規劃等,依法依規、科學制定搬移方案。
而就在廣大群眾還在吃瓜:「關公像真的要搬啊?」「到底是搬還是拆?」「這麼大的建築要搬去哪,又能搬去哪兒呢? 」
這不,12月底就給出了結論——這座被指違建的巨型關公像,將從湖北荊州區關義公園搬往荊州區點將臺。
12月29日,湖北省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發布的《關公雕像搬移工程——像體銅片拆解及異地組裝項目報建公告》顯示,項目地點為荊州區點將臺,建設(招標)內容為像體銅片拆除及異地安裝,總投資額4000萬元,登記完成時間為12月29日,預計發包時間為12月31日。
同時,湖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顯示,荊州區發展和改革局2020年12月17日批覆的「關公雕像搬移工程」已審核通過,項目總投資為15500萬元,計劃開工時間為2021年1月。該工程主要建設規模及內容包括:雕像用地面積約50畝,像體銅片拆除及異地安裝;像體內骨架拆除;原址基座及廣場修整;關公基座及像體骨架重建;新址廣場及景觀工程。
此消息一出,讓本來還處於觀望狀態的網友直呼,這不是瞎折騰嘛!
地圖顯示,目前關公像所在的關義公園距點將臺8公裡左右。將這座巨型關公像搬去一個與現在只距離8公裡的地方,這著實令人摸不著頭腦。有人說,點將臺與關公淵源頗深。因為,公開資料顯示,點將臺位於荊州市城郊西北4公裡處。據傳,關羽北攻曹仁前築此高臺,閱兵點將,操練軍士。點將臺東北方,有一座十餘米高的小山丘,名曰拍馬山,是關羽北攻前拍馬演練的場所。
可是此說法實在牽強,如果按照這個理論,關公在荊州生活了6餘載,荊州每一處地方都與關公淵源頗深。
而且,在此之前,點將臺也並未受到良好保護。據《荊州日報》12月24日報導,點將臺內有個點將臺農莊,非法佔用土地進行非農建設長達8年。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荊州區分局卻未及時依法履行監管職責,使其一直處於受侵害狀態。
不僅如此,這座巨型關公像,之前就頻繁地被報導過存在基座塌陷、沉降,雕像本身還有不同程度的破損、裂縫等問題,其產業文化基地,未經消防驗收。這些都對廣大群眾的人身安全造成潛在威脅。
當初建設的時候,本意是想打造「世界最大關公像」,唱響文化旅遊。但是,由於其過於巨大,在實際投入運營時,效果卻沒有如預想的那般,得到了經營慘澹、入不敷出的結果。
同時,因為其在建造過程中,缺少相應的項目申報,所以在本質上該關公像屬於違建。
所以,面對這種處理決定,我不禁想三問決策者。
一問:為什麼平時一個普通的住宅屬於違建,政府相關部門就「雷厲風行」、二話不說立馬拆除,而到了這個明顯更加巨大的違法建築,卻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搬移呢?真的僅僅是因為關公文化之魂嗎?
二問:難道搬到一個新的地點,這個關公像就不存在安全隱患了嗎?難道換了個地方,就能吸引更多遊客觀看,從而改變入不敷出的現狀嗎?
三問:難道搬移到點將臺,該關公像就不是違建,就能忽視政府在此巨大雕像建造過程中監管不力、玩忽職守、對違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造成的損失嗎?據調查,2019年,荊州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43元,這尊重金打造的關公像,相當於花了1.2萬荊州市居民一年的收入。而現在還要花費更多的資金去做這個明顯意義不大的事情。何其悲也!明明是當官的過錯,卻要老百姓買單。
我們再來看看當地政府的態度,面對國家住建部的通報、面對民眾的不滿,其發布的回應通告,全篇只提出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和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整改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積極推進項目整改。雖然一直在說高度重視、積極整改,但是,我翻遍了當地政府部門的網站與相關報導,至今都沒有找到任何有關追責的消息。不僅沒有追查責任人,反而對關公像折騰來折騰去,仿佛錯的是關公像本身。
可是事情不應該是這麼處理的。有權必有責、用權受追究、違法必追責,這是每個公職人員必須銘記於心的鐵律,並且《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也明確規定了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巨型關公像的搬移只是治標不治本,整件事情的根源還是政府監管不力造成的,最需要重視的應該是政府內部的監督與治理。
《淮南子·說山訓》中說到「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雖然,荊州巨型關公像這場「鬧劇」已經落下帷幕,但是,希望這次關公沒有白折騰,以此事為警醒,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謹記,文化是用來傳遞的,法律是用來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