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獅傳奇
海獅(學名:Otarriinae):包括5屬7種。分布北半球。體型較小,體長一般不超過2米。北海獅為海獅科最大的一種。雄性體長310-350釐米,體重1000千克以上。雄性成體頸部周圍及肩部生有長而粗的鬃毛,體毛為黃褐色,背部毛色較淺,胸及腹部色深。雌性體色比雄獸淡,沒有鬃毛。面部短寬,吻部鈍,眼和外耳殼較小。前肢較後肢長且寬,前肢第一趾最長,爪退化。後肢的外側趾較中間三趾長而寬,中間三趾具爪。海獅性情溫和,多集群活動,陸岸可組成上千頭的大群,海上多為1頭或十數頭的小群。視覺較差,但聽覺和嗅覺靈敏。食物主要為底棲魚類和頭足類。雌獸每胎僅產1仔,幼仔出生時體長約100釐米,體重約20千克,3-5歲時達到性成熟,壽命可達20年以上。很多人可能都會傻傻的分不清海獅、海狗、海豹、海象這幾位。其實海狗體型最小,海象體型最大,比較容易分辨,海獅和海豹體型上有所重疊,因此最不好分,看看下圖就可以分清海獅和海象的區別。(文字來自百度百科)
呃,好像畫風不太對,這個不是模型的測評嗎,怎麼扯到動物世界了。好了,回歸正傳,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微影出品的豐田二代海獅模型,模型的材質為樹脂,比例為1/43。
1977年推出的第二代豐田海獅,這個時候的典型特徵就是雙前燈,示寬燈和方向燈在兩側,這樣的經典造型一直到了五代海獅才算徹底的拋棄,而且這一代開始,豐田海獅系列逐步開始在此類廂式車當中嶄露頭角。從這一代開始豐田開始提供自動變速箱,發動機排量改成2.0L,二代海獅當時有長軸,標準軸,小貨車等多種版本。(真車圖和海獅插畫圖來自網絡)
下面是輪語過往海獅模型的推文連結:
【分析】情懷II(三代海獅)
【輪語】風景這邊獨好
模型的包裝採用開口紙盒,其實筆者並不喜歡這樣的開口紙盒,因為這樣的包裝不適合大量車模的堆砌擺放。微影的車模,不管是43比例還是64比例,紙盒外面都有熱縮袋進行塑封處理,這樣有利於車模的保存,筆者買了很多64比例的微影,大部分連這個塑封都沒拆。
模型整體上看比較乾淨整潔,漆面和縫隙水平也過得去,看來微影找的這家樹脂作坊比較靠譜。形準方面確實不好說,因為這一代的海獅都有些年頭了,原型也不太好找。模型的側面的裝飾線條是移印上去的,各處的標誌都是蝕刻片的,車身後方紅圈處的通風口(疑似空調通風口,求考證)粘歪了,這也是樹脂模型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模型的輪轂質感一般,採用了銀色油漆而不是鍍鉻來做表面處理,不過這樣也符合鐵質輪轂的特性。模型車窗的外圍都有黑色邊框,這個邊框是油漆畫的,看來負責這塊的工廠妹比較認真負責。
那個年代的汽車設計風格都是簡約為主,模型基本把該有的都做出來了,車頭的標誌全部都是採用蝕刻片,雨刮是塑料的,但質感不錯,側面的天線也比較纖細,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很不錯了,倒後鏡的質感一般,大燈模塊是獨立零件的,燈框過大,頭燈組合過小,貼歪了,車身貼紙都貼歪了。
模型的車尾更加簡潔,筆者也注意到,車尾的標誌沒有用蝕刻片,而是用了移印,其他方面也沒什麼亮點,當然也不會有較大的瑕疵。
又到了多角度對比環節,因為二代海獅真車照片太難找了,因此不能做到每個角度都有真車對比。
模型的整體漆面還過得去,縫隙的刻線也比較深,雖然沒有做滲線處理,但視覺效果不錯。然而當筆者認真看車頂的時候,發現有一大塊的橘皮現象,對於樹脂模型來說出現這樣的橘皮確實不應該啊。
模型的底盤非常簡單,除了備胎和一小段排氣管之外也就是一條浮雕的傳動軸。
模型的車頭和車尾都非常乾淨整潔,沒有出現一些山寨樹脂廠那種髒兮兮的感覺,看來微影在選擇代工作坊的時候還是有點要求的。
模型的內飾採用統一深黃色,細節刻畫比較少,儀錶盤用了貼紙,方向盤和車內飾同色,方向盤上的細節用油漆刻畫,整體上這款模型的內飾基本勉強及格(就其所在檔次而言)。
微影(Tiny)是一個香港的品牌,主要以推出香港題材的車模及相關產品為主,其車模產品的特點就是不限比例、不限材質、不限檔次,有現成的模具就在現成模具上開發,沒有現成模具的,就要看情況了。比如這次測評的海獅MK2就採用了樹脂材質,一共有兩個顏色,數量也就是幾百個。這樣的生產規模確實只有樹脂材質能夠做到。這款模型的官方售價為375元,屬於入門級樹脂模型的定位,不過從品質和QC來看,這款模型基本能夠達到消費者(例如筆者)的要求,對於筆者這樣的海獅玩家來說,應該屬於必收之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