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裡有人將人尿收集起來淋施農作物?對於這個問題,涉及到肥料的種類問題;其實肥料分為農家肥和化肥兩種,農家肥也分為植物肥和動物肥。
所謂的植物肥,指的是通過燃燒植物的葉子、莖等得到的草木灰;通過發酵的方式把植物的莖、葉、果皮、爛果等漚製成的肥料,比如玉米秸稈漚制的肥料;榨油剩下的油餅就是其中一種,比如菜籽餅。
至於動物肥,就是指動物的糞便、糞水,我們人也屬於動物的一種,那麼人尿也屬於農家肥的一種。
農村人收集人尿淋施農作物的原因
人尿又被稱作為氮肥,在我地(廣西北海)的20年前,由於農村生活條件不好,沒有多餘的錢去買化肥種莊稼,我們就想各種辦法去收集農家肥,什麼牛糞、豬糞、雞鴨糞、草木灰、腐熟的農作物莖葉等等,只要能夠為農作物提供養分的,我們都會收集起來;尿液可以促進蔬菜的莖葉生長,我們當時都會在廁所裡面放一個尿桶收集起來。
後來隨著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慢慢的用化肥代替了農家肥,用尿素代替了人畜尿;而且在廁所裡面積攢尿液,容易滋生蚊子,所以村民就不怎麼喜歡收集人尿了,甚至很多村民都慢慢不種地了。
但是近些年,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村民開始考慮飲食健康的問題了,擔心市面上賣的蔬菜被噴藥的,所以村民又開始自己種菜了;村民種菜之後發現,用化肥種的菜,口感方面不佳,還是用農家肥種的蔬菜比較鮮嫩和可口,因此村民又開始收集農家肥,開始把雞鴨糞、草木灰收集起來種菜,甚至很多中年老年的村民也開始用尿桶攢尿當作氮肥使用。
人尿作為農家肥的營養成分和作用
尿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氮肥,起初我們也不懂氮肥什麼的,只知道用尿液灌溉的蔬菜,長的非常快,個頭相對於其他沒有用尿液灌溉的蔬菜要好很多,葉子也更翠綠,而且蔬菜的口感相比於用化肥種的更加。
人尿中除了氮營養元素之外,還含有充足的水分,我查了一下資料得知,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97%)、尿素(1.8%)、尿酸(0.05%)和無機鹽(1.1%),因此我們在給蔬菜淋尿的時候,也同時淋水了,氮營養素隨著水一起滲入到土壤中,能快速的為蔬菜生長提供營養,是速效有機氮肥。
尿液收集注意事項和使用人尿作為農家肥的注意事項
尿液收集注意事項。尿液中含有尿素,放置久了之後,尿液會自行發酵、分解並釋放出氨氣,氨氣的味比較臭,易嗆鼻子,因此我們在收集尿液的時候,需要一天一倒。
具體做法是:傍晚的時候,廁所裡面放置一個尿桶,收集一晚上之後,早上就把尿液提到室外,倒入一個專門的容器中發酵,同時再把尿桶放回到廁所裡面收集尿液,傍晚的時候再倒一次,收集尿液的尿桶需要兩天一洗;這樣的做法主要是防止尿桶上積有汙垢,從而滋生細菌,也防止蚊子繁殖。
使用人尿作為農家肥的注意事項。新鮮的尿水,必須要先發酵再用來澆灌蔬菜,因為尿液在發酵的時候會產生熱量,淋到蔬菜的葉子或者根部,容易導致蔬菜燒苗;同時,我們在給蔬菜淋尿的時候,尿液必須要經過清水稀釋,具體尿液和水的比例是1:4,這個沒有太過具體的數據的,只要記住一點,尿液發酵時間越久越好,稀釋的時候,越稀越好。
蔬菜在淋尿水之後,必須要過了7天以上才能摘了吃。
總結
人尿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農家肥,雖然說尿素可以替代人尿提供氮肥,雖然人尿收集的時候麻煩,而且還臭,但是用尿液等農家肥種植出來的蔬菜口感非常的好,只要注意一些衛生就完全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