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資源大發現 臺灣東南海域疑似鯨鯊誕生地

2021-01-07 華夏經緯網

    年輕的鯨鯊在臺灣東南海域出現機率高,旁邊還常跟著寄生的印魚。(本報資料照片/田枰勇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東南部海域,可能是鯨鯊的故鄉?臺東縣成功鎮不少漁民,都有與海上巨無霸鯨鯊巧遇的經驗,而且多數為幼鯊,海洋大學鯊魚永續研究中心已啟動研究計劃,如果能證實臺灣東南海域是鯨鯊的誕生地,將是世界漁業資源的一大發現。

    由臺「文化部」補助的「海誓鯨盟」紀錄片團隊花了1年多,到臺東縣成功鎮探訪傳說中的鯨鯊故鄉,他們沿著臺東海岸線作地毯式的拜訪,收集小鯨鯊的目擊紀錄。製作人徐國揚表示,在鯨鯊尚未列入保育之前,當地的漁民就常在海上與牠們相遇,有時幼鯨鯊會誤中流刺網,就將它們養在船艙裡。

    「對全世界來說,這是個天大的秘密」,徐國揚說,身軀龐大的鯨鯊,其生命史仍有許多迷霧,其中出生的地點更是個未解的謎,他說,早期魚類學家就曾懷疑從臺灣到菲律賓這一線海域,可能是鯨鯊的誕生地。

    直到2013年10月,綠島田寮漁港外的定置漁網,發現1條長約72公分的小鯨鯊,臺灣海洋大學教授莊守正篤定地說,這條小鯨鯊還不太遊得動,可能就是附近出生。

    成功鎮漁民田枰勇談起在海上與巨無霸邂逅的經驗顯得很開心,他說,20歲出頭就跟著父親討海,10幾年前鯨鯊尚未禁捕時,曾與父親合力捕捉過1頭鯨鯊,後來陸續與鯨鯊巧遇過5、6次,去年10、11月就連續兩次遇見小鯨鯊,大家還拿手機跟這頭大個兒玩起自拍,甚至伸手去摸,船員說,觸感像沙紙。

    臺「農委會」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何源興表示,鯨鯊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魚類,又稱豆腐鯊,因為個性溫馴,常張著大口吃浮遊生物,也是漁民口中的「大憨鯊」,1996年7月,臺東地區的漁民捕獲1條雌鯊,隨後在其體內發現300條幼鯊及卵殼,證實鯨鯊是卵胎生。

    海洋大學鯊魚永續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徐華遜表示,凡是體長不超過3米,重量在300公斤以下的鯨鯊,誕生在二齡之內,都可以被叫做小鯨鯊。他將著手整理眾多的小鯨鯊目擊報告,正式啟動研究計劃,如果能確定臺灣東南海域是世界鯨鯊的繁殖、誕生地,將是鯨鯊生態研究的一大突破。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福建「鯨鯊遭當街切割」嫌犯被拘 鯨鯊去向仍在調查
    貨車運「巨魚」穿街而行  9月4日下午,新浪微博網友「BlueGood」發布圖片顯示,一輛貨車路過一處街道,車上裝載一條疑似鯨魚的大型水生動物。圖片顯示,該水生動物因體型過大,尾部拖行在地上並已破損,留下直線形血跡。該貨車在人流擁擠的街道上穿行,引來市民圍觀拍照。
  • 廣西北海海域罕見鯨鯊疑遭捕殺(圖)
    原標題:罕見鯨鯊疑遭捕殺   5月7日11:05北海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官方微博發布圖文稱「近日,北海潿洲島附近的中海油潿洲11-4油田B平臺驚現一條鯨鯊,繞著平臺打轉,旁邊還有小魚跟隨。」
  • 煙臺這裡海灘上發現一頭7米長的鯨鯊屍體!
    煙臺這裡海灘上發現一頭7米長的鯨鯊屍體!工作人員推測,這些海洋垃圾在鯨鯊體內日積月累卻無法消化,是致其死亡的「罪魁禍首」。附近漁民說;「前幾天颳大風,可能是漲潮帶上海灘的,發現時鯨魚已經死亡,肚子開了一個大洞,有可能是被船隻撞死。」不過,這只是漁民的估計 。記者隨即聯繫了海陽市海洋和漁業局,該局隨後派員聯繫專家到現場查驗。
  • 王亞民:捕殺鯨鯊是違法行為
    本期關注:鯨鯊屢被捕殺 新聞回放:據媒體報導,9月上旬,3條鯨鯊在青島附近海域先後被漁民捕殺並出售 9月12日,福建連江漁民捕獲一條長8.5米、重8.5噸的鯨鯊。在此之前,福建省沿海很少捕到這麼大的鯨鯊。在水產市場,一條長鋸把碩大的鯨鯊切成數段,光血就流了幾百斤。鯨鯊被宰殺後送往浙江,賣了8.5萬元。
  • 經查實為轉運救護受傷鯨鯊
    點擊查看更多視頻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陵水3月1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 通訊員 陳思國 符方堯)3月8日,一條疑似有人在三亞、陵水黎族自治縣附近海域捕撈鯨鯊的信息在網絡傳播,引起眾多網友熱議。據了解,國家農業部3月10日要求海南省有關單位介入調查視頻內容以及事件中鯨鯊當前狀況。
  • 美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主要政策與啟示
    美國大氣海洋局國家海洋漁業局的海域範疇為國家範疇的海域離海岸3~9海裡以外至國家海域邊界200海裡以內的200海裡專屬經濟區(EEZ)。目標是以科學為基礎,監測、評估、統計漁業資源,確立國家漁業管理計劃,以確保漁業的長期的生物學、經濟及可持續,防治與修復過度捕撈,提高長期經濟和社會效益。
  • 石獅漁民誤捕4.5米長鯨鯊 屬瀕危動物不得買賣(圖)
    閩南網8月3日訊 昨日下午4時許,石獅祥芝水產品批發市場裡,一條體長約4.5米、重約2噸的鯨鯊,引來很多人的圍觀。  捕獲鯨鯊的船長蔡成築說,他們是當天凌晨2時許捕到這條魚的,魚捕上來時就死了,打算以1萬至2萬元價格售賣他人。  不過,石獅市海洋與漁業局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吳教導員表示,若是鯨鯊,漁民不得進行買賣,否則會觸及刑法。
  • 西沙群島海洋漁業資源調查研究
    西沙群島海洋漁業資源調查研究2016-03-21 16: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6746 次 我要評論 ■中國南海研究院&nbsp康霖/文一、西沙群島海洋資源評估(一)西沙群島自然地理條件西沙群島位於南海中部,是我國海南省三沙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臺灣成為全球第五大「鯊魚殺手」
    華夏經緯網5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根據全球漁業統計,臺灣每年捕獲鯊魚數量約3萬至5萬噸,規模僅次於印尼、印度、巴基斯坦與西班牙。數量日益減少的鯨鯊也是臺灣漁民捕獵的對象。據《東森新聞報》報導,臺灣漁業署副署長謝大文指出,全球每年捕獲鯊魚約80萬噸,臺灣的捕獲量佔約7%,價值超過新臺幣10億元(約5200萬新元)。
  • 鯨鯊遭當街切割 嫌疑人已被刑拘
    貨車運「巨魚」穿街而行  9月4日下午,新浪微博網友「BlueGood」發布圖片顯示,一輛貨車路過一處街道,車上裝載一條疑似鯨魚的大型水生動物。圖片顯示,該水生動物因體型過大,尾部拖行在地上並已破損,留下直線形血跡。該貨車在人流擁擠的街道上穿行,引來市民圍觀拍照。
  • 新研究發現雌性鯨鯊 生長速度慢但最終體型大
    新華社訊 (記者郭陽)鯨鯊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主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儘管雌性鯨鯊生長速度更為緩慢,但成年後的體型更大。研究人員發現,雄性鯨鯊生長迅速,成年後的平均體長約8米;雌性鯨鯊生長速度較慢,成年後的平均體長約14米。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新一期《海洋科學前沿》雜誌上。
  • 我國海域的鯊魚有哪些?有大白鯊嗎?
    虎鯊著名的噬人鯊(大白鯊)、虎鯊(居氏鼬鯊)、牛鯊、錘頭雙髻鯊,以及三種濾食性鯊魚——鯨鯊、姥鯊、巨口鯊均在我國海域有分布,我國是鯊魚種類和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巨口鯊南海海域記錄的軟骨魚種類包括35科158種,其中有29種只發現於南海海域。
  • 東南沿海的白色精靈——中華白海豚
    在我國的東南沿海,漁民出海打魚時,有時會看見白色的大魚躍出水面,同時發出了「chi-chi」的聲音。有的人好奇,認為這是海神媽祖的保佑;有的人害怕,覺得這是天災的預警。它的身影自唐朝以來就在民間時隱時現,它就是東南沿海的白色精靈——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的躍身擊浪。
  • 一受傷瑞氏海豚現身惠東海域 目前正在救護(內附最新視頻!)
    9月9日,一頭受傷的瑞氏海豚在我市港口大澳塘海域被發現,當天,在市海洋與漁業局、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亞灣水產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單位部門的合力救助下
  • 投入大了魚卻少了 海南漁業何時能再現魚滿艙?
    記者近日走訪我省一些漁業市縣發現,龍昆村並非個案。除臨高外,瓊海、三亞等地也有漁民放棄捕魚。漁民們感嘆,漁業資源每況愈下,油價和人工成本不斷上升,捕魚「沒有前途」。  海南漁民基本在近海捕魚,而目前我省近海漁業資源出現明顯衰退。「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的漁歌,對海南漁民來說,已成漸行漸遠的記憶。現今,海南近海漁業已深陷困境。
  • 我國首開鯨鯊衛星跟蹤研究 3條鯨鯊昨歸海(圖)
    3條巨大憨厚的鯨鯊從南海深海網箱中遊向無邊無際的大海  我國首次開展鯨鯊衛星跟蹤研究 3條鯨鯊昨放歸大海,其中兩條裝有GPS  本報訊 (記者/蘇稻香通訊員/楊少松周冬華) 昨日,美麗的海南三亞灣畔的鳳凰島,由農業部漁業局、中國漁政指揮中心、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和三亞市政府聯合舉辦的
  • 被人類發現不到200年,鯨鯊已經瀕危,人類該反應了
    據報導,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裡,研究人員通過對生活於西澳大利亞州,寧加盧珊瑚礁附近海域中的54頭鯨鯊的持續追蹤,發現雖然雌性的鯨鯊生長的速度非常緩慢,但是它們成年後的個體要比雄性的鯨鯊大很多,這項研究報告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海洋科學前沿》上。
  • 雅魯藏布江漁業資源首期科考發現 中遊異齒裂腹魚最多
    雅魯藏布江漁業資源首期科考發現 中遊異齒裂腹魚最多2014-05-12 16: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西藏新聞網        瀏覽量: 4059 次 我要評論 考察「雅魯藏布江中遊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總經費1473萬元,實施期為5年,是近年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全面的雅魯藏布江漁業資源科學考察。
  • 「臺日漁業委員會」協商無果 臺漁民欲集結200艘漁船抗議蔡英文...
    【環球網綜合報導】第8次「臺日漁業委員會」3月5日至7日在東京舉行,9日,有臺媒報導稱,今年日本方面依然不願針對「八重山以南海域及衝之鳥海域作業問題」與臺協商,對此,臺灣屏東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痛批,這次會議沒有達成作業規則協議,將集結200艘漁船到八重山以南海域,抗議蔡英文當局漠視漁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