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栓狗繩,沒戴狗套,兩條中型犬突然撲來,咬了路過行人的腿。
家住周浦鎮瑞建路88弄中金海棠灣10號樓的劉先生,對烈性犬牛頭梗有著切膚之痛。事情發生在去年底,雖然半年多過去了,腿上的疤痕仍清晰可見。涉事犬牛頭梗明令禁止個人飼養,為什麼會出現在小區?傳言它有合規的「犬證」,在哪兒?兩條惡犬為何至今仍能在小區「逍遙法外」?這些疑惑一直縈繞在劉先生的心頭。
圖說:半年多過去了,劉先生腿上的傷疤仍清晰可見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事隔半年,咬人犬為何還沒被收容?
「半年多了,這大片黑淤青一直沒消下去。」 劉先生指著左腿外側的傷疤說。他回憶,去年12月15日晚上10時許,他從地下車庫走到電梯口,準備搭電梯上樓。電梯門剛打開,只聽一聲吠叫,一黑一白兩條狗迅速朝他撲來。還沒來得及反應,他的左大腿連帶臀部瞬間疼痛難耐,厚長褲被撕裂開一個口子。
「不好,被狗咬了!」劉先生說,他當時就怒吼狗主人,兩條狗怎麼都不栓狗繩。對方輕描淡寫來了一句「平時都這樣遛狗,以為這個時間點沒人」。
劉先生隨即報警,並坐120救護車去了醫院。事後,他從物業處調取了當晚監控視頻,經人提醒,才知曉其中一條咬他的白狗,是禁止個人飼養的烈性犬只牛頭梗。
圖說:上海禁止個人飼養包括牛頭梗在內的烈性犬只 季晟禎 攝(下同)
記者在監控視頻裡看到,肇事犬主帶著一黑一白兩隻狗進電梯下樓。兩隻狗體型不小,顯得很興奮,在逼仄電梯裡一直上躥下跳,主人連連退到牆角。值得注意的是,兩隻狗均沒栓繩和戴嘴套。由於車庫的電梯門口是監控盲區,因此劉先生被咬畫面並未拍到。此外,記者還注意到,當晚在劉先生被咬後不久,肇事犬主帶著兩條狗坐電梯上樓,此時她手裡拿著疑似牽引帶的東西,但兩條狗依舊沒束繩。
雙腿被咬後,劉先生靜養了一個多月。其間,他多次向居委、物業和屬地派出所反映,應立即查處惡犬是否有狗證,並將它們帶離小區,但無人響應。給他的回覆始終是「那戶有狗證」。
有「狗證」就「管不了」?劉先生憂心忡忡,目前兩隻「定時炸彈」還時常在小區裡篤悠悠蹓躂。
疑竇叢生,禁養犬「狗證」到底在哪?
記者在劉先生的病例上看到:左下肢見兩處咬傷痕,一處直徑約2.5cm皮膚挫裂傷伴淤血,右下肢一處咬傷。「我當過兵,狗撲來時能迅速掙開,萬一咬到的是老人和孩子,後果更不堪設想。」
圖說:咬傷就診病例
然而,讓他不解的是,投訴半年多來,居委、物業和屬地派出所仍未「調查」清楚另一隻肇事黑狗是什麼品種,是否也是禁養犬?「調查」稱牛頭梗有「狗證」,禁養犬的「狗證」是如何辦出? 為什麼放任烈性犬留在小區?
7月10日,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輾轉多方,尋找答案。
中金海棠灣居委會:狗主人說黑狗沒證,白狗有證,但大家都沒見過她的「狗證」,居委會也沒執法權去處理。
中金海棠灣物業:印象中兩條狗都沒證,物業沒過多介入此事。
肇事犬主:黑狗是撿到的草狗,沒辦證。白狗是牛頭梗,在浦東三林辦了「狗證」。
採訪中,她拒絕向記者出示「狗證」。
狗案頻發,執法緣何總是「慢一拍」?
如此兜兜轉轉一大圈,記者也「繞糊塗」了,只得向屬地派出所尋求解答。
據悉,肇事犬主是小區裡的租客。經辦此事民警用頗為不確定口吻告訴記者,黑狗可能是鬥牛犬。據他介紹,當時「上門調查」時,肇事犬主說牛頭梗曾在三林鎮辦過「狗證」,不過證件一時找不到。那是否核查過「狗證」?「如果在三林辦證,我們這邊不太好查。」對犬主違法養犬是否有做相應查處?對方坦言「沒有」。
相關法律人士指出,根據《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上海市禁止個人飼養包括牛頭梗在內的烈性犬只。也就是說,無論肇事犬只是否取得「合規」的「養犬登記證」,公安部門都應即刻將其收容。
入夏以來,滬上狗傷人事件屢屢發生。尤以閔行區古美西路烈性犬咬人事件再次將狗患矛盾推到風口浪尖。據12345市民服務熱線數據顯示,自今年5月至今,涉及不文明養犬、無證養犬等投訴多達3000餘件,其中不乏反覆投訴。不少市民質疑相關職能部門「和稀泥」,執法形同虛設。業內人士指出,狗惹禍是表象,背後的「人」才是關鍵。狗患治理之困在於,除了要依仗公民的自身素養外,還考驗著各職能部門的協同合作。
事到如今,惡犬依舊「逍遙法外」,「狗證」疑雲尚未消弭。這也不由讓人思考,犬只管理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專家提醒:被犬類咬傷後,應立刻衝洗、消毒、就醫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李剛介紹, 每年6月至10月,犬類動物容易煩躁和衝動,也是傷人高峰期。「狂犬病毒潛伏期一般在10至14天,一旦發病,病死率100%。」
他也提醒市民,如果被犬類動物抓傷或咬傷,切莫大意,應立即用流動的肥皂水或清水衝洗傷口15至20分鐘,衝洗後用碘伏消毒傷口,然後及時到狂犬病治療定點醫院就診。
新民晚報記者 季晟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