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4月2日訊(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黃妍妍)用蛋糕講解切割立體圖形,借用牛奶盒講解體積……記者今天從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三角湖小學博學校區獲悉,該校五年級數學教師許雅婷身在外地,缺少教具,她自己想點子,把生活中的實物引入「空中課堂」,讓孩子們更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
對五年級小學生來說,數學有一些內容不易理解的。「單純只通過空中課堂的視頻講解,不少孩子很難理解。」許雅婷說,她必須自己想辦法,讓知識點變得更加形象、生動,讓空中課堂成為孩子們眼中的「歡樂學堂」。
每天下午是許雅婷老師的答疑時間,她先在直播間帶領學生回顧上午所學的知識,接著針對前一天數學作業裡暴露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學生們學到立體圖形這一單元,此時需要藉助具體的物體,平時在課堂上老師有藉助教具,向孩子們展示。如今,因為身在外地,缺少教具,許雅婷老師只能自己想辦法,動手尋找身邊的「教具」。
講解禮品包裝知識點時,許雅婷老師在家裡找到一個盒子,再拿繩子將它「包裝」起來,直播時向學生展示實物。這樣一來,學生更易找到解題思路;講解切割立體圖形後表面積的變化規律時,許老師找來一塊蛋糕,引導學生不停地思考。切割前,表面積是塗了巧克力的部分,那切割之後呢?這樣,直播間裡因為有了蛋糕這一特殊教具,變得熱鬧起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被激發起來了。
講解體積單位時,許雅婷老師找來四個牛奶盒,幫助學生們了解一立方分米有多大。老師把四盒牛奶拼起來,體積大約是一立方分米。此舉讓學生們更形象地了解到體積的大小和單位了。
記者了解到,每天答疑課上,許老師直接在平板上用手寫筆通過勾畫來進行習題講解。這樣做,一方面能用軟體自帶的螢光筆功能,勾畫出題目重點,培養學生較好的審題習慣。另一方面,軟體上豐富的畫筆功能,能讓老師瞬間切換使用合適的筆刷,讓講解更加清晰。
「許老師講課時那麼幽默,所用教學用具又如此有心。」不少學生表示,這樣的直播課既輕鬆好玩,又會容易掌握知識。同時,老師積極樂觀的態度,也會感染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