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雀魚一樣,月光魚也是卵胎魚。孔雀魚和月光魚的養殖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月光魚對水質的要求不會太高,月光魚的適應性等各方面都很強,如果魚友想要養好月光魚,水溫應該保持在22~28攝氏度之間,另外,水溫方面需要強調的是:養月光魚的水溫不得低於16攝氏度。月光魚對生活水溫的要求不高,但一旦水溫下降或波動大,月光魚就容易染上白斑。
有時可在專用魚缸裡放一根備用的加熱棒,以備不時之需。經過加熱,治療白點病沒有問題。溫度升高至30℃左右,維持一個星期左右,白點病基本會痊癒,主要看白點的病情如何,嚴重的情況需要配合藥物治療。明月魚性情溫和,屬於安靜品種。
就飼料而言,月光魚飼料以活水蚤為主,偶爾也可餵以切碎的菠菜或萵苣葉。欲飼養月光魚,飼料必須營養均衡,月光魚屬於雜食性魚類。
每產一隻月季的數量也可以多達20~60隻。特別要注意的是,月光魚的飼養容易發生變異,已穩定的月光魚品種不適合與劍尾魚或其它月光魚混合飼養。水中 PH值應保持在7.3-7.5之間即可。
用清水代替月光魚時,可向新水中加入少量的鹽。
月光魚類一般飼養於大型草缸中,為便於也可選擇河川石礫(顆粒較大)輔於下方,中層鋪有基肥,用作水草肥料,上層鋪有矽砂(石英石礫),為便於也可全部鋪有矽砂,一般灌水一周後再種上水草,水草從水族商店買來,從盆裡取來,剪去爛根、爛葉,插進底砂中,應從易存活、廉價的水草如斯必蘭、蜈蚣草等開始。
月光魚是一種體形特徵非常明顯的魚類,月光魚的背鰭位於身體的中部,而其胸鰭和腹鰭則非常接近,幾乎與背鰭對稱,尾鰭也非常獨特,呈扇形。
肚子也比較圓,雖然有很多不同的品種,顏色也差了很多,比如紅月光魚、藍月光魚,還有一些金色的,還有不同品種間的混血,但幾乎可以一目了然。
月光魚對環境及溫度的適應性較強,一般可在20-28℃的水溫下生存,受原始產糧地環境因素的影響,月光魚喜歡中性或偏弱鹼性的水質,其對水質變化的適應性較好。月光魚也不需要太頻繁地換水,只需每周少量。
月光魚食性也較雜,喜歡吃活餌但也可以吃人工飼料,活餌如豐年蝦、紅蝦、絲蚯蚓等,餵食前要處理乾淨,或直接買商家處理好的冰凍產品,人工餌料最好是薄片,一天一次到兩次都可以,月魚的性情也很溫和,可與其它性情同樣溫和的熱帶魚一起餵養。魚缸裡顯得比較安靜,吃飯時也不會與別的魚搶食,都是不急不忙的樣子。
兩性間的差異更為明顯,月光魚雌雄間的差異也更為明顯,它也是體內受精的卵胎生魚類,雄性月光魚的臀鰭呈圓弧形,而雄性月光魚的臀鰭則主要是交配時體內受精。女性和男性在一起遊泳的對比會更明顯。
月光魚性成熟大約需要半年,成熟的雌性腹部膨大,出現黑色胎斑,雄性月魚臀鰭有特殊的棒狀,雌性月魚臀鰭呈圓弧狀,雄性月魚臀鰭則主要是在交配時在體內受精。
女性和男性在一起遊泳的對比會更明顯。雄魚不斷地追逐母魚,最終與雌魚進行體內受精交配。經受精後雌魚胎斑會變大且呈黑色,肛門略微突出,公母魚可與母魚分開,母魚可撈到育殖箱待產,育殖箱選擇寬一點的,免受雌魚的壓迫,幼魚從母魚出來兩三秒內即可遊動,此時依靠自身卵黃的養分,過幾天仔魚就可以吃豐年蟲無節幼體或草履蟲,再稍大一點則可吃成豐年蟲,也可吃人工飼料,如小顆粒飼料,也可吃螺旋藻片劑,總之飼料要適口投喂。
月光魚類繁殖期應注意的事項
一、月光魚在繁殖過程中儘量不要讓母魚處於極度飢餓的狀態,以免母魚吃剛產出來的卵。
二、月光魚母胃達到通過光線可以清楚看出母魚體內有粉紅色的卵時,需將母魚與其它魚種隔離,最好用小魚缸單獨放置母魚。
母魚生產過程中避免驚嚇,避免在產後吃小魚,母魚產後需放回原專用魚缸,小魚獨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