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試駕 原創]
這一塊冰冷的湖面,奔跑的是熾熱的火焰。 ——題記
在我國內蒙古東北部有一個被稱為「冰雪之鄉」的城市——牙克石,在那兒的雪原上,保時捷每年都會為全國的汽車愛好者舉辦一次「保時捷冰雪駕駛體驗」活動。在這4天2夜的時間裡,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前方彎道,漂移」、「前方彎道,漂移」、「前方彎道,漂移」的動作。從早上6點鐘起床,到傍晚太陽落山,除了吃飯時間外,一直反覆重複著那些看似簡單的動作,但是這些動作帶來的樂趣卻讓人心癢難耐。我想倉鼠籠裡的倉鼠在踩著滾籠第一圈時,心情可能也是這樣。
在這次活動中,保時捷帶來了旗下的全部車型,以此讓大家學習RR(後置後驅)、MR(中置後驅)、FR(前置後驅)以及4WD(全時四驅)等不同驅動方式的漂移駕駛技巧。
當然,918雖然出現在現場,但你懂得。
教練團隊同樣強大,12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教練,包括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現役車手班傑明,他們已經連續5年參加保時捷的冰雪試駕,是教練,更是相互交流的朋友。
試駕賽道
位於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雲龍湖,夜晚超過零下30°的氣溫將湖面凍得結結實實,就在這冰面之上,五條賽道等待我們去挑戰。
1-3號賽道為練習賽道,4號賽道為上海保時捷體驗中心的全新賽道路線,5號賽道則為2016年冰雪漂移的最新賽道——縮小版上海國際賽車場。
由於5號賽道是縮小版的上海國際賽車場,因此也保留了上海國際賽車場標誌性的螺線型收縮的彎道和一條超級長的直道。在這條縮小版的直道上可以輕鬆突破120km/h,但賽道的盡頭為一個很急的S型彎並且緊連著終點,又是雪地道路,因此這條賽道在這兩天可謂是分分鐘教我們做人……
OK,那麼面對如此具有挑戰性的賽道,我們該如何徵服呢?答案就是漂移,是的,我們這兩天的任務就是在這些跑道上,完成漂亮的漂移動作。在練習漂移之前,充分的駕駛培訓和理論教學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本次所要掌握的幾種雪地漂移方式以及駕駛技巧。
1.Rallye Flick(斯堪地那維亞式過彎)
Rallye Flick我更喜歡叫它鐘擺式過彎,而熟悉《頭文字D》的朋友也一定會聽過它的另一個名字,重心轉移法過彎。作為在WRC中最常使用的漂移技巧,它適用於各種驅動方式的車輛,尤其是抓地力不足的路面上(沙地、雪地)是斯堪地那維亞式過彎的最佳舞臺。
斯堪地那維亞式過彎主要適用於S型彎或者接近甚至小於90°的急彎。以上圖向右側過彎為例,在彎前,並不是沿著外側線路,而是沿著賽道中間行駛,入彎時先左打方向(不可大於90°),緊接著再右打方向,從而破壞後邊驅動輪的抓地力,此時由於慣性車尾會產生順時針的橫向滑動,也就是產生轉向過度(俗稱甩尾),這時不要慌張,合理的橫向滑動可以幫助我們以更快的速度通過彎心。此刻必須迅速把方向盤反打向前進的方向(俗稱救車),車尾部向外移動的越多,方向反打的角度就越大,同時調整油門深度以保持漂移的角度去完成過彎。
在練習和與教練的交流中,有這麼幾點需要注意:首先在進彎打方向時,方向盤的轉動角度都不宜超過90°,同時在向左打方向時,右腳要離開油門或者輕帶著一點油門,等向右打方向以及反向打方向時在對油門進行控制。其次在完成前面兩個動作後,反打方向前車輪要時刻指向出彎方向,同時油門動作必須細膩,因為整個漂移的過程都與油門控制有著緊密聯繫。
2. Turn-in on brakes(帶剎車入彎)
帶剎車入彎的漂移方式很好理解。在弧度比較大的高速彎道,在入彎前和賽道走線類似,車輛需要沿著外側路線入彎,此時通過輕踩剎車的方式將車輛的中心瞬間轉移到車頭,從而後輪抓地力下降而產生側滑。當車輛開始出現側滑甩尾後,開始反打方向並實時調整油門深度,這樣一個漂移的動作就隨之產生。
如果你能將以上兩種方式熟練運用,跑幾次賽道熟悉了路線,接下來就可以盡情的享受漂移的樂趣了。你還記不記得《頭文字D》中,拓海在秋名山駕駛AE86在最後五連發卡彎超越中裡毅的Nissan Skyline R32 GT-R嗎?AE86在連續彎道,通過左右擺動控制車輛的橫向重心,並且輔助剎車改變車輛的前後重心,從而劃出一道完美的漂移路線,也徹底震驚了中裡毅和跟在後面的高橋啟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