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蟲植物:美麗優雅的高山捕蟲堇
花木君
自然界無奇不有,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鏈中,植物幾乎總是處於最底層,然而,卻有少數植物反其道而行之,能夠捕食動物,這就是食蟲植物,也叫食肉植物。
瓶子草
據統計,全世界有630餘種食蟲動物,分布於10個科約21個屬,有300多種只有捕蟲功能,而沒有消化能力,因此只能稱之為「捕蟲植物」。我們稱即有捕捉功能又有消化功能的植物為食蟲植物,一般來說只能捕食一些小昆蟲、小飛蟲的叫「食蟲植物」,而可以捕食小型哺乳動物或爬行動物,比如一些蛙類、小蜥蜴、小鳥等小動物,因而也稱為「食肉植物」。
豬籠草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陸續介紹了國內常見的品種,諸如豬籠草、捕蠅草、瓶子草、捕蟲堇、狸藻、茅膏菜等等,今天我們把高山捕蟲堇作為專門一章介紹一下。
高山捕蟲堇(學名:Pinguicula alpina L.),是狸藻科、捕蟲堇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基生呈蓮座狀,3-13枚,脆嫩多汁,幹時膜質;葉片長橢圓形,邊緣全緣並內卷,頂端鈍形或圓形,基部寬楔形,下延成短柄,上面密生多數分泌黏液的腺毛,背面無毛,兩面淡綠色,側脈每邊5-7條;花單生,花梗1-5條,長2.5-13釐米,上部於結果時增粗,無毛;花冠白色,距淡黃色;蒴果卵球形至橢圓球形,種子多數,長橢圓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高山捕蟲堇屬於捕蟲堇屬,全屬約83種,中國僅產2種,分別為北捕蟲堇(Pinguiculaalpina)和高山捕蟲堇(Pinguiculavillosa),北捕蟲堇在我國僅分布在大興安嶺地區;高山捕蟲堇從北部的山西向西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區狹窄分布,常在海拔2300~4500米的中高海拔的陰溼巖壁間或高山杜鵑灌叢下生長。
墨蘭捕蟲堇
高山捕蟲堇和其他食蟲植物的捕食方式不同。豬籠草和瓶子草,以奇特的捕蟲囊造型收納昆蟲,捕蠅草以「維納斯的睫毛」夾住飛蟲,狸藻則依靠流水在捕蟲囊吞噬小蟲子,茅膏菜依靠耀眼的「露珠」招引粘住飛蟲。然而和毛膏菜一樣,高山捕蟲堇沒有捕蟲囊,依靠自身分泌的粘液散發出的氣味誘惑小蟲子,然後粘液粘住昆蟲,再分泌消化酶將獵物溶化「吃」掉(如圖)。
高山捕蟲堇具有初級的消化循環,葉片受到刺激會收縮,如果有昆蟲掙扎會刺激葉片捲曲並且刺激葉片分泌另一種腺體——消化酶,如果昆蟲較小,那麼分泌出的消化酶也就較少,不僅如此,若分泌的消化酶用不完,還可以回收進去,下次再分泌。
愛絲捕蟲堇
捕蟲堇屬的植物,葉片都呈蓮座狀,排列有序,端莊典雅,並且捕蟲堇的花色大多都很豔麗,花葶較高,一到花期,亭亭玉立,靜雅開放,因而具有較高的觀賞性,現在國內花卉市場引進不少捕蟲堇屬植物,諸如墨蘭捕蟲堇、愛絲捕蟲堇、櫻葉捕蟲堇、碩大捕蟲堇等等,受到不少喜歡食蟲植物愛好者的青睞。
北捕蟲堇
高山捕蟲堇和北捕蟲堇,是我國僅有的兩種,其中北捕蟲堇多分布在泥炭沼澤地帶,花色淡紫色,較為耐寒,可以承受-2℃的低溫,過低則上部葉片乾枯。高山捕蟲堇則分布在高山崖壁和灌木叢下,每年初夏,散布在巖壁間,葉片厚糯,正面綠色, 背面以及花莖紅褐,花葶柔細高挑,猶如一朵朵小蓮花,花朵潔白舒展,非常優雅。
在植物界,捕蟲堇是比較奇特的食蟲植物,其奇特的捕食昆蟲的功能讓不少研究者嘖嘖稱奇,而且其蓮葉狀的葉片,符合不少佛系植物愛好者的喜愛,因而有不少人在收集養殖,然而大多為國外進口的園藝品種。
相對於國外不斷開發捕蟲堇屬植物的園藝價值,國內捕蟲堇並未受到更多關注,依然在山野間悄然開放,尋常人即便是看見也可能不太在意。事實上,現在食蟲植物的市場非常廣闊,國外通過屬間雜交和培育,不斷地擴充出新的觀賞品種,受到很多植物愛好者的追捧。
因而,希望有關研究者和植物愛好者,能夠開發園藝產品,把這個奇特的食蟲類植物推介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欣賞,同時可以豐富花卉市場,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2019-7-13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