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為虎作倀」由來唐穆宗時期,為什麼古人認為有倀鬼作怪?

2020-12-03 盤古說今

相傳唐穆宗時期有個叫馬拯的處士,某日山間遊玩天色漸晚迷了路,差點踩上獵人的陷阱。被獵人拉上樹,獵人說山間有虎,不如先在樹上住一宿。半夜時,馬拯被一陣嘈雜之聲驚醒,一看樹下竟有十幾個人男女老幼,但聽到樹下有人說:「快來看,這裡有個陷阱,這是誰想謀害咱們大王啊,趕快把他拆了吧!」於是他們七手八腳地把獵人的陷阱拆了繼續趕路去了。馬拯感到匪夷所思,便叫醒獵人把剛才的情況說了一遍。獵人說:「那些都是倀鬼,就是被老虎吃了的人。專門為老虎探路的,他們說的大王就是老虎,看來老虎要來了。」邊說邊趕緊下樹把陷阱重新布置好。上樹不久果然有虎至,並觸動了陷阱的機關,被一支利弩射殺,死前難免一陣咆哮。咆哮聲傳出很遠,那幫倀鬼聽到回來一看,虎已死絕。頓時痛苦失聲,馬拯罵道:「爾等倀鬼,自己是怎麼做的鬼啊?都是被這隻惡虎吃了,還『為虎作倀』,虎死狐悲什麼?!」

以上便是為虎作倀的來歷。我們知道,為虎作倀這個成語形容沒有主見的人,幫壞人做事,幹壞事,成為壞人的打手和幫兇。他們甚至明明自己先受了傷害,還要幫助惡人去害更多的人。現實案例中就有不少被引誘吸毒的人,反過來也參與引誘別人吸毒。還有個別被強姦的女性也輪為強姦犯的幫兇,幫他們拉皮條,殘害自己的小姐妹。還有那些傳銷者,明明知道自己上當受騙,還要騙自己的親戚朋友。所以,現實中為虎作倀的例子太多了。

其實,本文第一段的傳說只是傳說之一,唐朝戴孚的《廣異記》、唐·裴鉶《太平廣記》、明《趼廛筆記》等著作中都有類似傳說。其實意思都是說的倀鬼被虎俘獲,心甘情願地為虎效命,並幫助老虎開道,破壞獵人的陷阱,尋找更多的無辜者讓老虎享用。一但碰到單行的人,他們便引誘到老虎身邊,甚至還會扒光被害者的衣服,以方便老虎進餐。那麼為什麼古人會認為有倀鬼助虎呢?

原來,古時候虎患嚴重,虎難也不斷,死於虎口之人不勝枚舉。人們往往談虎色變!畏虎之情溢於言表。也難怪武松打虎後那麼受人愛戴了。我們知道虎死如雞,人死如虎。意思就是說人不害怕死虎,而害怕死人。死的人多了,越發讓人害怕,尤其死者的親戚朋友鄉鄰們,他們之中的膽小者就難免會做各種各樣的噩夢,其中不乏有夢到被虎吃的死者,去引誘自己上山入林也遭虎險的噩夢。古人都信夢,做了噩夢也會跟家人說。因虎患嚴重,說夢的人也有可能有朝一日會慘遭虎口,所以一但有說夢的人也被虎吃,倀鬼一說就等於應驗了!

好在當今盛世沒有虎患了,而且老虎越來越稀有了,都成保護動物了。其實世上哪裡有什麼鬼啊?只不過人的心裡、夢裡確實是有鬼的,各種鬼都有。

相關焦點

  • 有多少人知道,為虎作倀的「倀」是什麼,為何如此招人恨
    中國的成語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數不清的典故和傳說。有一些成語大家用起來都非常熟練,卻不見得人人都完全了解它。例如,「助紂為虐」和「為虎作倀」經常被連用,指代為壞人做事的幫兇。前者簡單,後一個「為虎作倀」的倀到底是什麼,大概有些人不太清楚。
  • 成語「為虎作倀」中的「倀」是啥意思?有什麼典故?你可能想不到
    「為虎作倀」這個成語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比較常見、常用的成語,貶義詞,比喻幫助壞人作惡、幹壞事的幫兇,比如古裝劇中,某某富家紈絝強搶民女,其僕人幫著主子搶人、打人,這樣的群體就是幫兇。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經常會見到為虎作倀之事。知道了成語的釋義,那你知道這裡面的「倀」是什麼意思嗎?有什麼典故和來歷嗎?傳說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當時有個叫馬拯的讀書人,他聽說衡山的祝融峰有一個「伏虎長老」,於是想去拜訪一下。
  • 成語故事品鑑《為虎作倀》
    當老虎到四處去尋找吃的東西的時候,「倀鬼」一定與老虎一道,替老虎在前面引路。遇見路途上有人捕殺野獸的暗藏機關或者埋伏的陷阱時,倀鬼就帶著老虎繞道過去。倀鬼稱呼老虎叫「將軍」老虎死後他還痛哭流涕。《天雨記談》這部書上有這樣的記載:「人遇見老虎,衣服的帶子便自動解開,都另外放在地上。
  • 成語故事天天講——為虎作倀
    為什麼要讀成語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積澱,成語的背後涉及很多歷史典故,把成語的含義跟背後的典故結合起來,讓孩子在掌握詞語的同時,還能了解成語背後的文化以及成語典故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 這個成語教育意義竟然這麼大
    故事簡介從前有個讀書人,叫馬拯,有一次外出遊玩,被困在了山澗裡。眼看夜幕降臨,一位好心的獵人幫助了他,讓他在樹上的草窩睡覺。馬拯在睡夢中聽到樹下幾個小人竊竊私語,原來它們是山中虎大王的倀鬼,準備把馬拯送給虎大王打牙祭。
  • 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有3個原因
    文 | 歷史九點半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漢語獨有的表達方式,博大精深。它一般由4個字組成,每一個成語的背後,大都有一個故事或典故,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千百年來影響深遠。據統計,中國約有5萬個成語,其中96%是四字成語。
  • 為什麼竹子開花,被古人認為是不祥徵兆?看完解開多年疑惑
    植物開花一般都是美好的象徵,但是竹子開花卻被認為是不祥的徵兆,甚至還因此衍生出了一句俗語,竹子開花,馬上搬家,因為在古人的眼裡竹子開花,都伴隨著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需要趕緊搬家,不然將招致災害。現在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了解一下竹子為什麼會開花,其實關於竹子開花的因素很多,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一般分為兩種,那就是周期說和營養說,周期說認為植物是由一定生長周期的,竹子也不例外,所以當竹子到達一定時期之後,就會開花結果。而營養說認為竹子開花是受營養不足,天氣乾旱,環境突然惡變等外在因素的影響。話又說回來了,古人為什麼會認為竹子開花是不祥徵兆呢?
  • 綠帽子的由來:古人戴和現代人戴,意義一樣嗎?
    那麼,「綠帽子」為什麼會成為妻子出軌的代稱呢?這要從一個傳說開始說起。古時候,有一對小夫妻。妻子貌美如花,平時就在家裡做點針線活,丈夫常年在外做生意,枕冷襟寒,嬌豔的妻子耐不住寂寞,跟一個賣布的好上了,常常趁丈夫外出做生意時跟賣布的一起廝混。一天,丈夫到城外打獵,賣布的以為他又要外出做生意,迫不及待地和相好幽會。
  • 成語「一問三不知」具體指什麼?有何典故?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別人問問題,自己並不知道,有可能會被別人嘲笑:一問三不知。其實這句成語流傳的時間比較長,成語背後還有一個典故。現如今很多人只知道用成語,卻不知道成語的真實含義,尤其是這句話一問三不知到底是指的是哪三個方面,人們並不知道。
  • 關於狗的成語有上千條,沒有一個好的,狗為什麼就這麼「卑賤」?
    一般而言,通覽一種語言中的成語或詞彙構成,是可以多少看出該民族對一些事物的心理定式和價值判斷的。「狗」在漢語中的定位,往往便與貶斥相連。狗材走狗,豬狗不如,雞鳴狗盜,雞犬升天,狗仗人勢、甘效犬馬、喪家之犬等等。
  •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今天的問題是「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大家都知道答案嗎?這裡小編根據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問題,下面就是11月12日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這道題的答案了,來看看吧。11月12日螞蟻莊園問題問題題目: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 小貓那麼可愛,為什麼帶貓的成語卻沒有一個褒義?
    捉鼠拿貓這個成語出自元代的一出雜劇,「若論我腹中的兵書,委的有神鬼不測之機,有捉鼠拿貓之法。」意思是有抓住老鼠和貓的本事,比喻制服敵人。無論這個成語是同意複合詞還是偏義複合詞,貓都對應著鼠,抓貓還是抓老鼠在創作者那裡似乎沒什麼區別,都是對付敵人。
  • 古人為什麼不「待見」蛇?每到蛇年災害多荒年多
    但凡與蛇有關的諺語、成語、歇後語等大多都含有貶義,甚至認為蛇年是兇年、屬蛇的人「命」不好,在12生肖中屬蛇的人被稱為屬小龍……  中國古人何時起不再崇拜蛇?  1958年,在距今約5500年的甘肅省甘谷縣西坪遺址上出土了一件彩陶瓶,瓶的腹部有一條用墨彩繪出的人首蛇身神怪。
  • 為什麼說豬朋狗友?古人的說法原來是有深意的
    「朋友」這個詞我們經常掛在嘴邊,帶「朋友」兩個字的成語也有很多,像「豬朋狗友」、「呼朋喚友」等等。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朋」和「友」是一個意思嗎?為什麼說「豬朋狗友」而不是「狗朋豬友」?下面讓老程和你一起探究一下,古人造「朋」和「友」這兩個字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 端午節的由來你一定認為是這樣的
    一般認為,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實際上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眾的心裡願望而已。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 專家:古人認為蛇象徵吉祥富裕
    「而且蛇年在古人眼裡是富足吉祥的年份。蛇有蛇富之說,而非現在說起蛇都是負面的含義。」   每19年就有7年無春  因為2013年的農曆蛇年立春在春節之前,蛇年從哪天算起便成了話題。但復旦大學研究民俗學的鄭士有教授認為,這根本不需要爭論。
  • 為什麼古人認為月亮上面會有桂樹?吳剛砍的究竟又是什麼?
    可是,為什麼古人偏偏把桂樹放到月亮上面去呢?「桂」其實有好幾種,而古人最早說到的「桂」,並不是桂花樹,而是肉桂。早在上古時期,肉桂就深得大家的器重,它不但是高潔的象徵,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香料,而且還能造船、蓋房、做家具等等。屈原在《九歌·東皇太一》中有「惠餚蒸兮蘭籍,奠桂酒兮椒漿」的描述。
  • 成語無腸公子是古人對哪種動物的別稱 吃螃蟹的季節是幾月
    古人多用成語來形容生活中的事物,那麼成語無腸公子是古人對哪種動物的別稱呢?顧名思義是沒有腸子的動物,你知道正確答案嗎?  成語無腸公子是古人對哪種動物的別稱  正確答案:螃蟹  古人給蟹取「四名」:「以其橫行,則曰螃蟹;以其行聲,則曰郭索;以其外骨,則曰介士;以其內空,則曰無腸。」
  • 螞蟻莊園11月12日答案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11月12日每日問題是: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如果大家不清楚的答案的話,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詳細答案,想要獲得飼料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哦!支付寶螞蟻莊園11月12日小課堂答案一、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孫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