鼯鼠也稱飛鼠或飛虎,是對鱗尾松鼠科下的一個族的物種的統稱,稱為鼯鼠族(Pteromyini)。
雖說叫「飛鼠」,但鼯鼠沒有像鳥類可以產生升力的器官,其「飛行」只是藉助於飛膜在樹中間快速的滑翔。一隻普通鼯鼠可以滑翔47米左右,有人曾經錄得一飛膜滑行150米之遠。
為什麼鼯鼠這麼能「飛」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鼯鼠的飛行原理:
想要飛翔,翅膀必不可少。鼯鼠在樹上奮力一躍,並在空中張開四肢,創造出「大翅膀」,為飛翔創造條件。
扁平的尾巴增加了更多的表面積,並且具有控制方向的功能。
並且鼯鼠的每隻手,有一個二拇指,讓每個翅膀有個朝上的尖端,它可以減少20%的阻力。
大多數飛機上都有類似的結構。
上述的這些結構都為鼯鼠提供了良好的飛行條件。
但是僅僅會飛可不行,要是沒有良好的著陸技巧,就只能「墜機」一命嗚呼了。
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鼯鼠精湛的著陸技巧吧!
在著陸之前,鼯鼠身體後傾,「大翅膀」便成了一張「降落傘」,極大的降低了飛行中鼯鼠的速度。
拱起的背部緩解了降落的衝擊力,像是彎曲了的減震彈簧。
四肢立刻收攏在一起。
鼯鼠喜歡棲息在針葉、闊葉混交的山林中。素有「千裡覓食一處便」的習性,有固定排洩糞便的地方。以堅果、水果、植物嫩芽、昆蟲和小型鳥類為食。
鼯鼠生性膽小、害羞,經常生活在啄木鳥的窩裡以躲避天敵。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啄木鳥會把窩讓給鼯鼠?
這是因為我們的森林醫生下手比較重。
「樹兄,你這長了個痘,截肢吧!」
就在樹上挖一個洞,用來繁育幼鳥。
等到幼鳥長大,自己飛走了,鼯鼠也就住了進去。
五技:指多能而不精一技。
《荀子·勸學》中說:「五技者,能飛不能上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泅不能渡瀆,能走不能絕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
清·李漁《奈何天·鬧封》:「一任那窮鼫鼠,終朝誇五技。」
其中「五技者」指的就是鼯鼠。
五臺山有鳥,名寒號蟲。四足,肉翅,不能飛,其糞即五靈脂
當盛暑時,文採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
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彀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
文中冬天不做窩凍死的「寒號鳥」指的就是鼯鼠。
鼯鼠的入藥部分是其糞和尿,中藥稱為五靈脂。功能主治為: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氣諸痛,婦女經閉,產後瘀血作痛;外治蛇、蠍、蜈蚣咬傷。炒用止血。治婦女血崩,經水過多,赤帶不絕。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