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1日電 在臺灣,由於經濟景氣差,典當物品及型態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拿行動電話一當再當。而當鋪業也為經營,打出了「萬物皆當」的廣告。
據了解,詢問要典當寵物貓狗及要到當鋪買「流當貓狗」的民眾也在漸增,令部分當鋪業者躍躍欲試,想從事「活體典當」。
據臺灣媒體報導說,高雄市當鋪公會理事長吳大作說,高雄市現有當鋪220餘家,受景氣蕭條及銀行「搶生意」、大作汽機車貸款業務及發行現金卡影響,當鋪業績從4、5年前開始走下坡,至今下滑約60%。
而當鋪業慘澹經營,業者紛紛設法招徠客人,典當項目從過去的以汽機車、珠寶、金飾為主,擴增到手機、高級皮件、計算機、古董表及DVD等電器用品。有業者打出「萬物皆當」的廣告。
有業者指出,早年生意好時,有的當鋪平均一天有一、兩輛奔馳或BMW高級轎車典當,金額都在一、二百萬元(新臺幣,下同)之間,一般人典當至少也當個數千元。但近來拿低價行動電話典當300至500元應急者則日增,其中不乏當了一段時日就贖回者,且一當再當,每次周轉幾百元應急也好,這是經濟好時所沒有的現象。據了解,這類典當者主要都是年輕人,典當原因以買毒品及失業急需用錢居多。
此外,也有民眾詢問當鋪收不收寵物貓狗,也有人到當鋪問有否賣「流當貓狗」,且詢問的人愈來愈多。
吳大作表示,業界「萬物皆當」主要是打廣告的噱頭,並非真的什麼東西都可以當。典當物品要有一定的價值,當鋪才會收。至於寵物貓狗的「活體典當」,涉及寵物照顧等專業及設備,要承接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