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攝影愛好者,都說拍攝花卉非常簡單,我覺得,任何題材的拍攝,要說拍攝出照片來,的確非常簡單,但要拍攝出更好的照片來,並沒有說的那樣簡單。
就拿我們拍攝花卉題材來說,如果在拍攝的時候,不掌握好關鍵的要領,也是很容易出錯的,而且拍攝出來的效果也不理想。那麼,我們在拍攝花卉的時候,有哪些容易出錯的地方呢?
第一:不善於運用光影
光影的運用在攝影藝術中,是形式美表現的靈魂,沒有合適的光影,就無法表現出想要形式美。拍攝花卉題材也是一樣,要善於根據表現目的,選擇合適的光影。比如,我們要表現花卉的質感,就需要選擇晴朗的天氣來拍攝。
第二:濫用大光圈
很多花卉攝影愛好者,尤其是初學者,一味地追求大光圈,對背景進行模糊虛化。覺得對背景的虛化唯有模糊虛化這種方式。其實不然,如果我們一味地去追求大光圈,而且還離得很近,就容易把主體給拍虛,導致糊片。如果主體元素都不清晰,背景的模糊虛化效果再好,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對背景虛化的目的是為了讓主體更加清晰突出。因此,我們在運用大光圈拍攝的時候,一定要保證主體元素的清晰度。
第三:背景雜亂
很多初學者,在拍攝花卉的時候,沒有注意到背景上的元素,覺得自己的鏡頭焦段不夠長,光圈不夠大,對背景的虛化效果不好,就讓背景雜亂無章。其實我們也可以將背景壓暗,弱化背景的元素,這樣也會顯得簡潔。也可以運用天空作為背景,同樣可以讓背景簡潔化。或者多選擇幾個角度試一試,選擇較遠的元素作為背景,這樣焦段不長的鏡頭也能拍攝出較好的模糊虛化。
第四:花卉的高光過曝
因為花卉的色彩都比較鮮豔,紅色、黃色、紫色、粉色的花比較多,而且在拍攝的時候,很容易出現高光過曝的現象。比如向下面這張紅色的四季海棠花,就是過曝,不但沒有層次,而且還比較刺眼。因此,在拍攝的時候,我們要適當降低曝光補償,或縮小光圈拍攝。
第五:過度後期處理
花卉攝影作品,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後期處理,主要是對花卉照片的雜點、色彩(飽和度、明暗)、構圖進行適當調整。有的朋友,為了讓畫面視覺表現力更強,多度提高對比度、飽和度等,最後使得畫面的色彩失真,其視覺效果也很不好。
下面這些照片也是自己運用佳能6D+24—105mm鏡頭實拍的花卉照片,在曝光、構圖、色彩還原、後期處理,供大家參考:
綜上所述,花卉的拍攝,以上5個方面的錯誤,在拍攝時,一定要注意,否則我們拍攝出來的花卉照片,就無法達到預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