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古文化:神聖羅馬帝國的衰落,不平靜的諾曼第公國

2021-01-08 宮姐談歷史

德意志在亨利一世統一之後,奧託、康拉德等人先後統治了這個帝國。隨著王權的更迭,薩克森王朝的羅退爾登上了王位。羅退爾在臨死之前,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女婿,但是這一舉動引起了各公爵和主教的極大恐慌,他們害怕王權會就此延續下去,於是就另外選舉他們認為勢力最小而且性格懦弱的土瓦本的霍亨斯家族的康拉德三世為王。康拉德三世登上王位之後,就和德意志最強大的威爾夫家族展開了長期而又激烈的鬥爭。康拉德因此失去了到羅馬加冕皇帝的機會,成為第一個神聖羅馬帝國沒有去羅馬加冕的皇帝。1152年3月4日,康拉德三世的侄子腓特烈一世稱帝,尊稱為腓特烈大帝。在他的統治下,神聖羅馬帝國一度恢復了奧託大帝時代的強盛與繁榮。

腓特烈稱帝時,國內的形勢非常混亂,教皇擁有了龐大的權勢,國內的教會貴族全部聽命於教皇,形成了新的分裂勢力。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外部,英國和法國的國力一天比一天強大,也對帝國構成了很大威脅。1153年,腓特烈一世率領軍隊攻入羅馬,掃平了貴族的勢力,緩解了國內的壓力。不甘失勢的教皇對腓特烈一世百般刁難,想藉助加冕問題恢復自己的勢力,並且對此有恃無恐。一直到1155年6月,腓特烈一世才在羅馬加冕皇帝。1157年,腓特烈一世在羅馬帝國的國名上冠以「神聖」二字,與教皇自命的「神聖教廷」相抗衡。腓特烈一世還擁立了一位新教皇,與舊有的教皇形成對峙的局面,但腓特烈一世仍然無力控制義大利。

1177年,特烈一世被迫承認教會選舉的教皇是唯一合法的,在與教皇的鬥爭中,腓特烈一世完全敗北。腓特烈一世在國內公爵們的強烈反對下結束了對義大利的徵討,夙敵威爾夫家族的亨利公爵趁機向東擴張,佔領了萊茵河下遊的廣大地區,成為腓特烈一世的心腹大患1180年,腓特烈一世強行將亨利的領地分封給自己的親信,國內的王權暫時得到了鞏固。1190年,腓特烈一世死於十字軍東徵途中,神聖羅馬帝國再次陷入權力紛爭的旋渦中,繼位的腓特烈二世由於沒有足夠的力量打敗競爭對手,只好委曲求全,屈膝向教皇討好。120年,腓特烈二世死於義大利,通往羅馬的道路從此斷絕了。神聖羅馬帝國在歐洲喪失了勢力,也結束了對義大利的統治。1268年8月23日,霍亨斯陶芬家族的最後一個男丁在徵討義大利時被殺,該家族從此滅絕。法國諾曼第公國的威廉徵服英國後稱為威廉一世,稱帝後的威廉仍然擁有諾曼第公國的領地。

威廉加冕英國國王以後,諾曼第地區將意味著成為英國領土的一部分,不再受到法國的管轄。法國國王試圖挽回,但非常困難自從卡佩家族於公元987年統治法蘭西之後,日子一直不好過。法國封建割據嚴重,掌握在國王手中的權力非常有限,王室的領地僅限於巴黎和奧爾良兩大城市。雖然如此,法國國王仍然擁有相當大的優勢,他是全國的軍事首領,全國的封建主都必須向他行君臣之禮、並承認土地是國王恩賜的;其次,每一任國王即位時都由主教塗飾聖油、國王也由此被視為用超自然力量的化身,卡佩王朝的歷代君主正是利用這樣的方式擴張王室領地的。合作為威廉的根據地,諾曼第距離巴黎僅僅十餘千米,法國國王想儘快削弱諾曼第的勢力,並將它吞併。有了這樣的打算、法國國王支持威廉一世的長子羅伯特向威廉提出要求,繼任諾曼第公爵之位。

在法國國王的極力下,繼位心切的羅伯特竟然與威廉在戰場上兵戎相見羅伯特不顧父子之間的親情,差一點將威廉刺死在自己的長矛之下,從此以後、父子二人反目成仇。1087年,威廉在英國去世,他的另一個兒子盧弗斯繼承了英國王位,稱威廉二世,而長子羅伯特也最終獲得了諾曼第公爵的頭銜。英國和諾曼第的分治局面為法國國王插手諾曼第和英國之間的事務提供了便利。在法國國王的調咬下,英國國內的貴族叛亂時有發生。1100年威廉二世在打獵時被人暗殺。之後威廉的弟弟亨利登上王位,稱亨利一世。初登王位的亨利十分明白動亂的根源在於諾曼第沒有控制在國王手中,他決定徵討羅伯特。1105年,亨利一世率領軍隊渡過英吉利海峽,徹底徵服了諾曼第,將羅伯特公爵押回英國永遠囚禁。安瑟倫大主教是亨利一世的夙敵,他1109年的去世使諾曼第的分裂局面結束了,亨利將英格蘭和諾曼第徹底統治在自己的王權之下。

1109年,亨利一世為了穩固統治,讓自己唯一的女兒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訂立婚約,法國陷入腹背受敵的尷尬境地。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法國國王於同一年向英國宣戰,挑起了一場長達兩個世紀的戰爭。十字軍第一次東徵,雖然飽經挫折,但最終還是從侵略中嘗到了甜頭。公元1144年,塞爾柱帝國的總督馬德·丁·贊吉攻佔了埃德薩,羅馬教廷便趁此機會煽動再次東徵。1147年,法國和德國各組織了一支7萬人的大軍,開始了第二次東徵農民經歷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但並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好處,有了上一次的教訓,第二次東徵的人數銳減,僅僅有1000餘人參加,其中多為騎士階層。德國皇帝康拉德三世親自率領德國的十字軍,穿過匈牙利,經色雷斯進入都城君士坦丁堡。

10月底,德國十字軍在多裡利昂附近遭遇到突厥人,德國十字軍大敗,康拉德三世只好率領著一些殘兵敗將等待法國十字軍的到來。不料法國十字軍也傷亡過半,東徵再次失利。1148年,康拉德和路易各自率領殘餘的部隊與耶路撒冷王國的軍隊會合,聯手圍攻了大馬士革,駐守的總督使用一條離間計,大敗了前來圍攻的聯軍,十字軍全線潰退,康拉德與路易只好狼狽回國。第二次十字軍東徵以失敗告終,從此以後,東徵的事宜一度被擱淺。他們沒有想到,阻止東徵的不僅有剽悍的突厥人,隨著埃及軍事長官薩拉丁·優素福·伊本·阿優布發動政變,推翻法蒂瑪王朝,建立阿優布王朝,埃及也成了十字軍東徵的一大勁敵。建立王朝之後的薩拉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徵服了十字軍久攻不下的大馬士革,佔領了阿勤頗納,並且將美索不達米亞和北敘利亞統一在自己的王朝之下,從此以後,伊斯蘭世界再次強大起來。

1187年7月,薩拉丁全殲耶路撒冷守敵,隨後,又連續攻佔了阿克、貝魯特、西頓、雅法、愷撒利亞和阿斯卡倫等沿海城市,徹底切斷了耶路撒冷通往歐洲的交通線,使耶路撒冷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9月20日,薩拉丁開始以重兵圍攻耶路撒冷城,聖城岌岌可危。10月2日,耶路撒冷失守。耶路撒冷被薩拉丁攻破的消息在西歐各國引起極大震驚,於是一支由英、法、德三國封建主和騎士組成的十字軍開始了第三次東徵。德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率領德國十字軍,打算吞併拜佔庭。為了對付德國十字軍,拜佔庭與薩拉丁結盟。1190年月,出師不利的腓特烈一世率領3萬十字軍進入小亞細亞後,不幸在一條小河上落水淹死,德國十字軍只好退回到國內。英、法兩國的十字軍在各自國王的率領下,於1191年到達敘利亞,馬上參與了圍攻阿克城的戰鬥,在付出沉重代價後,十字軍終於在1191年7月將阿克城攻破。但是此後法國十字軍很快就撤軍回國了,只有英國十字軍還留在東方,因此,十字軍進攻耶路撒冷的計劃再次落空。

相關焦點

  • 瑪蒂爾達:既是英格蘭公主,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后,還曾成為英格蘭女王
    瑪蒂爾達是英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女性,既是英格蘭公主,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后,還曾短暫當過英格蘭女王。那麼瑪蒂爾達度過了一個怎樣傳奇的人生,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英格蘭公主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后
  • 瑪蒂爾達:既是英國公主,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后,還曾成為英女王
    瑪蒂爾達是英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女性,既是英格蘭公主,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后,還曾短暫當過英格蘭女王。那麼瑪蒂爾達度過了一個怎樣傳奇的人生,船長為你細細道來。1114年瑪蒂爾達嫁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后。亨利五世外出巡視時,瑪蒂爾達被任命為攝政,培養了她的從政經驗。1120年瑪蒂爾達最親的弟弟威廉·艾德林去世,她成為英格蘭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1125年亨利五世病逝,瑪蒂爾達於是返回英國。
  • 羅馬帝國的精神續作 神聖羅馬帝國與紅鬍子腓特烈
    在驕傲的亨利於1139年去世後,康拉德三世剝奪了他的兒子亨利(即日後著名的獅子亨利)的薩克森和巴伐利亞公爵頭銜和公國領地。1152年,康拉德三世去世後,傳位給侄子腓特烈,這就是著名的紅鬍子腓特烈。(紅鬍子,德語叫巴巴羅薩,就是二戰中臭名昭著的巴巴羅薩計劃)神聖羅馬皇帝紅鬍子腓特烈(1152-1189在位)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權勢為何不斷減小?教會的擴張並非主要原因
    此次加冕的意義重大,它意味著一個會存在將近900年的大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誕生。在962年,整個歐洲最有權勢的君主無疑是奧託一世,歐洲最為強大的國家,也無疑是神聖羅馬帝國。在加冕之前,奧託已經帶領著德意志諸侯們,擊敗了不斷東侵的馬扎爾人,帝國邊境的安全在奧託的力量下得到了鞏固;之後,他又成功平息了德意志帝國內部的公國發生的叛亂。
  • 他是德國國王,也是羅馬人的夢魘,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
    自從奧託一世在羅馬加冕成為「羅馬人的皇帝」,以後的歷代德國國王都想獲得如此殊榮,搞得有點類似中國古代皇帝到泰山封禪似的,有的放在心裡不說,有的積極行動爭取,悲催的義大利人就這樣生活在德國人時刻要來「加冕」的陰影裡。當然,義大利的貴族、羅馬的教皇有時候也要反抗的,但他們的反抗要麼是被強力德國國王按在地上摩擦,要麼虎頭蛇尾總是逃脫不了被德意志國王把玩的命運。
  • 出過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哈布斯堡是他們家下人
    就歷史出身而言,摩納哥是四大公國裡面最差的一個。摩納哥的建國歷史是比較悠久的,早在公元14世紀,來自於熱那亞的銀行家族格裡馬爾迪家族,就已經在這裡開始了統治。 不過那時候的摩納哥,還算不上公國,其僅僅只是熱那亞轄下的一塊領主封地,即熱那亞統治下的諸侯國。之後摩納哥雖然脫離了熱那亞的統治,但其領主身份卻沒有改變,依舊只是臣服其他王國之下的一個比較有實力的領主。
  • 你知道這些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嗎?
    [摘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裡的牛人很多,正是這些風雲人物,讓神聖羅馬帝國在世界歷史中有著格外濃烈的色彩。德國的第一位君王在查理曼帝國分裂後的這個時期誕生,叫康拉德一世。但這時的君王都只能稱為國王。神聖羅馬帝國存在八百多年,在歷史的長河裡經歷了起起伏伏,其間有猶如中國唐宋一樣的盛世(只是相對而言,文明程度自然遠沒中國那樣絢爛),也有類似中國唐宋兩朝更替時期的戰事頻頻、民不聊生(愚昧和慘烈程度比中國唐末宋末的戰爭時期更甚)。在破壞力極強的三十年戰爭後(1618 年至1648 年),德意志的土地上有了近千個小邦國。
  • 縱橫中世紀9 12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締造巔峰,十字軍東徵大幕開啟
    這場歷時近2個世紀的十字軍東徵的直接誘因是拜佔庭帝國在伊斯蘭塞爾柱帝國的不斷攻擊下,屢屢喪失領土而不得不向羅馬基督教皇發出求救信息。自11世紀下半葉以來,拜佔庭帝國就不斷受到來自西亞塞爾柱突厥帝國的衝擊蠶食。拜佔庭帝國沒想到:躲過了阿拉伯帝國的強大入侵攻勢,但如今卻沒能躲得過塞爾柱帝國的不斷衝擊,拜佔庭帝國的生死存亡危在旦夕。因此,為了避免覆亡的命運,拜佔庭帝國只好向羅馬教皇求救。
  • 歐洲四個公國,除了安道爾公國,其他三個是哪三個?
    公國一般是以大公為元首的國家,大公是公爵,但不是所有的公爵都被稱為大公,只有皇子、公國元首這樣的才能稱為大公。現在中國很多人的微信地址大都是填寫的安道爾這個國家,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安道爾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公國,除了這個國家是公國以外,還有三個國家是公國,分別是:盧森堡大公國、列支敦斯登公國、摩納哥公國。
  • 神聖羅馬帝國女皇;嫁給帥而無能的情郎,與傾慕者打了一輩子的仗
    被揭秘者:神聖羅馬帝國唯一女皇瑪麗婭·特蕾西亞;揭秘坐標:霍夫堡皇宮與維也納夏宮——美泉宮相形對照的冬宮:坐落在首都維也納市中心的霍夫堡皇宮;才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第一宮苑。自1275年至1913年間,皇宮經過數次修建、重建,最終才演化成了現在這個由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構成的超大迷宮。
  • 神聖羅馬帝國法國大革命捅了神羅的命根子
    這些年頭,世界上其他地方,更是逐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不,撇開早就君主立憲的英國不談,大老遠的北美洲,一群殖民者後代起來造反,在1783年打跑英國佬,贏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未來的世界頂尖霸主——美利堅合眾國就此誕生。
  • 以假亂真:神聖羅馬帝國的「馬丁·蓋爾歸來」
    這裡我們要說的不是那個曾被多次演繹和再創作的16世紀法國朗格多克的農民馬丁·蓋爾的故事,而是中世紀晚期發生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另一則冒名頂替的傳奇及其背後的政治演義:布蘭登堡藩侯(markgraf,又譯邊區伯爵、侯爵)假瓦爾德馬爾事件。
  • 神聖羅馬帝國唯一女皇帝,創建歐洲第二宮殿
    有著「歐洲丈母娘」之稱的神聖羅馬帝國女皇瑪麗亞·特蕾莎被揭秘人:瑪麗亞·特蕾莎,奧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女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后,帝國的實際控制人。年輕貌美的神聖羅馬帝國女繼承人特蕾莎按照《國本詔書》,特蕾莎一出生就成了王位繼承人。查理六世在特蕾莎23歲之前,為愛女做了一個父親所能做的一切,但是他一死,特蕾莎的境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哈布斯堡家族能走到今天歐洲大國的地位,一向靠的是政治聯姻。但到了閨女奴查理六世這裡,以前的一切墨守成規都不做數了。理由是:皇帝想讓公主自己選擇想嫁的人。
  • 2020丨公元1220年代:腓特烈二世與神聖羅馬帝國
    2020丨公元1220年代:腓特烈二世與神聖羅馬帝國 2020-08-31 18: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神聖羅馬帝國唯一女皇帝,剛登基就遭到反對,最後傳位給自己丈夫
    174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去世。由於查理六世只有一個女兒瑪麗婭·特蕾莎,所以他去世後,皇位就由他的女兒來繼承。不過事實上並沒有這麼順利。神聖羅馬帝國在18世紀的時候,只是個名字而已,這個帝國用伏爾泰的話說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帝國。帝國境內有大大小小几百個諸侯。
  • 神聖羅馬帝國的選帝侯選舉君主與美國選舉人團選舉總統有何異同
    >亨利·拉斯佩為國王,同腓特烈二世爭位,使得神聖羅馬帝國進入空位期。1346年一部分德意志諸侯為了對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在教宗克萊孟六世的支持下,推舉波西米亞國王查理四世為羅馬人民的國王。1347年路易四世病逝,查理四世成為無可爭議的神聖羅馬帝國君主。
  • 神聖羅馬帝國的故事(36)腓特烈正要自殺,卻天降一個腦殘粉
    話說七年戰爭後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被奧、法、俄聯軍圍攻,打得精疲力盡,更雪上加霜的是,腓特烈的舅舅英王喬治二世去世,英國首相皮特下臺,英國不願意再花費大筆金錢支持歐陸上這麼一場看不到頭的戰爭,因而要求腓特烈把西裡西亞還給奧地利,與各國和談。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天主教領地邦國和帝國城市的教堂建築
    引言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講到,神聖羅馬帝國內部新教和天主教統治和影響地區的建築藝術差別巨大,尤其是在教堂建築方面。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說說天主教領地邦國和帝國城市的教堂建築的基本特點,以及與新教地區教堂建築的具體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