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氏客人的高興之旅(隨筆)
.
近日,雙溪漂流、山溝溝、東天目山三景區來了一批特殊客人,因為他們都姓「王」。他們在餘杭徑山舉行了中華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並體驗餘杭大徑山旅遊美景美食美味。
王姓系中華姓氏之一,東周時期的姬晉被奉為王氏始祖,所以後世又稱姬晉為太子晉、王子喬。姬晉天資聰穎,溫良博學,不慕富貴,喜愛靜坐吹笙,樂聲優美如鳳凰鳴唱,15歲行冠禮後,以太子身份輔政。晉平公派當時名流師曠前往朝見,問他以君子之德、治國之道,他旁徵博引、侃侃而談,師曠欽佩不已。
不久,因大雨連綿,谷、洛二水泛濫,危及王宮。情急之際,周靈王採取壅堵辦法來治水,遭到了太子晉的強烈反對,他以「川不可壅」據理力爭,提出用疏導的辦法來治水,還引用歷史上壅堵治水貽害天下的事例勸誡靈王,指出他的行為無疑於「亡王之為也」。
記載太子晉的先秦文獻主要有《逸周書·太子晉解》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國語·周語下》《左傳》《楚辭·遠遊》等。
所以,王氏有著「天子之裔」的讚譽。目前,全國王姓人口將近1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約7%。王姓也成為中國「第一大姓」。王氏文化源遠流長,王氏家族名人輩出。「蘭亭一集家聲遠;槐樹三株世澤長。」指的就是東晉·王羲之和北宋·王佑。
中華王氏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於2003年,以構建姓氏文化交流為平臺,從家譜研究著手,以開展中華王氏文化學術研究、探求並整理王氏世系源流為目標,以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為目的,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和發展,中華王氏文化研究成果豐碩,曾編撰出版《中華王氏大成總譜》。
中華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的全體成員,興致勃勃地遊覽了高興集團旗下的雙溪漂流景區、山溝溝旅遊區和東天目山景區。這三個景區是餘杭區民營企業家高長虹和他的夫人樓永娣開發的三個國家4A級景區。
雙溪漂流景區是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的核心區域。這裡生態優美,溪流潺潺,千畝竹海,蒼翠欲滴,空氣裡瀰漫著茶葉的芳香,藍天上不染一絲塵埃。她就像一位清純玉女在苕溪上遊沐浴。每年,這裡要接待來自滬蘇等全國各地的遊客。與會人員在這裡坐上老牛車,乘上竹筏漂流,享受人間天堂無與倫比的快樂和喜悅。特別是坐牛車,讓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詩情大發,歌聲飛揚。在漂流景點山歌對唱處,來自哈爾濱的王愛中雙手捲成喇叭狀,情不自禁地和景區的歌手對和起來。
隨後,大家驅車經過徑山湖,不到半個小時就到達天堂邊最美麗的村莊——山溝溝旅遊區。名不虛傳的山溝溝,好一幅鄉村美景,如詩如畫。這裡是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的重要區域,激流飛泉跌宕生姿,清潭奇石相映生輝。微風拂面,萬頃竹海綠浪翻滾;細雨襲來,千彎碧潭如百鳥爭鳴。而那些漸漸銷聲匿跡的「打年糕、釀土酒、編草鞋、織竹籃」等農家生產生活場景,都在這裡再現,保存著人文景觀。「新四軍隨軍被服廠舊址」、「餘杭共青團歷史紀念館」、「餘杭抗戰紀念館」等紅色景點,也使山溝溝的旅遊景色變得層次豐富,多姿多彩。
如果把山溝溝比喻為小家碧玉,那位於臨安的東天目山景區就是一位大家閨秀。從東瀑大峽谷到西瀑大森林,再到昭明大禪院,一步步登高,一步步引人入勝。人們遊東天目,處處感受到的就是那「天」的氣勢,東崖從天而降的飛瀑的氣勢,峽谷里舖天蓋地的雲海豪邁壯闊的氣勢,大森林中柳杉參天破雲的氣勢,昭明禪寺藏經閣氣宇軒昂傲視群峰的氣勢……當天傍晚,王氏嘉賓踏著薄霧,乘千米纜車登上東天目山西瀑大森林,走過禪林古道,到了昭明禪寺。年近八旬高齡的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長王聽蘭,儘管身體欠佳,但他還是精神矍鑠地健步上山又下山,真正走出了「王者」的氣勢。
結束了高興之旅,江蘇溧陽王元根先生激情奔湧,即興賦詩一首:「高樓相配,天作地合。山溝溪流,美景如畫。天目佛緣,緣遂人願。顯龍兆瑞,長虹吉祥。」詩中嵌入了景區開發者高長虹和樓永娣的名字。
雙溪漂流、山溝溝、東天目山三大景區環繞著大都市杭州,就像美麗的姐妹花絢麗地綻放。中華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客人說,雖然,我們只是走馬觀花、只窺一斑。但是,我們已經愛根深植,留下了永恆的記憶。大家用相機或手機拍下了許多照片,將把這裡的美麗景色和體驗味道,帶回去與親朋好友分享,帶到祖國各地廣泛傳播,讓更多的遊客了解餘杭、愛上餘杭、愛上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