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此帖的優點很多,如果有人問《蘭亭序》到底好在哪裡,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王羲之寫的,除此之外很難想到此帖的精妙之處。那麼我們今天一起欣賞《蘭亭序》筆法和章法的用筆秘密,領略書聖的風採。
眾所眾知,此帖中的「之」字有二十一個,包括落款的「之」字,每個字形態各不相同,這也說明了王羲之用筆的高深莫測。這裡我們單獨欣賞這個字,會發現王羲之用筆的奧妙。首先是字的入筆,通俗的說第一筆會發現有一點尖尖的筆畫,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尖鋒入筆。
尖鋒入筆有助於掌握筆畫的動態走勢,落筆的時候用筆很輕,然後根據字的,體勢來決定第一筆的筆畫走向。尖鋒入紙,順勢落筆,落筆後迅速將筆鋒鋪開,寫出與下一筆呼應的感覺,通過轉鋒的提按,顯現點畫的橫向張力。
把王羲之的《蘭亭序》通篇欣賞,就會發現,很多字都採用了尖鋒入筆的這一筆法。雖然王羲之《蘭亭序》的原作無處可尋,我們欣賞的《蘭亭序》都是唐以後的摹本,這些摹本也成為後世人們分析王羲之書法的依據。
王羲之的尖鋒入筆的書寫特色是史無前例的,不但在每個字的起始筆畫用了尖鋒入筆,有的筆畫甚至也用了尖鋒入筆。入筆後擺正筆鋒,轉折用筆乾淨利落,並沒有拖泥帶水,這也是王羲之捻管的動作之一。
在收筆上也有很多筆畫是尖鋒收筆,這種收筆是字的形態的延伸,字的筆畫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字的走勢和內在力量才是剛剛開始。這種尖鋒的用法,不僅在點畫之間有著呼應關係,在字與字之間也有著很強的關聯,這就是《蘭亭序》字與字之間沒有沒有相連的筆畫,卻給人一種整體的感覺,這與王羲之尖鋒用筆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章法上出來平面上排列組合,還有一個要素就是節奏韻律。王羲之書寫此帖可以說是即興發揮,也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在整體節奏上,也是隨著內心的感情所起伏。
在字的大小上,也是有著很大的反差,有的字甚至塗塗抹抹,這一不經意的書寫,給人帶來一種視覺的反差,帶來一種獨特之美。在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布局,給人乾淨疏朗之感,有些字整體重心傾斜,形成了閃轉騰挪的姿態,帶來一種活潑生動之感。
王羲之的書法,把書法的實用發展為注重技法,講究意趣的境界,而《蘭亭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用筆方圓結合,嚴謹中又流露出一種張力,人們把《蘭亭序》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確是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