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普通的《蘭亭序》字帖,筆法解析朗朗上口,甚至力求押韻

2021-01-08 薛丁格的流浪貓

本篇涉及《蘭亭序》中的單字如下:

所、以、遊、目、騁、懷、足、以

關注作者,進入「專欄」頻道,更有同步視頻可參考學習。

行書入門|「神龍本」《蘭亭序》臨習示範

所 [suǒ]

長橫如波,尖起方收;線條流暢,妍麗多姿。

左中兩豎,尾筆雷同;實臨莫改,取法應忌。

內中一點,重頓輕挑;牽絲連帶,氣貫始終。

結體寬扁,動中有靜;布白合理,鬆緊適度。

以 [yǐ]

橫向取勢,計白當黑;左右兩組,外緊內松。

起筆露鋒,收筆含藏;落筆生根,重頓輕提。

左低右高,動靜相宜;點畫飽滿,穩如磐石。

遊 [yóu]

結構半包圍,左下包右上;

右上兩部件,左松右更緊。

起筆露鋒芒,收筆多含藏;

辶部點飛揚,平捺要舒展。

目 [mù]

「行」中見「楷」,「楷」形「行」意。

尖鋒落筆,橫豎交錯;兩豎相背,左短右長。

方折右上挑,長豎腳入地;

內中兩短橫,切忌全封閉。

騁 [chěng]

左緊右松,左低右高;

「馬」旁筆順很費解,左豎之後橫連寫;

中豎右下連「四點」,四點頓挫成一線。

左右寬度相近,右部上緊下松。

「由」中點畫變「人」形,伸頸昂頭兩腳短;

內部留白應自然,「丂」下彎鉤要伸展。

懷 [huái]

左右結構,左低右高;

整字左緊右松,右部內緊外松。

用筆生動靈活,線條嫵媚多姿。

「忄」中豎一波三折,「衣」筆畫八面出鋒。

足 [zú]

上小下大,外形三角;

方筆重按,極度誇張。

上「口」起筆動作大,下部結構被簡化。

「點」與「橫撇」氣未連,讓人感覺很意外;

尾筆反捺較實在,頓挫出鋒莫見怪。

以 [yǐ]

筆落蜻蜓點水,字成金魚擺尾;

左「點」由輕及重,右「人」上松下緊。

中部計白當黑,整字左低右高;

起收鋒芒畢露,書者功力深厚。

感謝您的閱讀!

可關注作者,將課程加入書架,更新會即時提醒哦~

相關焦點

  • 《蘭亭序》是「層累地造成」
    「這期間出現了一批書法經典,在這些經典中,堪稱經典中之經典的是傳為王羲之所書的《蘭亭序》,所謂『天下第一行書』。」周之江說,給《蘭亭序》以絕對權威地位的,也是擁有絕對權威地位的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對王羲之推崇備至:「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僅從書法角度而言,古人譽《蘭亭序》為「群帖之祖」,天懷高朗,興會所至,神與之化。
  • 《蘭亭序》的單字欣賞,你會發現王羲之用筆的秘密!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此帖的優點很多,如果有人問《蘭亭序》到底好在哪裡,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王羲之寫的,除此之外很難想到此帖的精妙之處。那麼我們今天一起欣賞《蘭亭序》筆法和章法的用筆秘密,領略書聖的風採。
  • 二王以後筆法的流變
    書論在唐代大量出現,其中關於筆法的論述很多,如歐陽詢《用筆論》、虞世南《筆髓論》、李世民《筆法訣》、張懷瑾《論用筆十法》、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韓方明《授筆要說》、林蘊《撥鐙序》等。唐代書論中大都涉及「法」的概念,體現了唐代書法的「尚法」傾向,這與魏晉時期崇尚「天然」是不同的。 唐人的執筆以正執筆為主。「腕豎筆正」的概念首次出現在李世民的《筆法訣》中。
  • 二王以後,「筆法」是如何傳承的?又發生了哪些變異?
    書論在唐代大量出現,其中關於筆法的論述很多,如歐陽詢《用筆論》、虞世南《筆髓論》、李世民《筆法訣》、張懷瑾《論用筆十法》、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韓方明《授筆要說》、林蘊《撥鐙序》等。唐代書論中大都涉及「法」的概念,體現了唐代書法的「尚法」傾向,這與魏晉時期崇尚「天然」是不同的。 唐人的執筆以正執筆為主。「腕豎筆正」的概念首次出現在李世民的《筆法訣》中。
  • 王羲之《蘭亭序》臨習技法簡析之11:包圍結構的形式與方法
    兩面包圍: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氣字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遇字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遊字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遷字比如以上的氣、或、遇、遊、遷等字,這類字或左上或右上或左下包圍,包圍在哪就是部首在哪,被包圍部分一般適當向相反方向偏移,以求得整體平衡。
  • 《書法問集》412、練習毛筆字選誰的字帖好?
    【現在書法常見五體,每種書體都有優秀的字帖,歷史上能夠精通一兩種書體的其實非常非常的少。】在整個書法史中,沒有一個人書法是完美的,包括書聖王羲之。現在書法普遍共識五大種書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就算是書聖王羲之,目前也沒有留存的篆書、隸書。學習上面的五種書體,選擇字帖還是根據字。以目前留存的資料,我們也不能不說書聖精通五體。
  • 「提按」的筆法王羲之經常用,卻為何受到眾多書法博導的鄙薄?
    「提按」是書法中非常重要的筆法,很多人練書法都是從「提按」開始的。提筆點畫細,按筆點畫粗。「提按」結合,運用恰當,便能寫出和字帖上類似粗細的筆畫,所以它一直是很受近人推崇的一種筆法。可是,「提按」的筆法卻受到很多人不少書法博導的鄙薄,如孫曉雲、邱振中、陳振濂等人。
  • 《蘭亭序》歌詞完整版
    《蘭亭序》歌詞完整版 周杰倫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演唱:蘭亭序
  • 他是日本的一流書法家,得到了筆法真傳,這字在中國也少有人及!
    有一位日本的書家,喜歡金農的字,並且數十年如一日的臨摹,他先購買了金農的真跡,並且經過多方考證,得知了金農書寫此作所用的毛筆,以及紙張和墨,並且對於金農生平以及寫字的一系列的規矩都做了詳細的探索才開始臨摹,臨摹力求達到「重影」的境界,甚至不惜花幾年的功夫臨摹一幅字。
  • 自稱當代《蘭亭序》
    這兩天,寫射書的大師邵巖又火了,現場表演加口出狂言,自比書聖王羲之,硬是活生生把自己點著了,今天又有文章說自己寫的漁網書法,包括射墨書法,是當代的《蘭亭序》,無人能及,天下第一,誰再寫射書就是模仿,就是學他。這是要把自己烤焦的節奏嗎?
  • 練字有方法,照著字帖描字沒有用,練好字要這麼做,看老師怎麼說
    可是練習了一個暑假,似乎字還是那樣,沒有變好,甚至變得更差,暑假作業寫的也不工整。是練字的方法錯了嗎?為什麼我的孩子寫不好字呢?難道需要報個書法班嗎?其實書法班,和我們小學生日常書寫的練習不太一樣。書法班用的是毛筆,屬於軟筆,而小學生日常寫的是鉛筆、鋼筆,是硬筆。兩種筆的書寫方式是不太一樣的,但是這兩種方法都可以讓孩子了解字的結構和字體,長期練習有助於培養毅力和寫好字。
  • 劉炳森楷書字帖欣賞,點畫精到、結體疏朗!網友:自成一體的好字
    其楷書以顏真卿《多寶塔》為藍本,兼有《自書告身帖》影子,又融入其個人特色,結體嚴謹、筆法精到,字形內斂而筆畫疏朗,整體氣韻開張疏朗。可謂自成一體、與其隸書平分秋色。前排(左起):李鐸、趙家熹、陳大章、歐陽中石、夏湘平;後排:左二劉炳森、左三李力生、左五韓紹玉、左六楊再春劉炳森的書法雅俗共賞,雖不能比肩古人大家,但也比當今的那些醜書家強了不知多少。
  • 《蘭亭序》塗抹還是寶,傳國璽缺角價連城!八字分析要抓重點
    這個八字天幹透出正財、正官、正印三寶,在《三命通會》中叫做「三奇真貴格」,萬民英說這類格局是「財官印綬號三奇,文將英雄武將威。心性忠良綱紀大,滿門受蔭定光輝」,顯然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有人就說了:「地支子午衝、財星壞印,這個八字怎麼是個好八字呢?」這個看法其實也沒問題,因為大家看到的這兩個問題確實存在(如我下圖所標註):地支確實是兩子衝午,月柱確實是財星壞印。
  • 筆法入神:王羲之《王略帖》,米芾稱其為「天下法書第一」
    今天我們見到的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大多是以摹拓、石刻、摹寫的形式流傳下來,真跡都已遺失。新中國成立以來,對王羲之書法的研究逐漸得到重視,六十年代中期還曾經出現了對《蘭亭序》的熱辨。對王羲之的關注也從評論開始轉向學術研究層面。
  • 書法經驗|利用開源inkscape矢量軟體製作臨摹字帖
    當然這個六個階段並不佔用均等的時間,有些階段甚至只是一個知識性的階段,只一知道就可以了。其中最重要的階段,耗損時間最長的莫過於「摹帖、讀帖、臨帖」這個階段。這些經驗筆者將在今後文章中加以介紹,今天還是重點回歸主題--字帖的製作。先看使用inkscape矢量軟體轉換出來的位圖字帖與矢量圖清晰度比較圖。